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市一名男子被另一名男子推下地铁站台,没能及时逃脱被列车撞死。一名摄影师目睹这一幕,拍摄照片却没有施以援手。照片由《纽约邮报》4日刊登,引发公众和媒体人批评。(12月6日人民网)
又是一个关于摄影师职业道德与人性之间冲突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还记得当年那幅饱受争议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饥饿的苏丹》,摄影记者卡特巧妙地选取了典型事例,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了苏丹地区水深火热的生活场景,向世界传达了苏丹人民正在经历的惨痛遭遇。但就是这样一个追求新闻真实,致力于向世界传播角落里的声音的新闻人,却因触及了新闻道德与人性良知之间的冲突而饱受争议,在这张图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后的不久,选择了自杀。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卡特在拍摄完照片后,把威胁女孩的秃鹰赶走了,然后是悲痛地哭泣,除此之外,他确实是无能为力。因此,职业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其实是个伪命题。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这是死后的他留给世人的一句遗言。我们不能断定他的死是否是由获奖事件直接导致的,但最起码能够看出,众人不加分辨的指责,显然加剧了他对“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的看法。因此,卡特的死,看似源于职业道德与人性的冲突的讨论,其实是死在了无知公众的口下无情。
现在类似的新闻事件又发生了,同样是看似新闻与道德之间的抉择,同样是一群人将真相抛在脑后的随意指责。
这则新闻的当事者,摄影记者阿巴西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道,他试图用闪光灯提醒火车司机,而且火车司机也对此作出了回应,“列车减速,但没能及时刹住,韩基石夹在车厢和站台之间”,这就说明了记者所说确实属实。另外,阿巴西还回忆说,他也曾试图将受害人从铁道上拉上来,无奈力不从心。
事实的真相否定了公众对其只为追求新闻价值而泯灭人性的看法。我们没理由要求一个力不从心的人去施救一个受难者,我们不能因为习惯接受“见义勇为”,而置其他人的生死于不顾。我们在痛快地骂着别人见死不救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自己在用无情的口吻重创另一颗无辜的生命。
依我来看,阿巴西的做法不但不可辩驳,反而有不少可取之处。想想看,面对灾难,沉着冷静,理性而且力所能及地做着恰当的救援措施,并没有让一腔热情冲昏了脑袋而铸下更大的错误,难道不值得认可?
回顾整个事件本身,被骂的是摄影师阿巴西,头脑不清醒的是公众。他们只知道看新闻,甚至只看了一半便开始大放厥词,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看完新闻后认清客观事实,然后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换做是自己,面对当时的情境会怎样,然后再开口说话呢?
面对新闻冷静客观,莫让流言成杀手,我们不想再看到绝望的卡特。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