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共性、共识、共鸣,没有个性、独见、批评,这种一元化的戏剧批评,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对我们的戏剧创作极为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本来是一部传统的戏剧作品,评论者却批评它不够先锋和现代,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不仅误导戏剧创作,也误导戏剧观众,更败坏了戏剧评论的声誉。
毫无疑问,戏剧评论对于当代中国戏剧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戏剧越来越小众化的趋势下,戏剧评论也显得举步维艰,难以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戏剧存在,必然会出现戏剧评论的各种声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戏剧评论已经形成了众声喧哗的“三国时代” ,尤其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元混合的传媒信息发达的当下,戏剧评论已经不再是以往那种单一、狭窄、稀少的格局,戏剧评论的写作方式、存在形态和受众范围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就是戏剧评论所面对的现实。
戏剧评论要繁荣和发展,我以为首先要繁荣和发展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市场,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实,戏剧作为文艺消费的一种,还是拥有它的观众群的,观众也希望通过活跃的戏剧评论来指导和帮助他们对于戏剧内容的理解和欣赏。然而,目前的戏剧评论由于鱼龙混杂、松散无序,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专业戏剧评论往往会局限于专业本身,让外行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业余戏剧评论也因过于感性,往往只会发出感悟性的声音,说不到点子上。因此,如何让戏剧评论有所升华,发出真诚的、切中肯綮的好声音,就成为摆在所有有志于戏剧评论的写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戏剧和其他艺术有很相似的地方,在及时地对现实生活做出反应,与之形成一种活跃的对话、沟通方面,有着不言而喻的“共鸣”关系。戏剧评论之于戏剧创作,如同文学创作需要生活作为写作资源。没有戏剧,何来评论?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戏剧就一定会有真诚的评论。现在有些剧目的功利性太明显,往往带着春种秋收的直接动机进行创作并推向市场,尽管演出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官方媒体的积极配合下,往往可以收获很高分贝的正面肯定。而那些网络自由媒体、自媒体由于不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即使吐槽也无人理睬,犹如一盘散沙被抛入深渊,对戏剧本身基本无甚影响。
人们留恋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戏剧评论氛围,那时的戏剧创作和评论与文学创作和评论类似,均呈现出了一派活跃热烈的形势,与当下这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戏剧评论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国粹艺术京剧为例,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出现了同步萎缩,传统的东西仍然占据主流和上风,现代的剧目很难见到,今天享用的戏剧创作成果和戏剧批评成果,庶几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一套,至今已觉不新鲜。
更为可悲的是,如同专业文学评论萎缩到只能“狂欢”于发行量很少的一些专业期刊两亩三分地之内一样,但凡带点学理性、专业性的戏剧评论,很难在大众媒体发表,取而代之的是媒体记者的新闻报道、演出推介文字。这些新闻报道、推介文字,由于其背后有背景、授意,往往发出的是一个声音、一种腔调、一种味道,为了突出权威性,即使有专家参与,专家、评论家的意见、观点也往往会被修理得圆润干净,原有的棱角、尖锐往往像空气一样不见踪影,只有共性、共识、共鸣,没有个性、独见、批评,这种一元化的戏剧批评,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对我们的戏剧创作极为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戏剧批评家,大家都可以对戏剧说长道短、品头论足。从戏剧繁荣和发展角度讲,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避免一言堂、一元化、一统天下的戏剧评论弊端。有些真正好的见解、观点,很可能就出在一些籍籍无名的非专业个体批评者那里。“押沙龙”所以受到热捧,就是因为很多人从他的自由不羁的批评中找到了一种共鸣和共识,这是一般观众看戏后感受到却难以表达的东西。戏剧评论的多元化态势,特别是网上匿名剧评人的存在,是对专业剧评的必要补充,也是戏剧事业不可缺少的。所以,匿名剧评甚至某些所谓酷评,都应该允许其存在,也应该保护,至少在目前,这能让整个戏剧评论生态链保持完整和正常,保持一定程度的客观公正。
