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即合
拍场风谲云诡,在经历了去年春拍的高峰、秋拍的惨淡、今年春拍的回调后,逐渐呈现在唱衰中寻路的趋势。各拍行参与者,因身在其中,自有一番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一拍即合”栏目即为他们搭建平台,围绕艺术市场的现状、热点、前景等,与广大藏友分享当下拍场心得。
拍场五问
刘尚勇,现任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晓刚、方力君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动辄以千万计,而中国传统书画作品总体价位却不能比肩,是当代艺术远高于传统艺术吗?还是幕后另有推手?
当代艺术的幕后管家推手是谁?这个话题很吸引人,市场各方参与者都会感兴趣。换句话来说,这个话题可以引申为:当代艺术家是如何获得准入证的?或者更通俗一点:什么力量将其推入市场和怎样被市场认可逐渐成为艺术大师的?
2005年,荣宝拍卖曾组织过“中国画当代风貌”专场。以往当代画都是在一级市场——画廊交易,直接进入二级市场——拍行拍卖,荣宝可能是第一次。随后其他拍卖公司也都开辟了这一领域,直到今天。2012年,荣宝又做了“新人新水墨”专场,依然在推新人。类似的专场,取得的效果不错。我们就以当代绘画艺术为例子来探讨这一话题。
首先,应该清楚一点,幕后推手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当代绘画?当今,随着美术教育的普及、信息化社会的传播,美术技法方面的信息很容易破解,因而,曾经为古人信奉和推崇的绘画技法,在现代的价值考量似乎没太大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在今天,不会再简单地以“细”、“像”等词汇来评价一幅绘画作品;甚至更直白或者极端一点,在市场表现上,价位相差悬殊的绘画作品,其技法的差别却并不一定很大。那么,是什么导致其市场反映不同呢?我觉得,最终的差别在于境界、格调、观念。当代艺术,时髦的观念、时尚的格调,才是唯一的,是不可复制的,这恰是幕后推手会选择的。
解决了“选择谁”的问题后,接下来可以探讨幕后推手“是谁”了。早年,绘画作品是政治文化性居第一,艺术性委居第二。那些以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建设为旨归的绘画作品,理所应当受到执政者、政府阶层的青睐、关注和肯定。因而,当时的艺术,幕后推手是政府阶层。如今是商业社会,当代艺术呈现出与以往很不同的风貌。纵览当今艺术世界,我们会发现,怀疑、批判、否定、激进等才是艺术潮流。这一潮流,对当下过着安逸生活的人们,很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有经济利益产生。此时,唯恐天下不乱的“资本”就介入进来。资本总能制造爆炸点,总能制造惊涛骇浪,当代艺术就在这惊涛骇浪里被推进了。资本——这一幕后推手介入市场,一系列问题便可以解释了。
当代艺术,投还是不投?
