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避难所位于约翰内斯堡郊外。摄影师和那里的边缘人成了朋友,他们在镜头前摆出各种造型,还和摄影师一起在避难所墙上涂鸦,用作照片的背景。
罗杰·拜伦(Roger Ballen)的摄影作品令人过目难忘。方正尺寸、黑白影像,画面中出现的人像都似乎洞察一切,而不知所云的衣架或铁丝往往像墙上的涂鸦般充满意味。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些线条,明显在诉说着什么,但却并不是用文字,而是视觉语言—它们与画面中其他的具象元素构成了丰富的层次。
这位摄影师出生于1950年的纽约,母亲在玛格南图片社工作,因此从小就对摄影有着极大的兴趣。或者说,摄影只是工具,真正吸引他的是某种探索世界的眼光。他在上世纪70年代跑去南非学习生活,先是攻读了心理学的学士学位,继而因为关注当地底层人物的生活对矿藏领域产生兴趣,于是拿下了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先是挖掘人类头脑,再是挖掘地球。”他很喜欢这个说法。
长达三十年,拜伦都没有真正依靠摄影来工作,而是在采矿公司做事。这样做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了经济支撑,摄影纯粹作为他的爱好而发展起来。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与研究,也造就他不同于其他专职摄影师的特质:拿起相机时能够毫无功利心地思考与拍摄。
在早期系列中,罗杰·拜伦主要拍人物,但经过20年的探索,动物和涂鸦的增加令画画更加复杂。
在近日结束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上,这位去年才在国内建立知名度的摄影师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广受关注的景象。他的“鸟类避难所”系列堪称影像展中最震撼人心的作品。鸟类避难所位于约翰内斯堡郊外。经过长达6年的共同工作,摄影师和那里的边缘人成了朋友,他们在镜头前摆出各种造型,还和摄影师一起在避难所墙上涂鸦,用作照片的背景。
罗杰·拜伦觉得,人们喜欢这些照片,是因为看到了某种基于心理分析的现实,“人们害怕现实、害怕面对自己,而我正是通过拍照来面对自己。”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摄影师和他的作品一样严肃、深沉,坐下来便可以真诚谈话。
“过去四十年,我拍照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寻自我。其实这就是一个心理学以及有关存在的旅程。”在官方网站简介中,拜伦这样写道,“假如艺术家就是终其一生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我应该就是个艺术家了吧。”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