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食而无味的“中国情人节”

2008-02-23 11:39:10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

   

 作者:王晨

    首先声明,“中国情人节”本来就是个伪命题。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情人节”一说,就像有人硬要把“清明节”往“鬼节”上扯,非得说“中秋节”是“中国感恩节”……要用西方节日名称来套中国传统,好像不用“中国××节”的句式就显得很“老土”似的。 
 
  保守预期,至少会有90%%的人说:“"中国情人节"”不就是"七夕"嘛。”非也,昨天的“元宵节”才是正确解答———其实“元宵节”也不是正确称谓,说“上元节”更精准一些,因为还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常常要点燃万盏彩灯,家人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同吃元宵、共庆佳节,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轻男女也得以结伴游玩,再顺便物色中意的对象,春意流转、顾盼神飞、灯光暧昧,极有罗曼蒂克的氛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等名句想必人人都读过,看来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真到了要为“中国情人节”正名的时候,大家偏偏去惦记牛郎和织女那对一年才见一次的苦命鸳鸯了。

  的确,“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在历史上与“情人”并无更多的瓜葛,七月初七更准确的名称是“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当晚女求心灵手巧、男求官运亨通,只不过到了后代“乞巧节”才偶然与牛郎、织女派生关系,现在“孙子”则抢去了“爷爷”的饭碗。想出“中国情人节”创意的应该是那些精明的商家,因为他们;愣是在炎炎夏日里又开发出一个“黄金档”,时间恰好和2月的情人节相望,前后也没有冲突的节日,新品推出、影片上档、货品升级都是最佳时段,于是一个在半世纪前已少人问津的节日居然复活,借着十多年前才打进中国的西方“情人节”的牌子春风吹又生。

  当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不如前,春节、中秋、重阳这些强调家庭团圆的节日里不在家过的大有人在,甚至把某些传统节日称为“粽子节”、“汤圆节”、“月饼节”、“青团节”、“糕团节”、“鸭蛋节”……节庆的意义只剩下假期和食物,而节庆的氛围早就被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乃至万圣节瓜分干净。而今,三或七天的长假保证了传统节日的外在躯壳,而节庆的内在意义却在被并不占假期指标的西方节日们蚕食。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其实距离生活并不远,传统节日的日渐式微便是一例,当西方文化咆哮着攻城略地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断层便会在各个关节点上暴露无疑。如今有好多学者叫嚷着要把洋节赶出去,其实首先得把咱自己的传统节日撑起来,辟除那些荒诞不经的封建传说,宏扬纯真美好的人文情怀。

  至少,当年轻人再读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时候,脑子里别光想着去越野登山,也得惦记惦记家中的父母老人。

   (编辑:全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