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玛格丽特的两种死法

2012-11-19 09:41:23来源:新京报    作者:何建为

   

  两个相差“16岁”的“玛格丽特”于这个初冬相逢在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上。率先上演的是约翰·诺伊梅尔编舞1978年首演的《茶花女》;另一部是弗雷德里克·阿什顿创作于1963年的《玛格丽特与阿芒》。

  诺伊梅尔创作的三幕舞剧,将近三个小时,他忠实于原作,甚至达到了某种“偏执”的程度。故事开始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去世,一块写有“出售”字样的海报立于舞台一侧,写的日期是1847年3月16日。年份正是玛格丽特原型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和小仲马开始小说《茶花女》那一年。人去楼空,阿芒手捧玛格丽特生前的一袭紫裙,故事“回闪”到两人初次相逢,在剧院观看芭蕾舞剧《曼侬》。

  小仲马的小说中曾一度提到过普雷沃神父的小说《曼侬·雷斯戈》。玛格丽特和曼侬都有着悲惨的命运,诺伊梅尔巧妙地将“戏中戏”编排到舞蹈中。好几段玛格丽特与曼侬,阿芒与葛里欧(《曼侬·雷斯戈》中的男主角)的“舞中舞”,悲剧色彩不断叠加,这也是诺伊梅尔戏剧芭蕾的一大特色。

  如果诺伊梅尔的《茶花女》像是一道精致丰盛的大餐,阿什顿的《玛格丽特与阿芒》就是一杯浓汤,将男女主人公凄厉的爱情熬煮在短短30分钟里。阿什顿着眼于集中体现悲情剧情,没有太多时间来铺垫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托举和自由动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这两个作品看似无太多可比性,实则内含太多的巧合。比如,它们的诞生都与两位女芭蕾舞者有关。阿什顿是为玛戈·芳婷量身定做的。1961年阿什顿看了费雯丽演的舞台剧《茶花女》,大为感动,因此想要为自己的缪斯女神芳婷做一部芭蕾舞版。

  而诺伊梅尔创作动机则是为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首席玛茜娅·海蒂。1973年诺伊梅尔参加编舞大师约翰·克兰科的葬礼,答应了克兰科首肯的芭蕾女星海蒂,会竭尽全力帮助舞团。直到1976年,一次与海蒂的晚餐,诺伊梅尔才突然产生为她创作《茶花女》的想法。

  在音乐选择上,两位编舞大师也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威尔第的歌剧音乐,只不过两人经历大不相同。除了费雯丽的舞台剧激发了阿什顿创作的冲动,另外两部电影嘉宝的《茶花女》和阿伦·雷奈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都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但是音乐一直没有着落,直到某个晚上听到了李斯特钢琴奏鸣曲,连芭蕾舞蹈动作都在脑中成形了。阿什顿决定用李斯特一个重要原因是茶花女的原型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不仅和小仲马交往过,还和李斯特有一段情。

  而诺伊梅尔选用音乐的经历可是颇费周折。他曾想过用威尔第的音乐,但是后来放弃了,因为他不想自己的作品只是威尔第的一个“附属”。当彩排临近的时候,他找到乐团指挥Gerhard Markson征询他的意见。Markson给了几个选择,肖邦、柏辽兹,或两者都用。最后诺伊梅尔选择了肖邦,因为肖邦有着和玛格丽特类似的经历:两人都在巴黎沙龙默默无名,两人都受病痛折磨。

  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结尾的处理。忠于原著的诺伊梅尔选择玛格丽特孤独倒在舞台上;而阿什顿则让玛格丽特死在阿芒的怀里。我个人偏好阿什顿的方式:玛格丽特被阿芒抱起,手臂绝望地伸向黑暗的空中,最后一吻之后,撒手人寰。情感浓烈真挚,感染力更强。

  (编辑:闫伟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