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文本创作与舞台现象

2011-05-12 16:18:1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当前戏剧舞台创作和演出总体上呈现出向上发展和多元化的态势,但作为一剧之本的文本创作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经得起时间考验、推敲的原创作品不多,广大观众认可的、喜欢的优秀演出也少见。创作队伍不稳定可以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此外,剧院与剧作家沟通不畅、创作者创作视野狭窄、舞台二度创造人才匮乏等综合因素,也成为制约戏剧繁荣发展的障碍。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戏剧舞台的创作和演出,从整体而言,呈现向上发展的势头和多元的景象;始终在努力地去突破、去革新,努力地扩展更大的生存空间,包括推行新的管理机制和打造新的文化市场。因而,舞台的面貌和艺术的水准,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然而,从较为宏观的创作视角,或者说需要加以关注的视角,我认为一个共同存在的课题,就是剧本或文本的创作。它依然是这块综合艺术创造中的弱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戏剧舞台发展中的一个瓶颈,一道卡口。

  文本创作现状

  作为一剧之本的文本创作,眼下的整体水准仍不是很高,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推敲的原创作品不多,赢得广大观众认可、喜欢的优秀演出也不多。多数的文本一直荡漾在可上亦可不上的境况中,并处在与舞台二度创作的同一条水平线上,甚至有的还有跟不上趟的状态。每年,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域性的,各类舞台艺术的评奖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十分频繁。虽然琳琅满目,但有份量的、抗鼎的力作不多。例如,应该让人看好的、一直领行戏剧文本创作的话剧舞台,可圈可点的作品屈指可数。初评剧目的基准水平就更低,多为业余状。我认为,这个“不多”:一是有思想厚度的、时代感浓烈的作品不多;二是有一定艺术质量的、达到一定高度的作品不多。如从不同系列评奖的参与剧目看,都集中在个别较优秀的剧目中:翻来覆去的参评,搬来迁去地移植或重排。显然,创作空间不宽,创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就难以保证了。

  戏剧舞台需要稳定的创作队伍

  出现这种创作和演出的现象,因由种种。我认为比较直接的是创作队伍的不稳定所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剧院期间,每年尚能收到200多部的文本,以自然来稿为主。之后的情景就每况愈下,逐年递减,乃至上世纪末期,不到10部了,而且能推上舞台的几乎等于零。我留意了一下,当时,国内稍有成果的、还能动笔的舞台剧作家,不断减少、流失,也只剩下20来位了。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计划经济“计划”下,创作生产也是“计划”的。一般的演出院团都有自己的一班主创人员,包括剧作人员,是属“圈养”的剧作家。到了90年代之后,情况有了变化,剧作家逐渐从“圈”里走出来。这虽然是与时俱进的趋势,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利弊现象,即院团内部创作和社会剧本来源的双重递减。比如一家有影响的剧院,当时以5万元高稿酬征集剧本(大于当时近10倍的稿酬),竟然无一应征入选,最终上演的还是以本院为主的、自己组织的文本。看来,对剧作家的培养,在现行的机制内,仅仅靠“圈养”不行,只靠“散养”也不行,这是值得思考的创作课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创作人才的短缺,导致剧本水平的弱势,导演二度创作的倾斜,则是不能忽视的主要因素。而今,剧作家队伍的萎缩,更突现“无米之炊”。看看众多舞台演出,大部分有口皆碑的作品(如戏曲《傅山进京》《程婴救孤》《成败萧何》等),剧本基本上是扎实的。这再一次证实,成在文本,败亦文本,这是舞台演出铁的法则。

  剧作家与剧院的沟通合作利于舞台创作

  就我们的国情和文化建设的现状,我认为“圈养”也好, “散养”也罢,两手并举两手抓,都需要关注。有位曾主持剧院工作的艺术家说:“成功的作品是剧作家自己写出来,不是他‘抓’出来。”他的谦逊之言,并不掩饰他“抓”的功劳。那个时期他所在的剧院的舞台作品,都留下了“抓”的印迹。所以,培养剧作家,创造良好的创作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是需要抓一抓、养一养的。“放任自流”不是惟一的选择。

  由此,我想到,创作人才的培养,应该多渠道,应该开拓更多的阵地。例如,艺术院团自己培养(本身就是“再培养”的园地)。艺术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初进艺术实践的舞台,需要有“再培养”的过程和“被导向”的阶段。“圈养”一段时间是利多弊少的。我认为,在省级以上的艺术院团,“圈养”若干剧作家是可行的,比较靠近舞台实际。剧作家和剧院是孪生的关系,两者互补、沟通、磨合,利于一个剧院的建设,也利于舞台创作。

  又如,利用学会、协会等各类艺术专业的学术团体。这里云集的专家文化资源很雄厚,有能量,我们可以激活它们的力量,开发它们的潜力,为“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文化主管部门,也有必要作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创作者要有开阔的艺术视野

  新时期以来,我们的创作环境已经相当宽松,我们的剧作家也富有责任感和创作的自律意识。然而,剧作家在题材的选择上,仍让人感到有点拘束、有点谨慎,还不够宽松自己。例如,写“主旋律”的题材,还是用老眼光去定位,多是模式化的、刻板的套路,对“主旋律”本义有所误读。如写现实题材的作品,比较直白,停留在表层次的价值观念上,没有真正触及写“人”的层面。其实,舞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不矛盾,两者是互补的、交融的,唇齿相依的,“主旋律”亦如此。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生命档案》《黑石岭的日子》等,就洋溢着“主旋律”的音符,谱写出时代的强音。

