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家眼中的优雅与乡愁

2013-10-14 09:16:50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华

   

  阮义忠是活跃在华人圈的重要摄影家,他的作品中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壮观的自然风光,更没有抢眼的帅哥靓女。多年以来,他的镜头总是聚焦平民,反映乡土生活,在微妙的细节当中点燃摄影之光。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记录者,而是通过影像表达内心的人文关怀。同时,他还是一位“摄影诗人”,在万千世界中用发现生活的诗意。在摄影家群体中,他又是为数不多的散文家,他的摄影作品和文字相互交融、相互益彰。观赏他的摄影作品与读他的文字,深深地感受到古朴和怀旧的味道。

  阮义忠1950年出生于台湾省宣兰县,年轻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并随之开始了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社会,寻找动人的细节。如果把他的摄影作品拼接起来,就是台湾民间的生活史册。去年他在大陆出版《人与土地》一书后,在知识界和艺术界获得广泛好评,今年继而又推出了《失落的优雅》这本书。

  而少年时的阮义忠,并不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来到城市。成名后他发现,正是一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和乡情支撑着他的创作。阮义忠在《失落的优雅》这本书中收录照片81幅,一如既往地用摄影和文字表达自己对传统与民间、生活与现实、人文与艺术的独到见解,书中一幅幅看似平常的摄影作品,却传递着他内心的优雅。

  在没有接触阮义忠的作品之前,我对摄影一直抱以偏见,以为摄影就是以图像的形式对现实生活进行原原本本地复制,甚至还认为摄影较之绘画而言,创作者没有主观表达生活的回旋余地;较之文学而言,不能展示生活的长度与厚度;较之纪录片而言,缺乏动感与鲜活。但是我认真审视了本书封面上的黑白照片,突然认识到自己对摄影艺术的无知。在这张照片中,表现的是台湾乡村的庄稼地里,一个穿着裙子和白色袜子的女孩抱着自己一岁左右的小弟弟。这一对小姐妹用平静的眼神看着相机的镜头。

  这对小姐妹是等待在地里劳作的父母回家吗?还是饭后悠闲的散步呢?总之,看着这张照片,会使我想到了自己一去不复返童年、那渐行渐远的村庄和田间地头散发出的一种淡淡的香味。看完这张照片,浓浓的乡愁在我的内心萦绕。优秀的摄影作品,总是在不经意中激活观者内心的感动和遐思。阮义忠无疑是深谙人性的,也是善于用摄影表达情绪的。

  本书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围绕人性表达乡愁,生在海岛上生活的阮义忠,以摄影家的嗅觉和敏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并准确地传递这种情感。书中,一幅拍摄于1981年、名为《驿站》的作品令人恻目。画面中,空无一人的候车室里,一个头戴礼帽、穿白衬衣且系着领带的长者,背微驼。他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他在想什么呢?也许,他正在回忆战乱中失去联系的母亲或者妻儿,也许他期盼着有朝一日回到大陆的故乡与亲人团聚。长者看上去是忧郁的,同时也是失落的。一种浓郁的乡愁之感,在画面中无声地浸润出来。

  《两个巴掌的怀抱》这张照片,在表达乡愁之时,还让人领略到了亲情的温暖。画面中,一个背对相机的男子,靠在椅子上,用一双有力的大手,将新生儿举过头顶。此时,这位父亲内心一定充满喜悦,然而他不知道如何表白对孩子的爱,干脆用两个巴掌托举起来。他也许是在向世人“炫耀”作为父亲的骄傲,也许是期望孩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每个人看了这张照片,都会想到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悟时间飞梭的残酷。

  阮义忠的摄影作品中,人永远是创作的主体,这些人有辛苦的农夫、孤独的老人、快活的儿童、迷茫的青年等等。好的摄影作品总是能带来多义的解读,阮义忠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个高手。书名中的优雅,我认为就是一种温暖、温情与朴素,当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这份优雅正在被撕裂,乃至失去。

  (编辑:刘颖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