当然,网上匿名剧评者也有其不利因素,他们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不对等性,这是匿名剧评的弊端所在。但总体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戏剧批评的偶然性因素,面对新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批评环境,尤其就目前的戏剧生态语境而言,戏剧创作、演出市场、观众审美不仅离不开主流的、专业的、具有深刻学理性和思想性的戏剧评论的声音,反而还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介入和争鸣。
遗憾的是,曾经占据主流的专业戏剧评论,却与大众保持着一道鸿沟,难以形成时代的强音。其实,我们不缺戏剧评论,缺的是真诚、有力、专业,贴近戏剧现实、贴近戏剧观众、智慧灵活的戏剧评论。戏剧界几乎都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只是在创作和演出市场开始逐渐出现转机的今天,戏剧评论乃至整个文艺评论,依然面临着严重滞后、不成气候的尴尬窘境。
戏剧要繁荣发展,无论如何不能让批评坐冷板凳。作为戏剧创作者,批判性的剧评难免会让人不快,但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有听取不同意见的雅量和胸怀,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为批评者,应当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这样才能促使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不断提高。理想的戏剧评论应该是独立、客观和专业的, 《汉堡剧评》的莱辛之所以权威,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戏剧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拥有自己的戏剧观。莱辛式剧评完全从戏剧专业的角度考量。在目前阶段,国内能够凸显出这样剧评气象的剧评人显然少之又少,多数剧评更多是凭借作者个人体验和感受去写。虽然剧评必然带有主观性,但戏剧理论和观念,才是写作剧评的最为客观的价值标准。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鸡一嘴,鸭一嘴,众声喧哗,杂音扰民,很可能让戏剧创作者、演出者无所适从,也会误导观众。严格意义上说,人人都可以做评论,但不是人人都能当评论家。
在此意义上,发现和推出更多好的戏剧评论的“好声音” ,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何为是戏剧评论的“好声音” ?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和什么是好戏一样,没有固定的模板。但这不等于说,真正好的戏剧评论不存在。事实上,好的剧评并不神秘,概括起来无非是:充分了解戏剧创作各个环节,对中外戏剧历史和未来有自己的洞见,对各门艺术有高超的感知与鉴赏能力,对时代的文化思潮与艺术思潮有相当了解,然后能对具体的戏剧作品与戏剧现象辨源流、下判断、讲道理、指得失。最重要的,剧评家要着眼于大的方面,即文学的、社会的、政治的、人性的方面,在这些层面给以鞭辟入里的评判,注重价值判断,文化解析,而不是纠缠于技术层面、细枝末节,诸如表演技巧、舞台程式之类。因为,能给观众以思想启迪、精神引领、价值判断的,毕竟是这些东西。17世纪中国的叶燮指出,评论家需具备“才、胆、识、力”四种条件; 18世纪德国的莱辛认为戏剧评论要有受理性制约并因理性而深化的“真正的鉴赏力” 。
检视媒体上有限的剧评文章,常常是记录观摩感受的报道和随笔,止步于感性经验和广告说辞,而鲜见学理深度和真知灼见。事实上,好的剧评既能帮助创作者发现自身局限,也能解析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和走出剧场后产生的各种困惑和疑问。比如观众看昆曲,觉得特别美,可是它为何这么美,到底怎样才是好的昆曲演唱和表演,他们都想看到一些专业的解答。但有如是能力、水准的剧评家可谓凤毛麟角。现实的情况是,有些戏剧评论者并不认真看戏、也不肯下功夫琢磨戏,只凭借自己有限的戏剧理论知识库存,下车伊始,哇啦哇啦,甲乙丙丁,开中药方。本来是一部传统的戏剧作品,评论者却批评它不够先锋和现代,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不仅误导戏剧创作,也误导戏剧观众,更败坏了戏剧评论的声誉。
毋庸讳言,表扬、吹捧依然是戏剧评论的主流。因为,表扬、吹捧之作是可以为评论家带来利益的,而真正公正客观的戏剧评论,目前仍举步维艰,只限于理想支撑。所以,如何发现、培养和推出更多好的剧评和剧评家,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制度体系上做文章。首先,有关主管部门应推动媒体开辟相关的戏剧评论版面、园地,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发表条件。其次,鼓励剧评作者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积极主动的独立评论。第三,戏剧评论应该双轨制推进,即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两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营造众声喧哗、虎虎有生气的多元化评论生态环境,防止戏剧评论的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推出更多较高质量的、达到专业水准的戏剧评论和戏剧评论家。准此,或能实现戏剧创作与演出的整体推进与个别突破。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