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喜欢某人的故事,”1994年,齐诺瓦·阿切比(Chinua Achebe)在接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采访时说,“那就写一个你自己的版本。”
阿切比于近日逝世,享年82岁,在他的第一部小说及杰作《崩溃》(Things Fall Apart, 1958年)中,他正是这样做的。他以平静而准确的叙事文体审视了一个部落社会如何在殖民者的苛待之下分崩离析。这部小说已成为几代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读物——比如我的大学就把这本书发给大一新生。
《崩溃》在很多方面都很像非洲文化背景下的《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容易理解,但是令人感到刺痛,故事发展的多重叙事一层层渐渐揭开。
《崩溃》这个题目来自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第二次降临》(The Second Coming),该书卖出了超过1000万本,被翻译成45种语言。《时代》周刊把它列为1923-2005年间出版的100本最佳英语小说之一。
小说讲述了奥孔科(Okonkwo)的故事,他是一位坚忍的部落首领,曾经是摔跤高手,经过七年流放后回到自己的村子(他因为与一桩意外死亡有关而被流放)。基督教传教士和其他白人给村庄带来的改变令他无法容忍。《崩溃》最后走向阴郁的结局。
小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关于文化功能与意义的敏锐研究,大多通过民间故事展开。就“传统男性”这个概念,阿切比(他的名字要读作CHIN-you-ah Ah-CHAY-bay)有很多话要说,更不用提他对自然、信仰、神话、性别与历史的细密观察。
20世纪70年代,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纽约客》上写道,这位小说家“坚决而公正地”捕捉到了殖民主义这个主题,“因此这部书中的悲剧就像古希腊悲剧一样,有音乐感;一个空间被清理出来,人们得到一种理解,并且暗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阿切比在尼日利亚长大,他所就读的学校完全模仿英国公立学校。在他2009年出版的散文集《受英国保护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a British-Protected Child)中,他滔滔不绝地谈起年轻时阅读英国经典小说的感受。这种体验带来了认知上的不和谐,他在今后只能努力去克服。
“读这些书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是非洲人,”他写道,“我和白人站在一边,反对那些野蛮人。”他还写道:“那个白人又善良又理性、又聪明又勇敢。列队和他作战的野蛮人们又邪恶又愚蠢,除了耍诡计之外一无所长,我痛恨他们的胆量。”
[NextPage]
随着阿切比渐渐长大,他也变聪明了:“那些作家骗了我!在《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中,我不是马洛那艘向刚果河上游进发的蒸汽船上的人,而是河岸上那些丑陋的生物中的一个,他们上蹿下跳,做着可怕的鬼脸。”
除了创作长篇小说,阿切比也是诗人、教授、短篇小说作者和评论家。他还有30多部其他著作,其中包括1960年的长篇小说《不再轻松》(No Longer At Ease)和1987年的《萨凡纳的蚁丘》(Anthills of the Savannah)。他还出版过几本童书。此外还写过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名为《非洲形象: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种族主义》(An Image of Africa: Racism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
很多评论家都为康拉德辩解,但阿切比并没有退缩,仍然坚持认为康拉德小说中的种族主义不仅仅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一本文集中,他引用了康拉德之前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并说他们的观念就没有那么落后。
阿切比是整整一代非洲作家的导师与榜样——他经常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但和许多以早期作品成名的小说家一样,阿切比也发现自己几乎被《崩溃》这一本书限定住了。他人生的最后20年在美国度过,先后于巴德学院(Bard College)与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任教。
阿切比那部开创性的经典小说出版至今已有50多年了;至少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它似乎已不再能代表整个非洲文学。他的才华,乃至他所取得的成功令后殖民写作在整个非洲大陆广为蔓延。仅在年轻一代的优秀尼日利亚作家中,就有齐玛曼达·恩格兹·阿迪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阿达奥比·特利西亚·恩沃巴尼(Adaobi Tricia Nwaubani)和劳拉·施尼因(Lola Shoneyin)等人声称受他影响。
1990年,阿切比在尼日利亚遭遇车祸,腰部以下瘫痪了,翌年他接受了《Conjunctions》杂志布拉福德·莫洛(Bradford Morrow)的采访。
莫洛问起他关于那次车祸的事情,阿切比的回答显得淡定而幽默:“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残疾的,他们犯了什么罪过?我非常幸运,行走了60个年头。所以人生最后几年不能走也没什么关系。有的人一生都没下地走过路。”
《崩溃》本质上是关于人类在团结中找到的力量。车祸令他学到了类似的东西。“这是一种机会,”阿切比对莫洛说,“是给我上了一课,它意味着太多东西。令我的人生变得丰富。我从中学到了太多,让我明白我们有多么依赖彼此。”
(编辑:野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