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悠长凝视中的张爱玲

2012-12-05 14:51:29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孙行之

   


张爱玲(资料图)


苏伟贞(资料图)

  “张爱玲是本书的游牧路线,如此悠长的注视,这是长镜头了。”作家苏伟贞在《长镜头下的张爱玲》的前言中写道。有张爱玲赴美之后的创作、自传、自白,最终经由苏伟贞剪辑而成张爱玲的处世之道与性格底色。

  “书信与创作,话语与叙述能力在一名作者是相互映衬的。”在苏伟贞看来,书信即为张爱玲的舞台,也是张爱玲的个人史。近日,苏伟贞携新作到复旦大学演讲,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第一封回信

  弥合张爱玲与苏伟贞之间距离的是书信。1985年,苏伟贞担任台湾《联合时报》副刊编辑,常写信向众多作家约稿。而当时身在美国的张爱玲可能是她需要付出最多耐心的一位。“多年来,我不管她是不是回信,我只是一直没有冷下来。”

  最初的三年,从台湾寄出的信件石沉大海。“幸而我也是一个文字创作者,写信不需要太多话题,只是反复介绍自己是谁。并且寄书给她。”终于,1988年的一天,苏伟贞收到了回信。在苏伟贞的老师痖弦将信拿来给她时,苏伟贞一时还未反应过来,直到老师两次提醒她“张爱玲来信了。”“张爱玲啊!”她才惊醒过来。在9年时间里,苏伟贞持续不断写信,具体去信几封,她早已经记不得了。张爱玲回信寥寥,共十多封信被完整保存下来。

  多年后,苏伟贞才拼贴出当时张爱玲回信的背景。“原来那年3月,她终于治好皮肤病,结束了长达四年躲避跳蚤的‘逃亡’历程,找到合适的公寓安定下来。而之前的寄信地址根本是个信箱,不是家。”

  张爱玲的回信被影印到了《长镜头下的张爱玲》的扉页上。信札之上,张爱玲的字迹质拙而圆润。第一封回信让苏伟贞记忆尤深,它是这样开篇的:“您第一封信上自我介绍,我看了不禁笑了。任何看国内报纸的人还有不知道苏伟贞的?”

  自尊与谦卑

  苏伟贞找到了自己与张爱玲的连接点:个体的自尊。“我认为自尊是很值得刻画和书写的部分。张爱玲小说中一些比较卑微的人也有他们的尊严。”苏伟贞说。

  “自尊”亦是苏伟贞在书信史中探寻张爱玲个性的切口。曾经,张爱玲犀利而透彻的文风加之以往的一些传说,让她留给世人挑剔而高傲的印象。而在苏伟贞呈现的一些书信中,人们却能看到她柔软、自卑的一面。这样的性格更接近于张爱玲在《私语》的自述:“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着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困于过度的自夸和自鄙。”[NextPage]

  散文《童言无忌》中,张爱玲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保姆买个生柿子放在抽屉里,她很好奇,隔两天就去开抽屉看,并疑心保姆忘了。然而张爱玲偏不去提醒她,怕保姆以为自己想吃。最后柿子烂成了一摊水。她自言,这种行为“由于一种奇异的自尊心”。

  同样在《童言无忌》中,苏伟贞看到了这种奇异自尊心的由来:“姨太太给她做了套雪青丝绒衣服,问她:‘喜欢我还是母亲?’张答:‘喜欢你。’”苏伟贞写道: “这样一段过往,她日后不断复制,自惭形秽,也很少交朋友成为她的生命基调,很清楚,不和人接触,就不容易伤到自尊。”但在封闭自己的另一面,张爱玲对极少数的好友有着掏心掏肺的信任。在她与知交夏志清、宋淇夫妇的通信中,这样的句子时常出现:“请不要特为抽空给我写信”、“非常惭愧累你费心”、“请千万不要特为回信”。苏伟贞对信中此类语汇的评述是:“不是亲人,姿态无法如此之低”。

  此生未完成

  张爱玲与苏伟贞的通信始终不离作家与编辑的角色互动,亦透露出一些关乎其性情的信息。1990年,《联合时报》登出剧本《哀乐中年》,此作虽署张爱玲之名,但她的创作痕迹甚少。报纸向张爱玲寄去稿费,她回信:“我虽然参与写作过程,不过是顾问……稿费谨辞。”但其实,当时在美国的张爱玲经济并不宽裕。“1988年,这么个作家租下一室一厅的房子,500美元的租金,都觉得贵。但我们给她稿费,她坚决不要。”苏伟贞说道。循着这样的踪迹,苏伟贞看到了张爱玲在某一方面的性格底色:“她从来不愿意欠别人的,包括她的父母。也许是因为她曾经在钱的事情上受伤严重。”

  “她很多方面表现得像一个孩子。她在感情的表达上也直白得像个孩子,碰到事情也会不知所措、痛哭流涕。”苏伟贞说,“说实在的,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人生并没有完成。她的家庭缺乏亲情,没有完完整整地做一个女儿。她与胡兰成、赖雅的婚姻都并不完整。而她的作品,也是在她身后陆续出版。”

  “也正是因为这种缺憾,张爱玲的一生不同阶段用小说一次次书写自己的经历。”苏伟贞说道。

  台湾作家苏伟贞试图从书信中打捞潜藏在书写底层的真实的张爱玲

  苏伟贞谈为何张爱玲不被美国主流认可

  我觉得是时机问题。张爱玲早期在美国的时候,将《金锁记》改写成英文。她的《秧歌》只卖了200本,连一篇书评都没有。而《怨女》的中文版出版之后,美国出版社甚至直白地拒绝出版英文版。他们不能理解她书中描写的阴暗面,以及那种腐朽遗老的角色。

  美国人恐怕对中国本身的变化不了解,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整天躺在鸦片烟里。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后来发生的一切就不可思议了。8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越来越了解中国的民族性。可惜,那个时候张爱玲并没有对西方社会有太多关照的人能够告诉她,并将她推出去。我想如果有人对她说的话,可能又会是不一样的情况。

  在美国,她用英语写作,她也做过努力,用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美国的环境。我只是觉得,她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团队帮助她、推介她。她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文化影视界名流宋淇这样的知己好友,但这些人都是书生型的,在俗务上并不是很厉害。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