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广告口号对相机厂商来说实在很重要,提升了形象和品味,制造出优越的感觉,自然就会吸引到人们口里反覆念着对白,然后手里拿出钞票付款,毕竟在这个年代,这些感觉比起规格和数据更受大众欢迎。印象中对上一个成功的口号应该是 Olympus 的“心态决定境界”,而近期大概就是 Nikon 的“Pure Photography”。那什么是纯摄影呢?可能 Nikon 的意思只不过是“Df 只能拍照,不能拍片”,哈哈,不过这还是颇值得探讨一下。
有些人说,Nikon Df 打出这个口号,换一个复古外壳,或许是想让我们一代人怀念起菲林摄影的时光,甚至重拾摄影的“初衷”。
初衷是什么呢?绝大多数人,第一次拍照,其实都是“我看见,我拍照”。很直接,很快乐,甚至偶尔拍到一两张看起来漂亮的,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都有些天份之类。到后来见识多了,我们开始构图、玩色温、玩黑卡、Photoshop、HDR,也会开始走去漂亮的地方,邀请漂亮的模特儿,我们所追求的,是“漂亮”,是“华丽”,是“赞好”,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千几百个赞成为了满足感的来源。
有些人一直满意,有些人开始觉得空洞,有些人越拍照,越不想翻看作品,即使比起旧照片漂亮得多。
由最初的“我看见,我拍照”,变成后来的“纯锐利度”“纯正画质无噪点”“纯粹专业感”……走着走着,有些人可能又回到起点,再一次“我看见,我拍照”。但是有点不一样,已经变成“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因为他不再只是看见,而是有了看法,更有一层沉淀过的技术,让感受透过照片展现出来,同样是按下快门,但照片就是不一样。
著名纪实摄影师 Dorothea Lange 认为,相机只是一个工具,用来教导人怎样不用相机来看世界。听起来好像有矛盾?重点却是非常清楚,真正有价值的不是相机本身,而是看的方式,你怎样看、你看到了什么、你看法如何,是那个躲在取景器和LCD后面的脑袋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摄影不是关于相机,原来是关于我们自己,不够纯,是因为有太多不相干的杂念。
我们的照片没有深度,不是相机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没有深度。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