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艺家言论 人物周刊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影视家 摄影家 戏剧家 舞蹈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孙明经

2012-09-27 16:22:00来源:    作者:

   

  1934年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合并后的南京大学校址设在金陵大学校址鼓楼岗金陵苑)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0年赴美国考察。1941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影音部主任。主编《电影与播音》月刊。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著有《抗战前前夕万里猎影记》,译有《使用录像磁带》等。

  1930年,电影教育委员会成立,孙明经以勤工俭学学生身份被聘为书记员。由此开始了他一生从事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研究、创作、教学的生涯。(孙明经于1934---1949年间共独立摄制影片63部,这些影片曾一渡于文革开始后失踪,幸于2000年11月被孙建三于电影资料馆片库中意外发现!)

  魏学仁在聘用孙明经时,和他谈过一次话∶“聘一个学生做点事,让他可以小有收入,这种事在金大早有传统,文、理、农三院皆然。在系里,在院里算是很小的事。可是这次聘你做电影教育委员会的书记员,我是和陈校长专门商讨过的。我和陈校长在美国留学期间,都亲眼看到了电影对科学研究、对教育的发展、对工业、农林业、商业的发展,乃至对国家的政治都发生着影响。因此,我们今天在中国讲科学救国,讲教育救国,电影这一利器不可不用。陈校长对我讲过,他在做北京师范大学代校长时,就萌生过在师大开设电影教育的研究与课程。但终因杂务缠身未能实现。初回金大做文理科长时就和校长包文专门商讨过此事,但当时苦于缺乏合适师资人选。而今天的中国实在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胜任此事。陈校长讲,你自幼有志成为一位研究电影的学者,我们金大何不自己造就出一个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电影研究和教育的专家呢!陈校长也给我讲了令尊和电影的那一段奇缘。当初陈校长和我先后在金大做学生时,都曾热衷过校园电影。陈校长讲,金大的校园电影,起于汇文书院时代,令尊当时即有参与。谷剑尘先生自1928年始对电影在中国发达的历史开始研究,但他的兴趣并不在科学与教育。电影教育委员会的成立,当是中国电影将有正规大学水准教育的先声。我和陈校长希望,中国过去没有专门的大学电影教师的时代,自你毕业时为止。因此,你今后决非仅为一个开会做记录的一般书记,你所记录的内容,对于未来的中华文化,将是中华民族电影高等教育历史最早的篇章。从今之后,你当细心收集今曰之前和今日之后的,一切与中国人学习电影,使用电影,教授电影,研究电影有关的文书、著作、讲义、会议记录、官方指令、要闻要事,为日后有志研究中国电影教育历史的学人,留下一套详尽完整的资料。”

  孙明经尊师所嘱,自1930年开始,几十年不间断的收集有关中国电影教育、中国电影科技、中国电影经济的资料、史料、官方文书、实物。不幸的是这些宝贵的史料,在文革开始时被工宣队全数以“黑材料”收去,收走时仅文字资料就装满七个半麻袋。1976年工宣队突然撤离时,在五七艺大操场上一把火全数烧尽。孙先生时年己65岁,闻此悲讯,终日叹声不绝,老泪洗面。   孙熹圣这一次带儿子拜访陈裕光,不仅决定了孙明经一身的学业、事业走向,他还第一次听到了陈裕光和自己父亲的电影故事。

  不久,蔡元培调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陈裕光清蔡元培到电影教育委员会做学术讲座,介绍他在国外所见电影、照片在教育、科研、科考等方面运用的情况。蔡院长强调了电影在教育、科考中的用处。作为书记员,孙明经记录了这次讲座的内容。 讲座结束后陈裕光向蔡元培介绍了孙明经,并告诉蔡元培打算把孙明经培养成中国第一位专职大学电影和摄影教师的想法。

  蔡元培向陈裕光、魏学仁建议,金大可否做一些有关国情、市情、行业情况的社会调查,尝试用电影和照片做一些视觉记录。   1932年7月8日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陈裕光推荐孙明经做会议的助理书记员,孙明经的一手好字,得到与会各方大员和国内著名学者如蔡元培、罗家仑、蒋梦麟、宗白华、等人的好评。 会后,魏学仁推动杨简初组织孙明经等人考察华东电力事业,孙明经执笔完成考察报告,并在报告中配了自己拍的一批照片,从而使此报告图文并茂。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的一次会上向学界泰斗们介绍展示此报告,提出“建议今后的科学考察报告应尽可能配些照片。”

  1932至1933年,孙明经随业师杨简初教授在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实验室中,完成了中国人制出的第一套可以摄取、传输、观看的电视系统原理样机。“电视”这一中文名即由杨简初教授译定,杨先生对孙明经讲∶“你写的字好,你把这两个字写出来,在实验室的墙上和门上各贴一份。”从此,TV在中国有了中文名字----电视。

  1933年,孙明经在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物理及化学联合年会上做《光电管在电视中的作用》的报告时,引起金女大全校第一名的学生吕锦瑷的巨大兴趣,由此二人相识,并于1937年结婚,从此成为学业、事业相伴一生的伴侣。

  1934年孙明经完成论文《光电管及其应用》,讲述了光电管在电视、电影等领域中的用途与发展,论文获中山文化馆物理论文甲等奖。

  1935年5月,斯可基,肖特·布隆来出版世界第一本介绍电视的专著《电视》,同年,孙明经完成该书的翻译,这是我国电视史中从国外引进的第一部译著。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