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高永平:教我如何不拼爹?

2013-11-21 14:20:40来源:共识网    作者:高永平

   

  近来,“拼爹”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新词。所谓拼爹,就是在竞争态势下,竞争者把自己父母的权势、地位、关系、资源作为自己的竞争筹码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平民子弟自然是恨之入骨。一个人在竞争职位的时候,不是凭自己的能力、资质、业绩,而是凭自己的爸爸是谁而胜出,千夫所指,理所应当。因此,“拼爹”这个词自打一出现,就背上了骂名。拼爹现象自然不好,但“拼爹”一词的出现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们在说到拼爹的时候,其实心目中是在和其他的竞争手段相对比,如“拼能力”、“拼业绩”、“拼文聘”等。也就是说,在这种语境下,“爹”是和“能力”、“业绩”、“文聘”属于同一类的东西。“爹”仅仅是被视作是竞争中间的资源之一种,和其他资源相比并无高下之分。换句话说,“爹”也是身外之物,并非竞争的主体。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在说“拼爹”的人们中间,大家都是把竞争者个人作为竞争主体的。换句话说,“拼爹”说法背后的逻辑前提是个人主义。在传统社会里,是绝不会出现“拼爹”这样的概念的。在传统社会里,社会竞争的主体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一个人依据自己父亲的身份来得到相应的社会对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中国古代社会,你听到过对皇子因为拼爹而当上皇帝的抱怨吗?不是人们不敢,只是因为在个人主义观念没有广泛传播的时代,人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一层。虽然陈涉也发出过“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感叹,但两千年来,也仅仅是一声绝响。

  说实在话,我们中国人数千年来,就是一路拼爹拼过来的。拼爹有两种方式,一是父亲直接通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直接干预竞争过程,从而使自己的儿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二是父亲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给予子女以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占据竞争优势。实际上,我们对于后一种拼爹方式还是能够接受和容忍的。这是因为,这种拼爹虽然并不完全公平,但毕竟也融入了子女自身的努力。人们痛恨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拼爹。这也是中国人延续了数千年的拼爹方式。传统社会的竞争主体是家族而不是个体,各个家族里的个体,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的时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每一个人,甚至包括家丁和奴仆,都会因此而得利。损的时候,则是“一人获罪,株连九族”,即使你没有参与家主的犯罪活动,也难逃死刑或流放。明代的严嵩一家就是很好的例子。严嵩得势的时候,他的儿子严世藩也是位极人臣,甚至有些年纪比他还大的官员,都会认他做干爹。可是严嵩一旦失势,他很快就被徐玠腰斩于市。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拼了数千年爹之后,不愿意——至少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拼爹了呢?其原因就是个人主义和平等观念的传播。个人主义观念的核心,就是把个体作为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的单位。每个人应该以自身禀赋,也应该仅以自身禀赋来参与竞争。这就好比决斗一样,如果两个人决斗,其中一人却请来一个帮手直接上场,另一方显然认为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械斗,兄弟两人打一个人,大家都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这就是观念造成的差异。

  既然我们已经至少在潜意识中接受了个人主义,拼爹就越来越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但是,这个词之所以这么火,还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里仍然相当普遍。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状。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涂自强是一个凤凰男。他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考上了大学,并自食其力地读完了大学。虽然他是所有同学中成绩最优秀的,但只有他一个人毕业后没有找到稳定体面的工作。其他同学,因为父母有关系,都在毕业之前找定了工作。这个靠个人奋斗走出大山的青年,只能靠各种临时工作维持艰难的生计。涂自强最终的结局是悲惨的,他因为生活窘迫和超重的压力,最终罹患肺癌而殁。这部小说就是当代中国现实的镜像。在对各种职位的竞争中,竞争者的父母的地位和关系仍然是决定性的。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分析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时,曾经提出过五对模式变量。其中一对模式变量叫做“普遍性/特殊性”。所谓普遍性是说,一个人对另一人的态度,并不是看他和自己的关系,而是看他的个人禀赋。换句话说,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而特殊性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对方的个人禀赋倒在其次。普遍性是现代社会和次级社会群体(如各种社会组织)的特征,而特殊性是传统社会和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的特征。在当前的中国,本来应该践行普遍性原则的各种社会组织,却仍然在践行着特殊主义的原则。从这个角度说——至少是在社会实践层面——中国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社会的窠臼。

  那么,中国广泛存在“拼爹”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原因有二。首先,任人唯亲的传统做法的惯性使然。其实,任人唯亲就是“拼爹”的传统说法。只不过,任人唯亲的范围比父子关系宽泛一点而已。但所有的亲属关系都是从亲子关系中生发出来的,因此,拼爹和任人唯亲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另一个区别是,当事人的立场不同——一个是从谋职者的角度来说的,一个是从授职者的角度来说的。任人唯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人都有愿意与自己类似的人交往的倾向。在传统社会,所谓的人以群分,分的主要标准还是家族和血统。而且,在一个以家族和血统对人加以区分的社会里,一个人的关系属性并不是可以自我选择的。例如,如果你进入你舅舅的单位,其他人自然就把你和你的舅舅划为一拨。你不想成为他的圈里人都不容易。这就是传统社会不以立场划分人群,而以身份划分人群的属性。政治学家普遍认识到,在一个身份制社会里面实行民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民主要求人们以政见和立场而划分,而不是以宗教、种族、家族和地域身份来划分。民主政治是为了通过民主的形式进行政策的选择。如果人们以身份进行划分,民主政治就可能蜕变为宗教、种族、家族和地域之争,从而使民主政治失效。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微政治环境,政治学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在一个重视身份的社会里,任人唯亲是必然的结果。任人唯亲也和中国目前特有的组织结构有关。我们知道,大多数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事业单位都不是绩效取向的。也就是说,这些单位的领导本人的任职理由本身就不是绩效取向的,他能够维持其职位的理由也不是业绩取向的。他的任职来源于他和有任命他的权力的上级领导的个人关系。同样的,他在选择自己的下属的时候,最看重的,也不是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而是和他之间的关系。在权斗过程中,一个下属的业务能力是次要的,而他和自己的个人关系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任命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自然是第一位的选择。

