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迁安建昌营镇太平村的几个王姓大户筹集资金,由辽宁省凌源引进了花会——抬杆。从此,这种独特的民间花会在建昌营落地开花,经过100多年的演变传承,在迁安建昌营一带,已经形成了极具地域风情的民间舞蹈形式——建昌抬杆。
抬杆的3个表演者被固定在特制的“井”字形木架上,由16人抬着一边行进、一边表演。在庙会这天,一般出动2—4台抬杆,每台一个独立的内容,或是民间故事、或是神话传说。如“回荆州”、“白蛇传”、“吕布戏貂蝉”、“樊梨花招亲”等等。这些传统节目轮流上演,每天不重。
最初的抬杆行头比较简陋,没有过多的装饰,后来在逐年的演出竞争中,不断地改进、增添新的内容,使抬杆越办越好、越来越有特色。
现在的抬杆,在抬杆的木架上,有一个设计精巧的屏风,上边除了精细的雕刻外,还画有表示吉庆的图案,比如喜上眉梢;喻为“连年有余”的莲花、金鱼;“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以及象征富贵的牡丹、桂花,象征长寿的海水、青松、仙鹤等。在色彩处理上,既讲究调和,又有强烈对比,极富浓厚的民族特色装饰风情。在屏风前,有的摆放大型泥塑,如“刘海戏金蟾”、“合和二仙”、“犀牛望月”等;有的装饰4大盆花卉,即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有的则摆放裱有各种图形的博古瓶,上边装饰琴棋书画。
每台抬杆装饰各异,给人以新鲜、奇特之感和独具特色的艺术享受。表演节目的3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用十几米长的宽白布缠腰,从胸部开始到腿脚,全部绑缚在由各种造型中引出的铁信子上,穿上古装戏衣后,整个人就像是一只脚踩在一个花枝上、一片花瓣上,或是一个小物件上,给人造成惊险、奇巧、优美的感觉。抬杆在16名轿夫抬起后随着唢呐的吹奏颤颤巍巍行进时,上边装扮角色的3个小姑娘边扭边逗,翩翩起舞。远远望去,小姑娘好像在人流上空缓缓飞舞,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十分有趣。
在“文革”期间,抬杆这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遭到了严重摧残,道具被拆毁、服装头饰被烧掉。改革开放以后,抬杆这一民间艺术又得到了新生。1984年,建昌营的民间老艺人对过去的传统节目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且对抬杆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多项改革,较以前更具观赏性和地域特色,使抬杆这一艺术瑰宝在祖国的民族艺术百花园中重放异彩。
2009年6月,建昌抬杆入选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