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超市》,2016年,上海愚园路 图片鸣谢:徐震
观念成为当代艺术最大的支撑,由此而衍生出的诸多艺术现象也成就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观念而生发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变得更为广阔,甚至于没有边界。
或许,在很多当代艺术的从业者眼中,当代艺术本身就应该要消融边界的存在,甚至于想尽各种办法去打破常规,以此来达到破除创作上的壁垒,从而实现作品价值的提升。当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甚至于正是因为有着各种的奇思妙想,才让当代艺术在社会的不断进步间,能够更具前言性和突破性。
可艺术的创作在打破了足够多的壁垒和屏障之后,终归还是要回归到作品本身,以作品作为最终的评判依据,可当艺术作品在观念的极端作用下,被消融到极为渺小,甚至于成为一种噱头的时候,则又会引发另一种思考,即创作成为一种附庸,甚至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只要观念存在,作品即会成立。
前段时间,广州的一位女性艺术家以出售十年私人数据的方式完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当然这样的方式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此之前就曾有过先例,即艺术家将个体的部分私人信息资料以某种形式进行交易,但在这次的艺术案例中,艺术家却选择了更为大胆和彻底的方式,即将过去十年的所有资料进行公开拍卖,并在拍卖行为完成之后进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对谈。
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当下某种社会现状的折射,即对于个人隐私的窥探欲望与看似严密的个体保护之间的对撞,在当下满是“共享”概念的影响下,信息的交流也似乎可以超脱于过往的禁忌,以更为隐秘的视角去满足人对于未知的猎奇心理。当然,数字化时代的当下,所谓的绝对安全和绝对保密其实并不存在,每个人都活在一种可供他人窥探的环境中,只不过,艺术家选择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即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将私人数据毫无保留的放到公众的视野当中。
这样的行为似乎是在宣扬一种态度,即只要付钱,你就可以拿走我的一起隐私。这种极为尖锐直接的方式,尤其是以一位女性艺术家为呈现主体的时候,就更加重了作品所投射的意义。而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私人数据拍卖之后,艺术家还将公开拍卖个人的8个小时,进而在出卖隐私的同时,出卖了自己。
把人当做货物一样的出售听起来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但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着,而且艺术家很有深意的选择了“8小时”这样一个非常具有影射意味的时间长度。说到“8小时”,多数人想到的必然是“8小时工作制”,这是一个跟绝大多数社会人都会产生关系的时间长度,每个人都生活在“8小时工作制”这样的环境下,其实也就是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将自己的8个小时甚至于更多的时间卖给了他人,而当艺术家如此坦诚的将这样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艺术化的处理之后,是不是让你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其实你每天都在出卖着“自己”。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