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张国田:改变是基于现实需求

2014-09-22 10:22:3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张国田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

  张总监您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今年已是第十四届了。作为最初的参与者,到后来的组织者、策划者,这一路走来,单从影展的本身,您认为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或者说今年的大展有什么新的概念或期望?

  作为一个完整经历过14年大展的人来说,每年都能够感到大展的进步,是最重要的。大展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也是齐头并进的,对于大展的组织者而言,从展场的改进,到近一两年来强调“策展人中心制”,每一次改变,都是基于现实需求的。

  本届大展让我感觉最为意外的,应该就是作品与策展的水准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几年前我说过,数码技术的发展是中国摄影追赶世界摄影的机会,因为此次技术革命中国摄影人是全程参与的。所以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2014年大展会以“对话·交流”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展览,论坛,讲座等方式,来强化这一概念,在此宗旨下,今年大展特意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单元——“众”对话,邀请国内外策展人现场就展览与作品进行交流。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影像生活梦想世界”,能在这里给大家简要的阐释一下么?

  摄影从2001年开始不断回旋与激荡,当代摄影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美学特征上,常常表现出于各种艺术门类的触类旁通,呈现出融合交汇的特征。在不断对其他当代艺术的模仿中指向历史的深处,也指向未来,直至扩大到生活本身。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们把生活视为组成摄影作品的构成元素时,又需要用这些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生活,乃至于影响世界。影像是生活的注解,梦想是世界的前言。

  我们发现,从第十届大展开始,大展的招贴画有了一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每一届大展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比如11 届是个“协”字,12 届是“森”字,13 届是一个“品”字,而今年又是一个”众“字。这一个非常特别的“字“是否隐含着某种象征意义,或者说是整个大展主题思想的一个浓缩或提炼?或者说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或信息?

  最初我选择“协”字作为2011年大展的海报主要元素,最主要的考虑是这个字写出来很美,汉字是象形文字,天生具备美感,而这种美感常常被压抑了,我们看到一个汉字,第一反应往往是它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我希望将汉字印在海报上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很美的形象。这与2011 年大展的学术主题“返回原点”相一致,即将附着于摄影上的一切意义与观念剥离开,然后呈现给大众。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因为种种原因,从2012年开始,大展每年选取的字都会有一定的指向性与意义,以今年的“众”字为例,选择这个字,是因为走过14年历史的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国内外摄影人用一年的时间潜心创作,在平遥展示出彼此不同的生命体验,碰撞出崭新的火花的场所。这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属于每一位摄影人, 而正是由于每一位摄影人,才能筑起平遥大展。

  在今年的征稿启示中,有一个方向性的转变,那就是“从展览平台向话语平台的转变”,这到底是一个概念的转向,还是技术层面上的突破?或者可以这样理解, 那就是,从今年开始,平谣国际摄影大展将改变以往传统影展的平台模式,在更多的空间及层面上,给策展人、摄影人、画廊的经营者、国外的经纪人及其他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多的交流、对话、甚至是商业运作的这样一个平台。

  “从展览平台向话语平台的转变”既是一个概念的转向,也是技术层面上的突破。在一个阅读都碎片化的年代,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摄影人、摄影爱好者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内陆的一个小城?

  你的理解是对的,大展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交流、对话以及商业合作的平台给摄影人,但又不仅仅于此。经过14年的发展,平遥大展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摄影人来到这里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希望能够尽我们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比如学术展,比如策展人制,比如各种学术活动等,不断的整合参展的作品,来展示摄影的现状,这是一个大家增加自我认知的过程。

  “十国同展”好像是本届大展的一大亮点。那么请问张主席,具体是哪十个国家?这十个国家所展出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我们去多加关注一下?

  所谓十国同展,指的是十位来自不同国际摄影节及摄影机构的摄影节主席、知名策展人将齐聚平遥,为大展提供整体的战略规划与可持续的框架及理念架构,提升大展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准。今年值得关注的摄影师包括艾迪·凯什、托马斯·凯尔纳等,值得关注的展览包括“澳洲神奇——巴拉拉特双年精品展”、“绿殇——拯救森林”等。

  将摄影展或摄影节与商业市场结合起来,通过商业运作,把摄影展、摄影节纳入市场机制,把摄影作品成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商品,或者说是收藏品。我们发现,本届大展推出了一个“平遥老照片及老照相物件交易会”对此,您有什么预期的目标?或者是有什么展望?

  “平遥老照片及老照相物件交易会”已经举办了两届,今年是第三届。“平交会”是一次有趣的尝试。长久以来,我希望能够在大展建立一个专业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满足画廊之间以及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不同需求,设置“平交会”这个版块,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实验与积累经验的过程。

  目前,中国已被确认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大国。各地的摄影展、摄影节层出不穷,此起彼落,几乎成趋之若鹜之势。但表面的繁荣与众多的摄影展、摄影节,并不能掩饰中国摄影内在的窘迫与“病”态。那么,您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定位是什么?或者说,您认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相比国内其他的影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其实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的摄影展、摄影节不能算多,只能说是粗糙且没有持续性,相比较国外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摄影节,中国的摄影节数量平均到人口与国土面积,实在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博物馆、画廊等常态的展出机构相对少,使得不少摄影师只能像赶场子一样,从一个摄影节赶到另一个摄影节。中国摄影内在窘迫与“病”态,原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欠了很多课,直到80 年代末,照相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我前面说的,数字技术的革命,中国摄影人是全程参与的,这是中国摄影追赶世界摄影的机会。而平遥大展就是提供这样机会的平台,多年来,大展始终坚持多元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定位,让中国的摄影人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摄影作品、技术以及理论。

  最后一个问题。大展即将开幕,平遥古城的筹备工作情况进展的如何?大展期间,平遥将举办哪些地方特色活动?

  古城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我相信到了9月19日,全世界的摄影人与摄影爱好者都将看到一个全新的古城,全新的大展。

  每年大展期间,平遥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全新创作的《印象·平遥》也是很有特色。

  (编辑:刘颖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