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路上的《金瓶梅》连作者是谁都无定论
百度词条上写《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是中国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成书时间一直是不解之谜,但有学者根据书中描写的事件推算,成书时间约为万历元年至万历二十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不过,兰陵笑笑生是谁?这个是中国文学界和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兰陵即山东峄县(今枣庄市),笑笑生是笔名,被猜测是兰陵笑笑生的名单上有53人之多。王世贞版本流传最广,馆主认为也最有意思,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据说,他的父亲王忬得到了宋人的《清明上河图》,后被严嵩索要,他舍不得就搞了一张赝品送给严嵩,严嵩大怒,于是加害于王忬。而一心报仇的王世贞打听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喜欢看带有情色描写的小说,于是就专门写就了《金瓶梅》送给严世蕃看,而在把书稿给严世蕃之前,王世贞在每一页的页脚都沾上了少量的砒霜。于是爱不释手的严世蕃,看完此书后毒发身亡还有说此书就是影射严世蕃的生活。当然关于此种说法有众多不服来辩者,王世贞的粉丝更是愤愤不平——博雅的王世贞怎么可能会写出那么“不堪入目”的东西来。
《金瓶梅》这部小说确实从问世以来争议颇多,被人家粉丝认为不堪入目也见怪不怪。书名各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中的一字,以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了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活动,写出了这个罪恶之家的林总,书里的诸多女性,尽管出身、性格、遭遇不尽相同,但都被超常的情欲、物欲所支配。由于里面淫词秽语很多,因此一度被列为禁书。
但是,在争议的另一端,《金瓶梅》也被认为是一部伟大的世情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郑振铎说:“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毛泽东认为《金瓶梅》描写了真正的明朝历史。
事实上,《金瓶梅》在明朝一经面世,就惊动了文坛,轰动了社会。先是在士大夫中传阅抄写,后来甚至流传到社会人士中。文学家袁宏道称读后“甚奇快”;欣欣子(也有他是作者的说法)称此作“语句新奇,脍炙人口”。但负面声音可想而知也不少,若不然这位惊动于世的作家为何不愿露出真容呢!
开启路上的《金瓶梅》中国第一部独立小说
前面交代了,《金瓶梅》是中国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进行独立创作。《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三部,都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金瓶梅》的面世,宣告了这一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因此,它也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小说之一。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全书100回,人物200多个,结构大而不乱,200多个人物中,潘金莲,西门庆,陈经济,吴月娘都很有个性,里面运用了大量方言、歇后语、谚语、词曲,不少词曲用的颇为精妙,又富含杂学知识。
说到写实,馆主先从《金瓶梅》的故事引子来源之处《水浒》说起,有不少声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水浒》是一部浪漫侠义小说,所以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后会被武松“轻易”杀死,连衙内都敬重他,处处为他绿灯。但《金瓶梅》则未让潘金莲死在武松复仇的怒火下,而是让她自作孽,她以及西门庆家的女人,以扭曲的人性去对抗道德沦丧的夫权社会,又在人性的扭曲中走向堕落和毁灭。
《金瓶梅》从宏观上看,构筑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但它更是生动地描述出明代民间生活面貌,被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是明代的百科全书,甚至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金瓶梅》的现实主义贯穿全书,单说吃,说不尽的各色宴会,话不完的美食名酒,里面的点心、面食、汤都被交代清楚,如何去做都说得活色生香。
有人统计《金瓶梅》书里写到的菜肴多达200种,主食91种,名酒31种,它是饮食文化的巨大载体。同时,它对宋明代的服装、首饰、家具、用品、餐具、书画、有详尽的描绘,对园林建筑的描写、对封建迷信宗教活动的描写,全书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实在难有作品相比。
中国的文学小说阶段曾被人分为才子佳人派和鸳鸯蝴蝶派,作为最有分量的才子佳人派小说,《红楼梦》已经脱离了“后花园相会——高中状元——花好月圆”的阶段,进入原创伟大的行列,而公认的声音是,《金瓶梅》为《红楼梦》的出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红楼梦》从它身上借鉴很多。
改编路上的《金瓶梅》芭蕾舞剧《莲》大师护航
《金瓶梅》面世以来,就伴随着热议,热度不散的《金瓶梅》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连环画、电影、舞台剧,甚至还有评书,直到现在的芭蕾舞表演《莲》。
但真正《金瓶梅》改编热有几次,第一次《金》剧改编热是在1986年的第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之后,吉林、江苏等地金学专家、学者各自组织创作班子,从事《金瓶梅》电视连续剧改编,引起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关注,后因剧中诸多性描写的情节难以绕开,几部《金瓶梅》电视连续剧均告流产。第二次《金》剧改编热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戏曲改编。荒诞川剧《潘金莲》、京剧《金瓶二莲》、豫剧《金瓶梅》、江苏梆子戏《李瓶儿》等均改编成功并上演。海内外剧作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国内《金瓶梅》戏曲改编既较忠于原著,又意旨高远。第三次就是2000年左右,又有不少影视剧要启动改编《金瓶梅》的计划,当时有近十家影视公司要拍。但据了解,直至现在,关于《金瓶梅》的影视立项,仍没有成功。
影视剧的禁拍(香港拍摄的情色片不在此范围)原因很清晰。但其实任何以此改编的艺术形式都必须要选好片段,找准角度,切入口要小,发掘要深,取精剔糟。改编不易,特别是电影艺术、舞蹈艺术这类以外向型表现方式为主的艺术门类。
而芭蕾舞剧《莲》做了尝试,历时3年,耗资1000万,一现身便惊艳全球。这部舞剧展现了东方的古典式情感和欲望,但因大胆奔放,面临不小争议,二度改版更名为《莲》。《莲》是现代舞、芭蕾、音乐、美术的完美结合,以惊艳、性感的肢体语言,充满意象的场景结构,呈现出了善恶对峙。馆主觉得,持有兴趣,或抱有偏见的读者不妨去看看,这被称为最性感的舞剧。叶锦添的视觉画面一定做得美到窒息。
馆主有话说放弃偏见来评判《金瓶梅》
小时候馆主看《水浒》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被武松提着人头大剌剌地走在街上,除了毛骨悚然,确实是带着铲奸除恶的畅快感。后来,《水浒》一茬茬的翻拍,潘金莲多少有点逆袭的意思,悲悲切娇滴滴的小样子,过得一点也不快乐。
《金瓶梅》里捡这个片断做引子,不让潘金莲这么早死,倒也没让她活得多好,经历了一翻物欲横流,结局还不是一样。潘金莲说:“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生死对她来说,也就是破罐子破摔了,还谈什么道德呢。所以心安理得地毒死武大郎,却还以为“这段姻缘,还落在他家手里!”意思是还想着嫁武松。——虚荣、尖酸、恶毒,这是太天真还是太自以为是?不过,也是有可怜的一面,当时文学界很著名的袁宏道说那个世道:“朝不保夕,恬不知耻。”在男权社会的这些女子以“摆烂”来抵抗这社会,最终也都是自我毁灭。
(实习编辑: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