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大师,他对自己作品的颜色是十分挑剔的,蒙德里安画的格子作品中常是跳动的鲜亮色彩,让人一看便不能忘却,然而形成这样的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的。他从早期的传统的风景画中,变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从灰暗的色调变为明亮的高色调,一步步走向了极简主义风格。
蒙德里安的作品出现过绿色吗?答案是肯定的。
像毕加索一样,学院派出身的蒙德里安绘画功底是非常扎实的。早期的蒙德里安绘画风格和主题也都深受荷兰画派、印象派和表现主义影响。
而绿色出现最多的阶段也是在阿姆斯特丹时期。但是和他后期作品的高明度不同,蒙德里安早起作品中的绿色大部分较暗,或者是灰绿色。
Village Church(1898)
Gezicht in Winterswijk(水彩、1899,后印象派)
Along the Amstel(布面油画,1903,印象派)
Windmill in the Gein(布面油画,1907)
Meandering Landscape with River(水彩,1907)
Nature died with Sunflower(木版油画,1907)
Alberi(布面油画,1908)
很难想象以上是蒙德里安的作品吧……
可以看出几乎是随着时间增长,绿色的明度越来越低。即使是在以树为主题的系列作品里,树也渐渐变了颜色。
如下图,灰树。绿色更加趋近石绿,灰绿。
The Gray Tree(布面油画,1911)
此时的蒙德里安深受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和 Barque 的影响,画风开始逐渐变得抽象。但是立体画派对于蒙德里安更像他艺术旅途中沿途停靠的港口,而不是目的地,他汲取立体主义的精华,融入了自己的精神和追求,并开创了自己的全新风格。
开花的苹果树
虽然主题仍然是树,但几乎具象的东西被全部抽离。进一步简化为图案的象征。树干树枝的曲线全部变成了弧线与直线。树的基本形态已经抽离。
海堤与海
最经典的对比作品,still life两幅
still life 1(布面油画、1911年)
Still Life with Ginger pot II(布面油画、1912年)
蒙德里安在一战时候的画作开始具有“格子画”的雏形,让我们顺着timeline,从still life2往下看
眼看着越走越偏,走火入魔……
Mondrian 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1930
在创作出了红蓝黄这一具有(此处省略溢美之词100字)意义的作品之后,蒙德里安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围绕三原色进行疯狂创作,摒弃一切间色,开始仔细研究最初的颜色,他们之间的比例,位置关系,放弃曲线弧线,只使用直线。
Composition N.1 with Red and Blue 1931
Vertical Composition with Blue and White1936
Composition III with Blue, Yellow and White1936
总结
从头看下来,我们发现蒙德里安的用色和他的风格始终是紧紧相连的,随着他自我风格的逐渐清晰强烈,画作内容从写实主义变得抽象再变成最根本的几何形状,他的用色也就越简单越趋于原始。对比也从暧昧一片变得愈加强烈清晰。
所以说,不仅是绿色,低明度的紫色,橙色,也随着他风格的越来越干净简洁而被放弃。他的作品越来越趋于理性,像乐谱一样充满规律。将客观形象彻底抽离作品。作品也越来越追求寻找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
蒙德里安让色彩脱离了它自然的外在形式,重新解构赋予纯粹的意义。
剔除绿色,因为绿色是黄色和蓝色的间色,是一种调和,而一旦有了调和,就破坏了这种纯粹,这种平静(lack of peace)。
我的理解是蒙德里安画的是自然,是经他深刻洞察和内省后,重新创造的秩序和极度简化的纯粹抽象构成的自然。三原色和水平垂直两种线条,用理性的结构和客观的规律结合。
这世界有那么多缤纷的色彩,光怪陆离的形状,却都是出自本源ーー三原色与点线面。
蒙特里安认为:以往的艺术都不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它们是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或是对稍纵即逝的情感的表达。
他却把几何学作为造型的基础,追求造型的普遍性,寻求一种体现永恒价值的艺术。因而蒙特里安的绘画是抽象的,因为他排斥一切写实的现象。
“红、黄、蓝”的绘画风格不仅体现了一种理性主义的完美思想,更被认为是影响后现代主义风格绘画思想的渊源之一。
最后,以蒙德里安最后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结尾。不再是黑线分割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作品传递的气氛。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