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品市场很难把握其规模。艺术品市场由美术商主导的一级市场、从1990年出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二级市场)、后来的艺术博览会(新型一级市场)三部分组成。其中,只有艺术品拍卖市场公开发布市场数据。日本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透明,其主因还在于一级市场。在日本,部分百货商店跟画廊合作,常年在百货商店里销售艺术品,以一周为期限改换陈设艺术品的种类,用艺术品多样性内容保证客户群体的广泛性。这类交易一般相对价格偏高,但相比其他市场在作品品质与真伪鉴定上有突出优势。而顾客们大部分也未意识到百货商店利用自身品牌的附加值标价,因此无法真实反映艺术品价格水平的现状。
根据历史观点和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日本艺术品市场上一轮次的价格顶点发生在1990年,市场规模是1兆日元。如今,日本艺术品市场依然处在自繁荣期衰退之后的恢复阶段。数据显示,1990年春节前东证一部的平均股价为38915日元,达到历史最高值,国外美术品年度进口量也达到最高峰的6146.71亿日元,而在同一年的纽约佳士得,日本著名企业家分别花费114.64亿日元、108.84亿日元,购入梵高的《加歇医生》和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1990年9月,日本首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亲和拍卖正式成立,创下了单场拍卖56.30亿日元的成交业绩,这一成交纪录至今仍未被超越。从上述两个事件可以感受到当时日本艺术市场的泡沫化程度。
1991年日本艺术品市场泡沫开始破裂,受其影响首先表现在市场规模的逐渐缩小。那些在四年多市场泡沫期内高价购入的艺术品,随即发生市场流通性受阻的现象,于是艺术品市场很快被金融机构所接管,很多高价作品旋即被大金融机构以抵押方式所“挟持”,整个市场仿佛被“冰冻”一样而动弹不得。
时至今日,日本艺术品一级市场仍是停滞不前的状态。从2000年开始,二级市场逐渐走向恢复,于2007年以超过217亿日元的总成交额而达到阶段的顶峰。但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始下落,到2009年陡降到了100亿日元的市场规模。2010年尽管这一下滑势头开始得到控制,并表现出反弹迹象,但又由于2011年3月东日本大震灾、福岛原发事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成交额再次降到93亿日元,接近2002年的历史水准。2012年日本艺术品拍卖市场略有回升,再次达到100亿日元的市场规模,而未来前景仍有变数。
在日本的众多拍卖公司中,亲和拍卖曾经是龙头企业,1994年成立的AJC拍卖曾名列第二,这两家也一度是日本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中流砥柱”。2002年“每日拍卖”涉足艺术品拍卖,并在当年占据了第二大公司的位置。与前两家拍卖公司不同,“每日拍卖”把拍品门槛大幅降低而发展迅速,2007年公司成交总额一跃成为业界第一,并最终导致沦落第三位的AJC于2008年宣布解散。目前,“每日拍卖”与“亲和拍卖”两家的经营方向差距较大,“每日拍卖”经营范围宽广,以量取胜,除了艺术品之外还包括珠宝、首饰等。“亲和拍卖”,一直以艺术品拍卖为主体,运营策略没有大的变化,2009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在香港与其他亚洲拍卖公司举办联合拍卖。日本EST拍卖公司在香港非常活跃,也是唯一一家在香港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日本艺术品拍卖公司,公司明确以现当代艺术品拍卖为经营主线。
在一级市场的经营类别上,之前行情相对稳定的近现代绘画艺术交易逐渐减少,市场表现偏向保守。与美术俱乐部联系较少或没有联系的美术商们,独自积极进军海外市场,由此出现了专营当代艺术品的成功美术商。而来自海外的好评进而开始影响日本国内市场,随之出现一些逆流而上的日本艺术家,如草间弥生、村上隆、奈良美智、白发一雄等。近年来日本国内艺术品市场追逐国际市场潮流,这使得“物派”和“具体派”的艺术家开始在日本国内市场受到瞩目,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在一、二级市场出现增长的行情。
在日本,艺术博览会很难被定位为艺术品买卖场所。1992年横滨举办“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NICAF),艺博会上的作品并没有公开的价格。为发展成为国际性艺术博览会并基于展示环境的考虑,“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决心迁址东京。“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持续了10多年之后中断,创办于2005年“东京艺术博览会”成为了“后继者”。“东京艺术博览会”并不局限于某些种类,内容覆盖面宽广,展示了从当代艺术品到古美术、陶艺等各种品类,当年的展位数达到83个,海外画廊也有参加,公布的销售额也达到了1.74亿日元。此后“东京艺术博览会”逐渐发展成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博览会,至今又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
除了“东京艺术博览会”,日本国内只有作为美术品买卖现场的小规模展会,很难达到国际水准,展出的也大多不是高价艺术作品。这类展会更倾向于艺术家或画廊来推广自己,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参观者更像是带着参加轻松派对的感觉去欣赏作品,因此这种小规模的艺术博览会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由于参观者很多,所以参展画廊往往利用这一平台向外拓展,寻求新的商业机遇。此外,画廊街的“联携展”,也是上述目的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近年来,日本艺术品市场也开始“穷则思变”,更容易接受欧美市场的创新模式和发展方向。如一级市场多样性发展的问题,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较多的思考,更多的是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探讨和尝试。在此背景之下,网上销售也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逐渐为人所知。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