  拼爹的第二个原因是观念性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说的“失范”。失范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两种相互矛盾的社会规范同时并存,这就会导致人们在面对社会规范时,依据自己的利益,各取所需。二是社会规范的缺失状态,旧的规范已经失效,而新的规范却还没有确立起来。导致拼爹现象的,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前文提到,个人主义观念已经通过“自立”、“平等”等观念而获得广泛的传播。但是,旧的观念仍然死而不僵。它之所以死而不僵,是因为对某些人来说,援引这些观念是有利的。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消息,那些官二代们一旦摊上什么事,首先高声宣扬的是,他是某某人的儿子。在一个具有现代观念的人看来,这是一桩可耻的行为。这种行为意味着他并不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而仅仅是另一个人格之上的一块赘疣。但是这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是,如果选择了类似观念的人构成了一个社会场域,这种观念就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它已经在主流社会里臭名远扬。中国的官场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场域。官员们走在一起,为自己的子女谋利益,就会成为一件至少是不可耻的事情。官二代们走在一起,自己的父母为自己谋取特权的能力,甚至会成为值得夸耀的东西。我们知道,社会观念的变迁是非常缓慢的。个人主义观念获得全面的胜利,要走的路还很长。

  那么,大多数平民子弟就会成为“拼爹”现象的牺牲品。有一个曾经广泛流传的帖子,说“我要奋斗上20年,才能获得平等地坐下来和你喝一杯咖啡的资格”。其实这还不是最悲哀的事情。最悲哀的事情是,不管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获得和官二代“平等地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资格”。因为你在努力,官二代们—即使是那些纨绔子弟——也没有闲着。他们不仅仅比你的起点高,他们上升的速度也会比你快。中国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社会”本身被压缩到了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落。所有的社会领域都是被权力笼罩着的。这就给了官员们无远弗届的寻租机会。这些寻租的机会也会为他们的子女们所共享。拼爹,就必然成为各个领域里的普遍现象。因此,各个社会领域里不受权力干预的自由竞争,就是消除拼爹现象的必要前提。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社会的进步。由于私营部门的出现,平民子弟已经有了一些凭本事出人头地的空间。私营企业是绩效取向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创造效益,你和老板关系再好,对老板也没有用。从这一点来看,打破国营企业的垄断,不仅仅是经济效率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拼爹现象是和社会现代化背道而驰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单位都是个体,而不是家族和血统。每一个人都应该基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能力和成就获得相应的对待。这其实关乎最根本的人类尊严。一个人不应该因为他人的成就而坐享其成,也不应该因为他人的过错而受到惩罚。拼爹则和这样的伦理原则背道而驰。拼爹实践背后的原则仍然是家族主义和血统主义。在古代社会,拼爹并不仅仅是好事。一旦爹倒霉的话,儿子也跟着倒霉。中国目前的现实是,消极意义上的拼爹,消失得比积极意义上的拼爹要快。也就是说,那些官二代们完全可以在爹得势的时候获得特权,而在爹失势的时候,却可以不受相应的牵连。从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实践比传统社会的实践更不公平。借用一句俗语,是这些官二代们是只会“贼吃肉”,而不会“戝挨打”。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官二代们在父母在位的时候大肆聚敛,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与官二代对应的就是作为人口大多数的“民二代”,从人口学的角度上讲,他们并不比那些官二代们智力低下,奋斗精神上也许还更胜一筹。他们仅仅因为自己是农民或者是工人的子弟,就不能依据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这是对他们的尊严的侮辱。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可耻的社会。

  可悲的是,年轻人虽然认为拼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拼爹。如果自己幸好有一个还有一点点地位的爹,就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当然,出于舔犊之情,父亲自然更乐意帮忙。对于那些立志白手起家的同龄人,很多年轻人却嗤之以鼻。还有的年轻人,为了利用自己父母的地位和社会资源,不惜违拗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势利地进入自己的父母影响所及的行业或单位。每个人都试图利用自己拥有的家庭背景,不论这点背景是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这样做,都是在侵占从更加无权无势的家庭中走出的同龄人的机会。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堕落为了这样一个社会:每一个人都压迫比自己更弱势的人。而我们在这样行事的过程中,在无意之中,持续地再造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社会里,真正获益的永远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家族。这些人不仅仅掌握着物质资源,他们也掌握着观念资源。而这些观念资源,是远比物质资源更有效的维持现有体制的力量。在这座资源库中,最具火力的就是集体主义,它是个人主义观念的克星,而个人主义又是家族主义的克星。消除拼爹现象的唯一希望,就是在全社会弘扬个人主义。只有在一个个人主义观念和原则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拼爹这一丑恶现象才会销声匿迹。

  (编辑:苏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