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保利香港春拍】张晓刚承上启下重要代表作——《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

2019-03-13 11:46:2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对自己复杂内心世界那些低沉和悖谬的声音的忠诚,使得张晓刚的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任何具有社会统一幻象性的趋势格格不入。

  2019年春季,保利香港将持续以多元化的角度引领艺术市场走向,为藏家带来经精挑细选的各门类艺术佳作。此次保利香港荣幸囊括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张晓刚创作生涯早期及其重要的代表性美术馆级别作品,为广大藏家提供多元收藏可能性。


image.png
《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

  Eternity·Tomorrow is Coming

  1989 年作

  油彩 画布

  款识:晓刚(左下)

  99×79cm.

  展览

  1989年8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四川省美术馆 成都 中国

  2007年6月30日-7月30日“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中外博艺画廊 北京 中国

  出版

  《画家》第11期 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1990年(图版,第4页)

  〈张晓刚《生生息息》的彼岸之思〉《东方艺术》第九期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郑州 中国 2008年(图版,第48页)

  《张晓刚:困扰的记忆》Paidon出版社 伦敦 英国 2015年(图版,第24图,第51页)

  《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 I》四川美术出版社 成都 中国 2016年(图版,第83图,第145页)

  HK$ 9,000,000 - 12,000,000


  记忆回溯:探索个人情感表达的延绵丝线


image.png
张晓刚与《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


  漫的叙事基张晓刚,一个以一张张严肃冰冷表情下隐藏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那段暗流涌动历史真实记忆的人物面相,通过带有个人符号化的标志性表现方式呈现而为现今社会所广泛熟知的中国当代艺术巨匠,在他30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中,以一种抒情浪调,从自我为起点,历经梦境构筑和血缘脉络延伸“记忆”与“失忆”的矛盾主线,为一代经历过集体梦想而后灭、对生命意义产生追问的中国人搭建了情感宣泄与共鸣的出口。而当我们沿着历史的痕迹,追溯至张晓刚创作生涯之初,艺术家一以贯之的那条从未进入主流价值体系的个人化表达脉络却开始日渐清晰: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启蒙时期, “乡土写实主义”及“伤痕美术”因其对现实批判的特质在经历过“文革”洗礼的社会大环境下已蔚然成风;此时的张刚,却选择糅合及对比他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令他执迷的西方现代主义,基于个人生存体验,以内在化的意向表达,专注于创作“带有表现主义情绪的现代艺术作品”。他与毛旭辉、潘德海等艺术家组成了“新具象团体”,投入“85新潮”美术的运动中。而贯穿他整个八十年代艺术历程中的那些带有超现实气质的创作,也无疑证实了艺术家作为一位时代先行者,勇于对他所认定的那些带有“伪现代”影子的所谓主流文化提出大胆质疑批判:“我总认为,艺术首先应当是个人的,然后才是公共的。”


image.png
芙烈达·卡萝《森林中的两个裸女》1939年作


image.png
张晓刚《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


  联结自然与灵魂的信仰“彼岸”


  对自己复杂内心世界那些低沉和悖谬的声音的忠诚,使得张晓刚的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任何具有社会统一幻象性的趋势格格不入。80年代初时那次由于极差的身体状态而对生死最直观的真实体验与经历,促使他围绕生存及生命议题进行了一段探索。在走出这段充满死亡沉重气息(被艺术家称为“魔鬼时期”)的状态后,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接触让他将注意力放在原始文化以及宗教艺术上。他通过一系列富含西方宗教神话与东方老庄无为思想元素的内心独白,迈向“彼岸时期”(“梦幻时期”)。1988年,他以生、死、爱这相对独立却又内在关联的主题创作出一部宏大的三联作—《生生息息之爱》,隔年所作《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以画面预示了未来与美好之可期,艺术家通过更加多元的用色平衡,是糅合中国山水概念性表达与西方中世纪宗教元素的图式之大成;画面内容既是他对早期创作手法与人生思考的一种总结,同时在用色、符号语言的选择中又埋下了艺术家后期最为人熟知表现手段的伏笔,是张晓刚艺术创作生涯中经历不断反省而后逐渐找出全新创作语言的承上启下经典之作。


  “我从地狱中逃出来,去向『神』的世界漫游,试图寻找生与死之谜的本质,寻找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恒定的艺术规律。”


  ——张晓刚《自述与手记


image.png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1988年作苏富比香港2011年4月3日成交价:79,060,000港币


