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如果《建国大业》走向世界

2009-10-12 11:49:49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作者:长平

  再过几天,第22届东京电影节就要开幕。一个注定要成为中国媒体重点关注的展映影片是《建国大业》,新华社已经给出了理由:“这是国庆节献礼影片《建国大业》首次在海外放映”。

  这个理由相当诱人,不过我怀疑它的准确性。在这六十个国庆中,献礼或者“被献礼”的影片多不胜数,有一些相当有名,如1959年的《青春之歌》、1964年的《东方红》、1979年的《小花》、1989年的《开国大典》等,难以想象它们从来没有在海外放映过。

  然而我承认,新华社呈现的这一个新闻点,大体上说是成立的。这些中国人反复观看、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对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确实非常陌生,甚至闻所未闻,由此可以看到国与国之间的封闭、人和人之间的隔膜,其程度有多么严重。

  封闭与隔膜的结果,就是互相不了解,无法进行基本的对话。比如去年引发轩然大波的CNN主持人卡弗蒂“辱华事件”,美国人往往强调说,原因是中国人不了解美国电视文化,更不了解卡弗蒂,他几乎每天都在那里骂人,美国听众已经习以为常。在事情的另一面,没有看过《建国大业》这类献礼片的美国人,也不能理解中国人何以如此生气,只是简单当作一个笑话来对待。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玩的笑话。

  因此,我很赞同《建国大业》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分享一下这种特殊的艺术。我也非常有兴趣知道,对于这种政治性格鲜明的电影,中国人和外国人,观看后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事实上,《建国大业》可以被视作国庆阅兵的一部分。很多外国人,尤其是对中国有兴趣的外国人,都对这场阅兵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据我所知,除了记者之外,一些其他身份的外国人,也希望在长安街附近的酒店里租下房间,近距离观看仪式。他们当然不会像CCTV报道的中国老百姓一样,对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是作为中国政治和社会的观察者,来体验和思考这一盛况。

  一个习惯了自由自在的西方人,可能会觉得那些整齐的步伐实在没有必要,表演的人辛苦,观赏的人别扭。但是,他无法理解的是,很多中国人恰好是通过融入集体之中,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否则,他们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时候,假如我们真的希望传递给外国人一些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到达之后所激发的反应,显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东西。

  和观看阅兵同样的原因,《建国大业》在走出国门之前,已经有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观看过了。这些外国人多少了解中国历史,都能看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努力去从中发现中国的进步。但是,走出国门之后,作为中国中学生历史教材的影像版,而非一个完整叙述的故事,没有同样教育背景的外国人,能够看得懂吗?那些长期浸染在本国文化中的外国人,会从中看到什么呢?

  一个美国朋友对我说,看了这部电影,对蒋介石充满同情,而觉得毛泽东(的扮演者)相当滑稽。我相信这并非个别的感受,不了解中国主旋律文化的外国人,都难免产生各种奇怪的印象。这一定不是导演的意思,也颇有些“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于是我劝这位朋友再多看一些过去的主旋律影片。看了那些电影,就会发现《建国大业》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所有的主旋律影片都在不停地变化,“与时俱进”地用当局已经调整的观念去重新打扮历史。我小时候看的电影里,“反动分子”全都面目可憎,言行举止非常滑稽。也许我们没有想到,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假如外国人看了,会不会觉得真正滑稽的人是中国的导演和观众?

  1981年拍摄的《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形象不够滑稽,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此后,这个形象在中国的银幕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塑造空间。到了《建国大业》中,蒋氏父子差不多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英雄。然而,毛泽东的银幕形象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观,总是在主流意识形态限定的“高大完美”之外,涂抹一点小小的“人性的弱点”,比如作息没有规律。究其原因,导演韩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毛泽东和蒋介石处理起来到底还是不一样,他更加神圣,我们的禁忌更多,这个不容否认。”虽然他认为唐国强的表演非常成功,但是一个不认为毛泽东那么“神圣”,更不了解“我们的禁忌”的外国人,会看到什么样的形象呢?

  观念修饰在影片中的体现,远远不止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习惯于“妖魔化中国”的外国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政权的原因,除了军事上的胜利之外,还在于反复宣讲民主,反对一党专制。

  事实上,当时还有一套宣传话语,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搞阶级斗争。这套话语在1949年以后的前三十年里,一跃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政权合法性的基础理论。但是,它在这部应时而制的电影中,几乎不见踪影。我小时候一再被党教导,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但是在这部电影中,毛泽东对曾经武力镇压共产党运动的国民党要员李济深说,“让我们忘记过去,开拓新的未来”。这句话怎么听都更像邓小平的口吻。

  剩下的民主宣传,在当下的国际主流话语中,无疑为中国共产党的建政提供了合法的历史依据。但是,影片无法处理的问题是,当时共产党的宣传,和后来直到今天的一些做法,存在相当矛盾的地方。那时候的共产党队伍中,既没有人出来说中国文化的传统更喜欢专制,也没有人认为中国的国民素质低下不适合民主,需要有人管一管。总不能说,经过六十年的统治,人民的民主素质反而降低了吧?[NextPage]

  我并不认为,外国人都会发现这些矛盾,抑或都会对中国导演着力塑造的正面形象感到滑稽。从技术层面上说,这部影片具备了世界级的水准。布景、服饰、道具、摄影、剪辑、配音等等,都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尤其是众多明星的加盟,保证了表演本身的质量。我感兴趣的是,就像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防火墙一样,经由最新电影语言包装出来的宣传品,在世界范围内会收获怎样的效果。

  中国的宣传从来都讲究内外有别,比如新华社通讯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差别就相当大。一些传承了官方衣钵的市场化媒体,比如《环球时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中有些文章简直势不两立。在信息传播和商业扩展都已经全球化的时代,这一套把戏已经难以为继。主旋律影片内销转出口,让外国人看看我们怎样对内搞宣传,实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