正上所说,无激进,不当代。以怀疑和批判为特色的当代艺术,容易吸引人,却缺乏建设性。建设性需要时间的检验和过程的积累,一般来讲,传统的、经典的、许多艺术家为之努力的,都是有建设性的。而批判性,只在一时一地吸引人。当今这一浮躁社会,人人愿意做批判,不愿做建设。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在短时间内很讨巧,但会随着批判、质疑的被纠正,而失去吸引点,不再被关注。当代艺术,通常又与时尚相关,时尚是潮流,但同时有“时效性”这一致命缺点。这意味着如果当代艺术不关注人类根本话题、不提出建设性的话语,就无法成为经典,就很容易失去市场。
有些画家,为了短时出位,吸引眼球,可能需要出手这一类型的作品,然而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因为这一路数很容易被其他画家以更出位的方式超越。出位不能成为经典。想要做一个建设性的画家,除了长时期地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行进外,别无其他。
投资的目的是赚钱,那么为了最大效果地实现这一目标,投资物必须是稳定的、不断增值的,而不是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的。当代艺术、时尚艺术,时效性强,不稳定,都决定了其投资兑现的时间较短,一过了时效期,就很难兑现投资。因此,投资一定要选择经典。同时,投资一定要选择市场中有其不同阶段作品、能够全方面展示其艺术过程的作家,比如齐白石。怕就怕有些画家偶有创作,过后又了无踪迹,投资这一类画家就存在风险。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当代艺术就没有大师吗?所有历史大师在当时不都是当代吗?这个我不敢定论,也许会有,比如毕加索在当时就不被经典认可,但这毕竟凤毛麟角。要说当代艺术的意义,或许在公共收藏领域,可作为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为后人记录历史等。我记得,多年以前,美国一个展览上,一个装满了电视机、时尚杂志、假发等生活垃圾的杂物桶买了30万美元。这个垃圾箱有艺术性吗?我们看不出来。值得投资吗?我们也看不出来。它的意义可能在于向后人记录、展示了一个曾经只有享受、消费的时代。
当代艺术的投资指数不大,但当今,拍行还会不断推出一些年轻画家的原因是考虑到刚性需求、文化消费。如今,艺术原作进入家庭已成为一个趋势,年轻画家的作品与时代贴近,其审美心理也比较接近等先天条件,决定了其有一定的需求市场,但不是投资市场,这个需特别分清。[NextPage]
当代画市场,好还是不好?
这个很难说,因为答案不掌握在某个人,而是掌握在市场风向,市场风向又是难以把握的。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画家,画不错,但就是没有市场。他很苦恼,找我寻求答案,我也苦苦冥想过。后来,我在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里找到了一些启示,即“文艺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或许,今天的人们对特定时代的讲话精神颇有微词,但我觉得至少这一根本问题的表述,是直到当下依然适用的。
通俗地说,如果你作画是为了自己,比如自娱自乐、或者显示绘画技能、亦或是为了艺术里程碑的某种纪念,那么只能由你自己埋单,不能希求别人的认可,哪怕你是付出了全部的生命热血和精力;又如果你是为政府的某项工程、某项历史事件作画,那么理应该由政府埋单,怕只怕政府为你买了单,你又不愿做“御用画手”;又如果你的作品是为市场而画,那么要明白,市场需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比如,一个新房业主需要买画装饰房间,他文化水平中等,只需要与他欣赏水平对等的画作即可。比他欣赏水平、理解力水平都高的画家,如果不能按照他的需求“俯就”,那么,即便画再有高超的艺术,新房业主都不会买账的。
若有些画家需要市场,但又不肯为市场需求俯就,一心想要寻找与自我相契的对象,这就需要画廊、拍行等平台来完成了。画廊或拍行会服务特定人群、分析市场定位等,但要寻找相契相合的买家也不是件易事,也需要反复摸索和不停调整。以荣宝“新人新水墨”专场为例,我们初步设定的购买对象为城市白领阶层、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人群,他们有文化消费需求,花上千元购画也还承担得起。该专场的成交率是60%-70%,证明前期产品研发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之后需要做得只是一些升级和细化。在此,商业起了很好的佐证作用。但假若,前期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和清晰,导致大部分画作流拍了,只能说产品研发失败了。这也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
当今社会,一个画家不要以为自己技法高超,就会得到市场认可,这是两码事。技法当然是第一的,但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更重要的。
当代艺术征集,难还是不难?
