今年是契诃夫诞辰155周年,中国戏剧界和出版界再次掀起“契诃夫热”。
一直以来,契诃夫的作品都被戏剧界视为高难度的创作挑战,但这位文坛巨匠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却也一直对舞台创作者们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国家话剧院前身之一)和北京人艺曾分别排演过《三姊妹》和《万尼亚舅舅》。“四人帮”垮台后,中戏排演了《海鸥》。然而契诃夫越来越得到中国重视,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而且不少有关契诃夫的作品上演时,其实还是很难在当时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认可。
到了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中国戏剧舞台上的有关契诃夫的作品,会觉得我们离契诃夫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三姊妹·等待戈多》
原著:契诃夫、贝克特
导演:林兆华
主演:濮存昕、陈健斌、陈瑾、龚丽君、林丛
首演于1998年4月,首都剧场
《三姊妹·等待戈多》这部戏是导演林兆华将契诃夫名剧《三姊妹》和《等待戈多》嫁接成一部剧。剧中三姐妹在等待回莫斯科的机遇,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两个时代,两种毫无关联的人,由于等待,他们的命运显得十分相似。
该剧在舞台呈现上极富才华,在戏剧结构上也布置得相当巧妙,林兆华把舞台做成一个水池,濮存昕和陈建斌在水中边走边演;三个女人则坐在水中漂浮物上,非常诗意地表达了一种身处孤岛的感觉。在处理两剧衔接的时候,林兆华运用了蒙太奇手法,让两拨演员互相交错,令人回味无穷。
名家点评:
将契诃夫忧郁的优美与贝克特悲哀的粗俗安置在同一个舞台和同一个时间里,令人惊讶,又使人欣喜。林兆华模糊了两个剧本连接时的台词,同时仍然突出了它们各自的语言风格。舞台首先围起了一滩水,然后让水围起了没有墙壁的房屋,上面是夜空般宁静的玻璃,背景时而响起没有歌词的歌唱。三姊妹被水围困着,她们的等待从一开始就被强化成不可实现的纯粹的等待。而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只有被驱赶到前台时才得以保留自己的身份,后退意味着衰老五十年,意味着身份的改变,成为了中校和男爵。这两个人在时间的长河里游手好闲,一会儿去和玛莎和衣丽娜谈情说爱,一会儿又跑回来等待戈多。
这时候更能体会契诃夫散文般的优美和贝克特诗化的粗俗,舞台的风格犹如秀才遇到了兵,古怪的统一因为风格的对抗产生了和谐。贝克特的台词生机勃勃,充满了北京街头的气息,契河夫的台词更像是从记忆深处发出,遥远的像是命运在朗诵。
——作家余华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