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曾梵志:从1830年至今一路走来的故事

2015-03-11 09:54:46来源:新京报    作者:

   


曾梵志《从1830年至今NO.4》在卢浮宫德侬馆的“红厅”展出。

  作为在国际艺坛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曾梵志无疑是个典型代表:大量的国际展览——例如去年10月他以第三位在世艺术家的身份进卢浮宫做特展,拍卖场上1.8亿港元《最后的晚餐》所彰显的国际资本的关注。而从前天开始,曾梵志的这个卢浮宫计划回北京了。“曾梵志:卢浮宫计划”在草场地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开幕,不仅亮相了其在卢浮宫与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的对话之作《从1830年至今NO.4》,也是曾梵志为该特展所创作的同系列前三幅作品的首次曝光。展览将展至3月22日。借该展开幕,曾梵志及香格纳画廊负责人劳伦斯向记者讲述了这个“从1830年至今”一路走来的故事。

  过去式

  在卢浮宫 “对话”德拉克洛瓦

  去年10月22日,曾梵志特展在卢浮宫亮相,展出了其新作《从1830年至今NO.4》。这是受到卢浮宫特邀而与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进行“对话”的艺术项目。而由于曾梵志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举办了其首个法国回顾展,为此在卢浮宫的这一项目也被法国当地认为是其法国回顾展的完美结局。

  在卢浮宫特展项目中,曾梵志以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了再创作,共画了四幅画作,都有着297厘米×370厘米的巨大尺幅,并将其命名为《从1830年至今》,不过在卢浮宫德侬馆红厅内与德拉克洛瓦原作进行对话的只有《从1830年至今NO.4》一幅。

  记者曾在卢浮宫内看到,当时曾梵志在其间的特展,其作品便与德拉克洛瓦的原作并置在德侬馆的“红厅”区域,它们尺寸等大,中间只隔了一幅小画,实现了曾梵志新作和原作在观念上的“对话”。

  在北京 四幅作品首次“聚会”

  进行时

  而此次卢浮宫计划“回国”了,其阵容则是“大家庭”规模,为此《从1830年至今》(1号作品到4号作品)有了首次“聚会”。说起此次在香格纳北京展出“卢浮宫计划”,香格纳画廊负责人劳伦斯透露,“曾梵志为去年在卢浮宫举行的特展创作了四幅作品,但中国观众并没有机会观看,其中的1、2、3号作品更是从来没有公布过。一个艺术家就一个题目不断反复做不同的尝试,这无疑是个很有趣的展览主题。我们一拍即合,这个展览就诞生了。”

  释疑

  北京“呼应”卢浮宫?

  香格纳在展陈的细节上也做到与卢浮宫内的呼应——用深红色展墙。在劳伦斯看来,此次的深红色展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作品的一部分。

  不过,曾梵志向记者指出,红展墙和光线并不能说是在呼应卢浮宫,“当初我在创作的时候,这些因素就在我考虑的范围,现在这些都表现了出来。对我来说,在卢浮宫和在草场地的展览是同等重要的,只是地点不同而已。我在草场地工作,不管之后在哪展览,作品最后又会回到这个地方。这个日常环境很接地气,在这儿的艺术家都这样生活,这就是整个过程,它让我感觉很好。”

  作品对照

  展览现场,主办方有意将《从1830年至今》1号作品和4号作品放在同一面墙上,呈现曾梵志特展实验的开端和结局。曾梵志告诉记者,在这个展览之前,这四个作品都没有真正集中在一个空间过。现在它们出现在一起,所有的细节都可以对照比较,让其又回忆起整个创作过程,“每一号作品其实都是基于上一号做出改变,比如反叛或是添加删减,这整个过程让我各种角度的表达都完成得淋漓尽致,这之后再让我画一张我也画不出来了。”[NextPage]

  1号作品

  1号作品是曾梵志对古典大师的致敬之作,基本上保留了原作的场景、人物造型及构图。曾梵志指出,在第一个版本中,自己希望尽量不要破坏原作的造型结构,因为这是它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为此在构图上,这一版本70%至80%都遵从了原作,“我希望它拥有一种古典的韵致。”而画面中各种纵横穿错的线条形式则源于他近几年一直坚持的“乱笔”风格。

  尽管大体遵从原作,但曾梵志把自由女神的比例扩大了一点儿,主导着画面,表明这是透过艺术家之眼解读原作。但这一点或许要观众很仔细且在原作并置时才会发现。

  2号到4号作品

  曾梵志介绍,2号到4号作品(从左至右)都只保留了“自由女神”的形象,但自己并没有将其突出,而是用简单的方法勾画她,然后又让她被反复覆盖,最后自由女神从一个肉体逐渐变成了一个白色雕像。在卢浮宫现场有外国观众将其称为“中国的女神”。而嵌入其中的乱笔,则让不少外国观众也发出“为什么有树枝,那么多”的疑问。其中2号到4号作品之间的差异,最关键的还是集中在颜色的处理上。《从1830年至今NO.4》的色调纯度为三者之最,有着醒目的靛蓝底色,且在女神旁边画了一些断壁残垣,“没有人类,没有活着的生命,我觉得或许这倒是一种终极自由,”曾梵志透露在画这幅画中的乱笔时让其想到了电子的光感。

  趣事

  中国导游闹乌龙

  德拉克洛瓦以艺术表现“自由”的真义,鼓舞着青年时期的曾梵志,让他勇于超越学院的创作规限和诽议,投入到第一个创作系列——《医院系列》。亲眼看到自己的画作挂在偶像旁边,曾梵志认为这得益于法国人对艺术的自信,他说“这好比是在我们故宫的站墙上出现一个外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样想来,法国人太胆大了,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自信,希望我们也能有这一天。”

  卢浮宫特展时一段视频也记录了展出时的种种反应。此次香格纳北京展览上,这段视频也出现了,它们或许能让观众对曾梵志的创作有了另外一种视角。画面中一位中国导游出现了,她开始戏说曾梵志的这一新作,“曾梵志,曾梵志,这位艺术家就是因为小时候参观了卢浮宫。”不经意间,中国导游给出中国游客参观卢浮宫的又一意义——从小深受美术教育多么重要。事实上,曾梵志1995年31岁时才第一次参观卢浮宫。

  当然在面对卢浮宫这一并置计划时,各个国籍的观众反馈可不一样。点赞派认为曾梵志的作品很感人,能给博物馆带来些改变,是一种清新的感觉。反对声音则认为“它和其他的画格格不入。”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