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本土首个线上艺术品拍卖网站—高古文化艺术拍卖网上线,并完成了首批54幅书画作品的拍卖,成交金额近20万元。对于艺术品交易来说,这并不是大数字,但对于云南艺术界来说,这20万元却有着近乎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是云南艺术品迈出的“互联网+拍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次谨慎的“吃螃蟹”,网站和艺术家们都看到了汹涌来袭“互联网+”时代蕴含的大好前景。
线下拍卖市场冷清
拍卖是艺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互联网+艺术品拍卖”也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对于云南的艺术家、艺术作品来说,这一领域在本土的运作几乎属于空白。
近两年,云南传统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云南开展较有规模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有数十家,大多集中在昆明。去年以来,艺术品市场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也变得冷清,一些规模较小的拍卖公司几乎一年组织不了一场拍卖会。
“我好久都没去了,好的东西价格高到离谱,便宜的几乎都不入流。”昆明的收藏爱好者王先生已经玩了二十多年收藏,过去很关注拍卖,从各种拍卖、鉴宝中淘到了不少宝贝,也让自己的一些藏品通过拍卖会成功易主。但是去年以来,虽然接到了不少电话,但都没怎么去参加,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清淡。“按照现在的市价来说,我的很多藏品都已经掉价了,很多圈子里的人境况都和我一样。我们不会按现在的市场价卖掉,所以宁可保守一点,不卖,少买。”王先生说。
与线下拍卖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拍卖的红火。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艺术品行业网络拍卖会有4100场,拍卖成交金额超过240亿元。拍卖业内人士预计,以成交规模计算,淘宝艺术拍卖会将会在2015年超越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总和。除了淘宝,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品网络拍卖平台还有雅昌艺术交艺网、易拍全球、嘉德在线、盛世收藏网等。
事实上,艺术品网络拍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兴起。成立于2000年的“嘉德在线”是目前国内艺术品网拍中的先行者,作为国内艺术品拍卖龙头嘉德的子公司,嘉德在线一直坚信网络拍卖将成为日后的主流。十多年后,这一观念得到遍地开花的“互联网+”模式广泛验证。
线上交易,真伪问题最头疼
尽管从数据上看,“互联网+艺术品拍卖”来势凶猛,但并非一路平坦。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阻拦了它们向“互联网+”领域高歌猛进的最大门槛,是真伪判定的问题。
其实和买家一样,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网络拍卖平台也都面临着同样难题——“无法鉴定艺术品真伪”。所以,你打开每一个艺术品拍卖交易平台,都能看到详细的“免责条款”,其对于艺术品真伪的表述大都表达着相似的意思:“网站仅仅为交易提供平台,不对作品真伪、价值作担保。”
对艺术品市场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并非网站“狡猾”,而是艺术品市场自身特殊性导致的——网站和拍卖公司一样,无权对艺术品的真伪出具鉴定结论。其实,在全国,任何一个正规机构都不会出具“此乃齐白石真迹”的鉴定证书。
业内人士介绍,“互联网+艺术品拍卖”作为一种比较年轻的艺术品交易方式,现有的艺术品交易网络平台并不能直接终结艺术行业长期积累的鉴定难、不保真、价格虚高等顽疾,关于拍卖的真伪和诚信问题,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这是艺术品网络拍卖平台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此,商务部曾于2013年4月发布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对于网络拍卖平台在内的所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其中就包括了消费者关心的质量赔偿、取消订单、保证金等问题。
大师与菜鸟
“互联网+”是大势所趋,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进入“互联网+”的领域,云南的从业者也没闲着。经过长期筹备,高古文化艺术拍卖网于9月中旬正式上线。这是云南省第一家线上艺术品拍卖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网站并没有采用成熟且容易聚拢人气的C2C,即提供平台,让卖方自由发布拍品、买方自由竞拍的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谨慎的起步方式:只拍卖签约艺术家作品。目前,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此模式运作的艺术品拍卖网站。
高古文化董事长吕志坚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拍卖艺术品的真实性,免去买家担心买到假货的后顾之忧。一旦“出现仿品赝品,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签约的运作模式,让艺术家们的身份有了微妙的变化:签约后就要直接和拍卖网站签协议,就要像一个普通的卖家一样参与交易。虽然不用追着竞拍者说“亲,记得给好评哦”,但随时随地直面竞拍者的提问、质疑甚至恶评,在所难免。
在高古文化艺术拍卖网的上线仪式中,不乏云南艺术界“大腕儿”的身影:云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建东,云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健,云南油画学会副主席包朝阳,云南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胡晓幸、副主任屠维能等知名艺术家悉数到场。
不难发现,他们在艺术领域都是大师,但对电子商务却只能算“菜鸟”级别。
在提问环节,艺术家们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要不要把竞拍的作品都送到网站办公室去?作品如果拍不出去有没有损失?作品运输过程中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些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初级问题,老艺术家们却大都弄不清楚。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画家对记者表示,很多艺术家难免有这样的心态,目前网站在上线之初推出“100元起拍”的活动来集聚人气,艺术家尤其是知名艺术家会担心:万一我的作品100元就被人买走了,传出去岂不是掉了我的身价?
“拍卖过程中,知名艺术家们不会雇水军,更不会注册马甲来抬价,他们就是怕出意外,低价成交了,经济损失都不重要,最怕遭受名誉损失。”这位画家说。
不过,从现实情况看,艺术家们的这种担忧多余了。首批作品全部百元起拍,到拍卖结束,全部作品均有出价,其中最高的是一件37000元,全部作品总成交价近20万元。
玩网络,与年龄成反比
本土艺术家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和运用,呈现出与年龄段的明显的反比关系:越年轻,运用越多;越年长,越陌生。
现场第一时间与高古文化艺术拍卖网签约的青年雕塑艺术家汪金鹏给自己取了个响当当的艺名:“汪雕神”。汪金鹏多年前就自己制作了网站宣传和销售作品。“年轻艺术家群体都很注重借助网络平台宣传自己,提升自己知名度。”他说。
现已退休的陈崇平曾任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代表的老艺术家群体则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有点无所适从。作为知名画家,陈崇平每个月都会接到无数从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打来的电话,邀请他的作品参与网络竞拍,他几乎都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信不过。
“我们必须十分谨慎。”陈崇平说:“艺术品拍卖与互联网联姻是大势所趋,但其中的诸多细节是每一个艺术家都会担心,也必须要弄清楚的。毕竟,这个领域我们比较陌生。这次在本土有一家知名文化企业提供网络拍卖平台,这个尝试非常好,我会持续关注。”
对于前景,吕志坚表示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在文化艺术领域耕耘多年,高古文化已有了遍布全国及海外30多万的客户群体。他们计划每年为签约优秀艺术家组织100到150场专场拍卖,提供可竞拍艺术品6000到7000件。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