  创作视野不够开阔也是当下创作者存在的问题之一。题材的遴选倾向短平快式的运作,力图讨巧,立竿见影。如写本土的历史掌故和历史人物,往往误解为“越是本土的就越有艺术价值”,盲目将不适宜搬上舞台的故事,硬交给舞台形式去表现,滥用本土的文化资源;有的盲目跟“风”使舵,如某个纪念日到了,就赶紧去搬这方面相关的题材,缺乏中、长线创作的机制。创作题材是需要选择的,表现题材与戏剧形式之间应尽量达到对位统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不少舞台演出不同程度地烙下了功利的色彩,非艺术因素干扰太多:为政绩、赶评奖、替别人搭台唱戏,从而削弱了艺术本体创造的力量。虽然在文化发展的征程中,这些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的艺术家必须操守艺术创造的底线,洁身自好,从自己做起,从舞台做起,逐渐纯化创造的空气。

  创新不能脱离戏剧本体

  创作者缺乏艺术创造自信,浮躁、急于求成、顾此失彼的心态也是值得警惕的。艺术创作要有激情,也需要理性、睿智的思辨能力。例如,舞台景观呈现出人为复杂化的倾向,过度的、非艺术的包装,求大求洋,臃肿、奢侈、铺张等一派富态或“虚胖”,带来的不是健康的美感,反而是审美的障碍。坦率地说,这类豪华舞台,70%的资源是浪费的。造成一出很普通、轻快的戏,走不出剧场去演出,甚至连本地舞台都合成不了。这类剧目,舞剧、话剧在各地舞台上都有。其所谓“重点”剧目的打造,与戏剧本体的愿望是背道而弛的,既违背艺术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当前虽有所节制,但仍在一些舞台上时而冒出来。

  又例如“晚会化”倾向,这在当前的舞剧舞台上更为普遍。如近期演出的、近200人的某台舞剧,“舞”不起来,只仰仗于群舞、LED的手段来造势。与其说是舞剧,倒不如说是一台晚会。可以说,这些年舞剧舞台的文本没有长进,技艺、技巧上的提升,不能提高舞剧本体的审美价值。再例如,脱离剧种母体的“创新”,也是出力不讨好的。尤其是戏曲,动用无关的技术手段,在舞台上堆砌完全与戏曲艺术本体美学语言相悖的东西,遮蔽了戏曲舞台写意的、程式化的审美语言,也搅乱了舞台本体的艺术准则。我认为,创新应当是承继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不能过分盲目脱离母体。

  如果寻找一下终极性的根源,这类舞台现象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一剧之本”上。由于文本基础打得不结实,它的舞台大厦难免会倾斜;“戏核”不硬,舞台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求助于戏外功夫是得不偿失的。

  经典改编并非戏剧发展的捷径

  由于原创、新作不多,导致一些剧作家或导演,纷纷将目光投向改编或重排复排经典作品。无疑,经典作品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不断地复排和演出也是一条路径。

  然而,近年来,复排空间并不是很开阔,相对集中在几出剧目上,如曹禺、老舍等作品。以我看到的复排作品而言,舞台再创造的幅度其实并不大,更多是倾斜在重新包装上。主创者所谓的“出新”或标榜“创新”,是值得质疑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有的主创者心存惰性,江郎才尽,认为排经典作品保险;也可以说是有的导演“玩漂”,多“玩”点经典作品,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但总归有炒冷饭的感觉。试问,如果没有“郭老曹”,我们的舞台创作会怎样?即便是重排经典,也要考虑剧院的建设,也要关注观众多元的审美需求,去营造多彩的舞台世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典作品复排,要遵重原著,不能伤筋动骨地“修改”。带着主创者的主观意象,随意解读,不仅会伤害经典,也会误导观众。

  此外,要建立、健全优秀剧目、保留剧目的轮换上演制度,搭起演出季、戏剧节等平台,打造稳定的创作(包括演员)队伍和演出剧目。在重视原创作品的同时,也应倡导优秀剧目的移植,互相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扩大影响。原创和移植一视同仁,都应予以鼓励,包括参与评奖等,使舞台艺术得以更健康发展。

  舞台二度创作人才过度依赖“外援”

  文本创作的弱势还表现在舞台二度创作方面。近十年来,除剧作家之外,导演等创作人员的队伍越来越小,年龄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老化的态势。如在一个全国性的艺术节上,一个导演同时有十来个执导剧目参赛;也有一两位剧作家,有两三部作品参赛并获较高奖项。类似的舞台现象,如为了打造重点剧目,为了参赛参评,主创人员几乎全部外请,而本地本土主创者几乎很少参与,这在有的地方几乎已成惯例和模式了。引进人才、市场运作是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本地创作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但凡事必须有“度”,过分倾斜,完全依赖“外援”,且不说有限的文化资源外流,对本地主创人员的凝聚力、对后续人才的培养,都会逐渐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本地创作力量萎缩或停滞状态,使本地人才面临着断档的危机。作为大众化的舞台艺术,尤其是地方戏的舞台,根扎在自己的乡土中,应以“自力更生”为主导,才有利于本土文化持续、健康的发展。

  上述一些舞台现象,在当前舞台艺术发展进程、机制变革中,应属正常现象。常说“发展是硬道理”, 舞台上拉得开大幕就是“硬”道理。我们期待艺术创作和舞台演出出现更多的好作品,培育出更多的艺术人才,赢得更多观众的掌声。

    (编辑:邵钰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