征集拍品是拍行的关键,只有征集到拍品才有拍卖可言,然而现在征集难的问题已经着实存在了。我认为,这跟各拍行的市场定位相关。市场定位不同,所需的拍品类型就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就大小不一。比如有些拍行,将市场定位于明星拍品,即知名度高、可能创造天价、很吸引人眼球的拍品。但寻找明星拍品的过程就比较艰辛,有时不得不挥师海外、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罗,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如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寻求到心仪的,当然很了不起,不仅可提升拍行的知名度,而且对市场也是一种刺激。但随着艺术品价格的攀高,拍行不得不面临“惜售”的问题。明明在征集中找到了心仪的,但卖家却不肯出售,或者送拍人价位过高,以至于拍行不敢保证收益。同时,在明星拍品的遮盖下,同一拍行中的普通拍品显得黯然无光,送拍人觉得受到了冷落。他们似乎更愿意将拍品送到不以明星路数为追求的拍行中。
正是看到了定位于明星拍品的困难和代价,有些拍行采取了反方向的征集策略,不征集明星拍品,而以普通拍品为主,比如荣宝。相比于创造市场,我似乎更喜欢自然、自发、自在的市场,即由需要自发产生的市场,我把它称作“刚性市场”。我前面也举过例子,一些新房业主,需要消费文化装饰生活空间,这一需要就是自在的。这一市场也是永远存在的。这一市场定位下,征集拍品似乎没有征集明星拍品困难重重。比如2005年荣宝“中国当代画风貌”专场,都是当代年轻人的画,征集容易,而成交率也不低,从那一专场中走出的画家:王明明、刘大为、史国良、冯远等等,在今后发展也是不错的。所以,征集困难大小,从自身来说,还是定位的问题吧。
当代艺术移师香港,天堂还是地狱?
香港是商业城市,商业活动便利、政策宽松、税率低,有很大商业空间。因而近年,一些内地大拍行纷纷挥师香港开拓市场,是一种商业的敏锐,并非偶然。
移师香港,可能令一些内地城市不服气,比如北京。北京堪称艺术品交易第一中心,在全世界经济低迷时,北京还能异军突起,以高数量的成交额创造艺术品交易奇迹,着实令人惊讶;且一开始在确立艺术品中心时,就有“北京和香港谁更适合”的艺术之争。最后之所以确立北京成为华人艺术品交易中心,是考虑其有独特优势: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能力、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等。但是,北京的市场又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是艺术品单一。交易艺术品大多是中国固有经典,少量涉及亚洲,西方、欧美、俄罗斯的油画作品则甚少涉及。而在中国经典中,字画较多,瓷器、刺绣、铜器较少,市场支撑点单薄。只有中国本土艺术的市场,有着某种狭隘性,支撑点单一的市场难免偏激、狭隘,一旦资源枯竭,这一市场也很容易不稳。而世界知名艺术品交易市场,比如纽约,会涉及亚洲、非洲、欧美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包容性强。其次是北京的本土文化优势被打折扣。一系列诸如汉代玉凳、金缕玉衣的丑闻,逐渐使这一原本根基薄弱的市场愈加动荡。
动荡的市场,需要重新开辟,但为什么是香港?我们可以与上面北京面临的问题做对比。香港是一个有包容性的城市,不仅可容纳亚洲艺术,还可吸纳世界艺术,不仅中国书画有市场,其他艺术门类也有需求;同时,香港政府很懂得经营文化,他们明白文化不是附着在仿古一条街、仿古大厦等内地一些政府常用的文化套路上,而是附着于人上。他们很善于打造文化明星,以人的力量来吸引人,改变思维,为人服务,从而激发文化需求。
有人说,海关查税是导致拍行纷纷移师香港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并非如此。在出现海关查税之前,内地市场已经出现回调,拍卖成交额仅为去年的50%,说明市场已经出现泡沫,海关查税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束稻草而已。
也有人说,内地拍行移师香港并非明智之举,香港有老牌的明星拍行——苏富比、佳士得,内地拍行拿什么与其竞争?或许是自寻死路。我觉得,市场不是固定的,容量也不是固定的,内地拍行去香港不是“瓜分”旧有市场,而是去开拓更大市场。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思维和情怀,去了之后肯定会很痛苦。如果带着与老牌拍行竞争的心态,抱着你死我活的态度,则会走入死胡同。去香港,势必要换一种思维和战略布局。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