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件无底价书画拍品全部拍出!”12月29日,四川嘉宝2013年秋季拍卖会在成都落幕,这一结果让公司董事长张静涛欣喜不已。
所谓无底价拍卖,是指委托方不设最低成交价,由报价最高者购得拍卖标的。在四川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无底价拍卖才刚刚起步。这种新鲜的拍卖方式是否能获得青睐?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台前热:23件拍品竞争激烈
“下面是第38件拍卖品,李道熙的《石榴》,起拍价1000元,各位买家有应价吗?后排先生2000元,前方3000元,先生您还加吗……最后一次,还有新的报价吗?”近20轮竞拍后,“嘭”的一声槌响,160号买家李云(化名)以2.5万元的价格将这幅作品收入囊中。25倍的价格涨幅,引起现场一阵惊呼。
除了《石榴》,李云还斩获另外3件无底价拍卖的李道熙作品,价格在6000至1万元不等。“很新鲜,以前从没参加过无底价拍卖,原以为可以买得很便宜,结果不是这样,感觉竞争仍然很激烈。”
此次拍卖,包括岑学恭、李道熙、韩云朗等名家之作在内的23件无底价拍品集中亮相,均以1000元的价格起拍,最终全部拍出。
“总体而言,跟我自己的预期差不多,基本上拍出了应有的市场价位,李道熙的作品还偏高一些。”这批无底价拍品的委托人郑照义说,即使是以起拍价成交的那些书画,因为本就属于“草稿”或不太成熟的作品,因此价格还算合理。
幕后冷:全国流行四川少
拍卖现场如此热烈,艺术品无底价拍卖有多流行?记者调查后却发现,这种拍卖方式目前在我省并不盛行,这是今年仅有的一次。这与今年以来,无底价拍卖在国内收藏市场颇为“流行”的趋势不太相符。
“主要还是没有放开思路,无底价拍卖不设‘保护价’,所以有些委托方和拍卖公司担心,如果真的以很低的价格成交,那不是亏大了?”郑照义分析说。不过,在张静涛看来,这种顾虑其实是多余的。“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是卖不便宜的,买家都是火眼金睛。”“无底价拍卖确实吸引了很多‘看热闹’的人,不过东西有没有价值,我们这些藏家是很清楚的,会量力而行。”李云说。
郑照义也表示,对于这批无底价拍品的市场价值,自己其实非常清楚,之所以如此操作,主要还是出于对市场的信心。“以前艺术品投资很容易‘捡漏’,现在的藏家越来越理性,有这种想法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藏品最终会回到合理的价位。”
记者手记
“不设防”也要多心眼
艺术品价格“不设防”,无底价拍卖很新鲜。
其实,无底价拍卖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纯粹的市场方式,让艺术家的创作得到合理的定位,从而推动他们走向市场。对于拍卖公司来说,无底价拍卖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制造话题,吸引更多人关注拍卖,扩大影响。尤其四川藏家购买高价位作品的不多,无底价拍卖正好迎合了市场需求和收藏偏好。
不过,各路买家翘首期盼“捡漏”的同时,无底价拍卖的风险也不可不防。不少无底价拍品本身价值较低,而且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不管是拍卖公司还是买家都应谨慎,尤其是针对高价值的艺术品。
(实习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