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岫闻——缘系一生·灵魂之爱”片段图
“厉槟源——谁的梦”现场图
目前行为艺术虽然在国内逐渐升温,但对于行为艺术来说,“赚钱”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行为艺术家不像其他的艺术家用艺术品来交易,他们依靠转瞬即逝的行为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每一次表演就是一个作品。事实上,在国外,行为艺术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用它赚钱并不难。因为《色戒》被封杀的影视明星汤唯在落魄之际就曾用行为艺术赚钱支撑了自己最困难的一段时光。那么他们的收入从何而来?
“在英国,街头艺人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且可以在街头展现出来,就能获得回报。我的第一次‘卖艺’是做街头另类时装秀,我用旧报纸撕出大概的衣服样子,再用大头针别在身上。我穿着纸衣服,站在街边,面前摆个帽子,就算开始营业了。为了配合时装的色系,我扑了厚厚的粉,画了个类似日本艺伎的妆。看我造型奇特,创意新鲜,不一会儿路人就开始热情地投硬币纸币。我腰里别着MP3,塞着耳机听英文歌,姿势摆累了就换一种。在路边站了两小时后,我有了26英镑55便士的收入。
在英国人眼里,任何与创作有关的行为,都被视为艺术。我用油彩在脸上画出京剧脸谱,有钱收;拎一桶水,用海绵做的毛笔在人行道上写书法,有钱收;搬一张椅子,替路过的人画肖像,也有钱收……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琢磨个点子,总能有几十镑收入。这些钱足够我每日开销,这些钱也让我在英国的日子渐渐不那么拮据。”
今年,行为艺术也在国内升温。“拥抱”、“厉槟源——谁的梦”、“崔岫闻——缘系一生·灵魂之爱”等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了行为艺术。但是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行为艺术展,盈利并不是其主要目的。
“美术馆做的任何一种艺术类型的展览和艺术项目,根本动机都在于对艺术家及作品本身上的认可。我们是公益性的美术馆,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做好展览才是我们的关注点所在。今日美术馆在我心中就应该是当代艺术最先锋的实验平台,并不断激发公众对艺术的兴趣。”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高鹏介绍。
“2013年3月,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邀请行为艺术大师马琳娜·阿布拉莫维奇做了一场“对视”的行为艺术,这次艺术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爱好者。随即,中国的出版商也出版发行了全面介绍马琳娜·阿布拉纳维奇的图书,国内的很多公众也开始关注行为艺术了。其实早在80、90年代,中国就有一批艺术家是行为艺术的最早拓展者,但因其过度涉及政治形态,加之公众的不理解,越来越被少提及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创造力,当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就不是创造了。当然,并不是所有标新立异都是积极的创造,创造是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更需要知识的积累。对我而言,艺术就应该多种样式,百花其放,这样才能孕育更好的创造力,促进艺术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高鹏进一步介绍。
“行为艺术是整个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类型,早在德国包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基础教育时,就把架上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也可以归类于此)、声音艺术、平面及建筑设计通称为现代艺术教育。在学生表达艺术情感时,可以任由其选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关键要看选择的形式是否最适合自己要表达的艺术主张。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这就考验艺术家对材料、形式的敏感度和控制力。目前很多欧洲艺术学院依然把保留艺术科统称fine art,不按具体科目设立,学生在3-4年内通学所有艺术形式,最后在毕业创作阶段选定一种或多种熟练掌握的形式进行最后创作。如果表演或行为是他/她最擅长和准确的语言,那这个艺术家可能会一直坚持用这种形式终生创作。行为艺术因其时间和地点的限定性,很难像架上艺术那样被收藏,所以就难以盈利,但有些艺术家只有用行为表演才能最准确,最有力量的表达其艺术,不能因为行为艺术不盈利就扼杀这些艺术家。所以很多美术馆和藏家会收藏行为艺术的纸质方案和录像,鼓励和支持行为艺术家们。”对于行为艺术的盈利性,高鹏表示现在应该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促进行为艺术家的成长。“行为艺术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不同步,无论是艺术家对作品本身的塑造,还是行为艺术家群体,还是国民对行为艺术的包容度都是存在差异的。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艺术参与者的集体努力。90年代初,部分行为艺术作品引起公众的反感,一度被误读。今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众教育水平的提高,艺术家自身的反思以及国际视野的拓展,行为艺术需要以更加良性的形象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让大家感受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高鹏强调。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