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文虎
每年我们去平遥,到底是去看展览还是去看照片,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去看展览,现在觉得似乎又不是。在我个人的视角下,2007年的平遥城里,好的照片不少,但是好的展览却不多。
如果把一堆照片拼凑在一起挂墙上,或者把照片往纸板上一粘就叫一个展览的话,我宁愿选择牺牲掉这些照片不看;如果把三五个人生拉硬凑在一起,然后写上一段敷衍的文字就叫个策展人的话,我宁愿选择没有策展人。
在我看来,照片是摄影师的作品,展览是策展人的作品;摄影师是种菜的农民,而策展人是炒菜的厨子,看展览就是下馆子。平遥城这个大馆子里啥菜都有,我几乎惊讶于我们策展人的本领,川菜、鲁菜、湘菜、粤菜……啥菜都敢炒,啥菜都敢上。根据平遥摄影大展官方网站的信息,10000多张照片,上百个展览,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来个策展人(团体),那么这个信息就很明确,肯定有不少策展人同时策划多个展览。如果这几个展览有所关联倒还罢了,但如果这些展览毫无关联、风格迥异,那只能说明了这个参展的厨子同时开炒八大菜系,我不知道这“师傅”是怎么保证菜的口味的,就我自己所见,我觉得有不少“菜”就是这么被策展人糊弄两下就上桌了的。
看与被看,是相互学习,也是相互尊重。对自己策划的展览的重视与否,代表了自己对摄影的态度,对摄影师的态度,尤其是对观看者的态度。倘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的展览,那何必要策划它呢?
在平遥,我突然很怀念去年我看过的一个小型展览,照片不多,静悄悄的挂在角落,展览意图是追求一种小资情节和平静生活,头顶上是橘色暖调的灯光,环绕着的是舒缓柔美的音乐,桌子上是红酒,旁边是几个设计简单的椅子,展厅的中央是一台触控电脑,品酒的当儿,就可把所有照片的小样片大致浏览一遍,然后才悠闲的找到想看的照片,静悄悄的看。我相信绝非因为照片数量少才让我至今清晰的记得那些照片的样子,还应该包括照片的摆放位置、尺寸、样式、精美的文字表述、红酒、音乐、地板、椅子……策展人想到了的所有一切。
柴油机厂罗伯特普雷基照例是这次大展的压轴大展,去年他策划的联系图片社30年的展览就很有意思,一整卷照片做大了悬挂在展厅中央,并且把他们选用的那张勾选出来,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剪裁,用在了什么地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这样的展览信息量非常丰富,摄影师的视角,图片编辑的兴趣点,甚至于一个图片机构的市场策略都能展现一、二。今年也同样很值得研究,弗兰克的展览把一整本书放大排列,省事又直观,其他几个展览的图片编辑也很讲究。当然这个展览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室内的通风和地面就应该是策展人事先要考察清楚的范畴,我到了展览现场时已经傍晚,场内人已经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地面是沙土的,展场内尘土飞扬,几分钟我就觉得呼吸困难,看场地中央覆盖照片的玻璃板上,已经厚厚的落了一层尘土,可以想象,这个展览开幕式上人山人海会让在场的人多么“灰头土脸”。
王瑞策划的“摄影传来”直接把收藏家的原始照片带了过来,每张照片用灯箱封好,既可以保护照片不被损坏,也可以保证照片的观看不会受到现场光线变化的影响。照片的文字说明简洁清晰,我想很多研究者都会感兴趣,也会有所收获。
莫毅策划的展览《望着我的眼睛》吸引了不少人参与,有个跟我同去参观的图片编辑说:摄影就是个玩,展览就应该把它做的更好玩。
在莫毅工作室的展厅里我自己失去了判断,看着那些人排队现场拍下自己的眼睛,选一张满意的打印出来,然后很认真的写满了自己想说的话,把它挂在墙上,我不知道这样的展览对摄影来说是好还是不好,但是我看见排队的人很高兴,莫毅很高兴,参与这个活动的厂商很高兴。展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摄影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非得是摄影吗?
瑞典人芒努斯文曼的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 章凯胜 的展览《私人物柜》。
延边艺术大学 郑兰 的作品《天=地》每一张单拿出来,和现在的感觉会完全两样,我相信。
右下角是她本人的照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
(编辑: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