  错乱记忆创造的视觉迷宫


  《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创作于1989年初的冬春交际之时,内容上虽延续了《生生息息之爱》中的神话、宗教和历史题材主题,却去除了画面中的萧索之意,树木绿叶茂盛、场景开阔明亮,不仅影射此时艺术家心境更加积极乐观,也呼应了标题“明天将要来临”。画中好似原始族人的形象,被置于一个概括乡土自然图景与简化的超现实未知时空里,形成一个怪诞、却似乎暗含生命启示的梦境。画中主角的造型颇具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乔托宗教画的意味—前景中一位手势略带某种宗教仪式庄重感的“女神”,以充满超然坚定的眼神平视前方,面对观众向前行走,环绕她头上黑白相间的小图式是艺术家此阶段题材作品中经常出现、为画面增添宗教神秘感的“阴阳果”,所有的符号化隐喻都似乎在暗示她把春天带来、一切生灵即将复苏;画面左边身披僧袍的男子轻轻闭着双眼,以毫无戒备的安详的身姿蜷缩休憩的他正在等待新生的降临、并与万物一同苏醒;在不远的后方,一位手持风筝的男子形象正背对着观众,他正专注的风筝线那端,仿佛耶稣受难终将得到灵魂释放走向天堂解脱的瞬间。画中三位主角的平面化描绘,似乎是艺术家对写实主义的有意偏离,以此加深人物内在连接所代表的生死轮回,而构造了全新的前、中及远景的纵深感。这是关于万物“生生息息”的美丽预示,是艺术家的“生命之流”,他的“明天”,或许也是我们的“明天”都将纷然而至。


image.png
张晓刚《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


image.png
保罗·高更《黄色的基督》1889年作


  美国水牛城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美术馆藏


  画面中看似不经意散落的物件—象征死亡的祭祀用羊头,绣有云南爱伲人生命图腾的地毯,和那些或长青或正在萌芽的小树混合在一起的错乱世界,共同营造了一个关于爱、生命与死亡超度的的神话;这种隐喻符号的介入也始终贯穿张晓刚的创作历程—后期作品中出现的书本、手电筒等富含某种记忆唤醒性质的日常小物件,都由此处萌发诞生。艺术家以蒙太奇拼贴般的突兀形式组合这一幕离奇、矛盾的景象,正是他孜孜不倦寻找梦境中“彼岸”的过程。评论家巫鸿曾说此阶段张晓刚在谱写“有关人类主题的一则寓言”,通过对生命与死亡问题的理性审视,重构了一个具有古典象征主义人神符号对应的生活世界。艺术家敏感而有节制的线条描绘的那一个个消瘦却又坚韧的躯体,是其此阶段受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奥迪隆·雷东启发下的一种尝试,他将情绪爆发刻意隐藏在扁平化的色彩平涂表象之下,创造了新表现主义与西方传统古典、形象写实与虚幻内容两级对立下的平衡。虽然这类图示在艺术家创作历程中仅占据极其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节点,《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不仅承袭了艺术家此阶段对自身思考的总结,更是今后将描绘主体回归到更纯粹的人物,并走向高度符号化和象征化开端的一个暗示。


image.png
张晓刚《生生息息·明天将要来临》局部


image.png
乔托·迪·邦多纳《牧羊人中的约阿希姆》1303-1305年作义大利帕多瓦斯克罗威尼礼拜堂藏


  “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无处躲藏的充满疯狂和病态的世界里... 通过描绘生命的悲剧和死亡的壮丽,揭示存在的荒诞和神秘。”


  —张晓刚〈自述与手记〉


  由史到诗—意识形态的回归与重构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曾说:“除了时间,我们一无所有”,而在张晓刚的创作历程中,那条从未随时间改变的内心独白式主线是他延绵不断、始终如一的创作信仰。当90年代到来,艺术家的“血缘”系列实现了语言表达结构上由个人到公共,象征内容上从古典的人神到现代人内在与外在探讨的转变;他通过更加深层的挖掘自己,最终表达出属于整体的观念,“彼岸世界已离他越来越远,而此岸世界就在眼底。”他的画面尽管在呈现上经历了由自然生活转向虚拟空间,最终将真实场景进行虚拟重构的繁杂历程,但却在细节处—那些总是相似的或睁大或凝视的双眼中,诠释着对于个体生命反思的不变主题。这些关于存在与生命意义的探讨,仿佛正在暗暗指引在永恒的记忆与不断的失忆中徘徊的“我”与“我们”。


  “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无处躲藏的充满疯狂和病态的世界里... 通过描绘生命的悲剧和死亡的壮丽,揭示存在的荒诞和神秘。”


  —张晓刚〈自述与手记〉


image.png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第2号》1993年作苏富比香港2012年4月2日成交价:52,180,000港币


  由史到诗—意识形态的回归与重构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曾说:“除了时间,我们一无所有”,而在张晓刚的创作历程中,那条从未随时间改变的内心独白式主线是他延绵不断、始终如一的创作信仰。当90年代到来,艺术家的“血缘”系列实现了语言表达结构上由个人到公共,象征内容上从古典的人神到现代人内在与外在探讨的转变;他通过更加深层的挖掘自己,最终表达出属于整体的观念,“彼岸世界已离他越来越远,而此岸世界就在眼底。”他的画面尽管在呈现上经历了由自然生活转向虚拟空间,最终将真实场景进行虚拟重构的繁杂历程,但却在细节处—那些总是相似的或睁大或凝视的双眼中,诠释着对于个体生命反思的不变主题。这些关于存在与生命意义的探讨,仿佛正在暗暗指引在永恒的记忆与不断的失忆中徘徊的“我”与“我们”。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