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P2P艺术品金融平台经营困难不断,甚至出现老板跑路、垮台等现象,使发展不久的艺术品金融行业遭受重创。但也证明了艺术作为资产类别的实用性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资者对未经过市场检验的金融产品兴趣的下降同宏观经济亦步亦趋,为近期艺术品相关的投资计划前景增加了更深的疑虑。
在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人把艺术市场视为价值贮藏的手段,因为它能保持投资的购买力,尤其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时期。所以,不仅基金会、银行进入这一领域,尤其是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不再限于零售业务,继而拓展艺术品交易顾问的服务。当艺术品被视为金融资产,就催生了艺术品交易所。国家为此成立多个专门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进行文化资产的二级交易,以求探索多样化的艺术品金融服务。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在这一领域的前沿。
在金融的视角下,购买艺术品是一种不错的投资,艺术品也因此得以成为财富缓冲物,可长期持有并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利用。但是,国内艺术品市场被投机泡沫充斥,大部分人购买艺术品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赚成倍的钱,于是出现了拍卖场上恶意哄抬价格的乱象。当他们嫌拍卖周期太长、资金周转太慢的时候,又出现了P2P之类的质押融资平台。只要哪个五星级酒店有拍卖会,这些公司就会出现在拍卖预展大厅外物色客户并提供资金服务。
但是,艺术品投资是一项精致而复杂的活动,不仅需要鉴别真伪、评估经济价值,而且有必要了解市场,理解市场规则及其运作机制。国内的艺术市场起步较晚,与国外艺术市场相比较,首先,国内的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尽管一二级市场规模与国外规模相仿,却几乎只围绕拍卖行来运转,以致拍卖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会迅速蔓延到整个艺术品生态圈,成为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难以解决的整体性难题。其次,国外各个艺术门类的市场份额发展均衡,国内则以近现代书画板块独大。市场结构的差异,导致中国艺术市场长期处于“孤岛”的状态,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第三,市场收藏和消费主体不成熟,与国外艺术收藏和消费群体的比重、专业知识修养差距巨大。
艺术品金融业务,核心必然是艺术品,业务发展也必然依托于艺术市场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家倒台的艺术品金融平台都与国内知名画廊、拍卖行、艺术家之间有或紧或松的合作关系。而艺术市场的问题,也必然会影响艺术品金融的业务发展,尤其是艺术品标的物的选择是最重要的风险把控,直接关系到该金融业务的成败。这就要求艺术品金融从业人员除了具备金融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艺术市场经验和美术史专业背景。从艺术金融产品业务规则的制定上就遵循艺术品投资的长期回报规律,注重市场流通性和操作透明度,建立与投资人及时有效沟通的服务机制,建构完善的风控监护和管理结构,规避短期回报和逐利心态。
当然,艺术品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信心的重建至关重要,它使我们意识到一个更大的格局,信任是艺术品金融中的最高格调,正是因为可靠的信息弥足珍贵,艺术是一个信念体系,其市场正是该信念发挥作用的地方。尤其艺术经济的周期特点表明,我们总是能够见证有活力的、出乎意料的发展。艺术品金融会持续地繁荣下去,但在下一个十年或是更长的时期,行业的性质和结构本身会迥然不同。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