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最新上映 台词迷 美图 预告片 幕后故事 微电影 七嘴八舌说影视 影评 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央视-走进科学系列节目》

2008-02-25 21:42:46来源:CCTV    作者:

   

    主创人员

    制片人 张国飞

    执行制片人 夏晓辉 陈铭

    主编 李国强

    执行主编 李民 薛建峰 周俊 宋岩君

    责任编辑 穆晓方

    制片主任 张毓溥

    监制 刘民朝 李福成 王晓斌

    主持人 张腾岳

    自然启示录之给建筑以生命

    在北美洲的落矶山脉,一群海狸正在工作。海狸被称为自然界的建筑大师,它们用牙齿砍伐树木,衔来树枝建筑小屋。就像最专业的建筑师一样,它们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每只海狸都在主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虽然没人指示它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一切井然有序。而在北京夏日的树阴下,一群蜜蜂也在建造自己的家园,它们忙忙碌碌,不知疲倦。这些生物肯定没有想到,在营造自己家园的同时,它们的自身也成为人类建筑模仿的对象。

    西班牙的神圣家族教堂被认为是现代仿生建筑的开篇之作,不过说起来很有意思,这座120年前开始修建的伟大建筑,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直至今天还没有完工,据说还要再盖100年。而它的设计师高迪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不幸逝世,这座建筑的外形设计来源于高迪从植物外形上得到的灵感。
  
    在此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仿生建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公共建筑领域,仿生建筑因其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组合而异军突起。不过,当代仿生建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纯外形上的模仿,建筑大师们早就把目光投向了生物体本身。

    不仅如此,天津博物馆从外到内都展现了设计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的灵感。按照国家规范,这样大型的建筑物表面每隔55米就必须设置一个温度收缩缝,用来克服季节更替带来的热胀冷缩效应,但是这必然会让建筑的外观受到影响,同时这种传统的方式也不适应现代建筑的仿生理念。

    中国百年建筑经典

    一座庙宇的成功修复,体现出了建筑师对恢复城市记忆,做出的深度文化思考。

    一座纪念馆里面,陈列着一段峥嵘的岁月,许多人在此感悟到了人生真谛。

    一座标志性的体育建筑,被誉为是东方传统建筑艺术和二十一世纪建筑水平的结合。

    夫子庙、雨花台、亚运村。中华百年建筑的经典,它们都是影响未来的建筑,它们见证了历史也改变了中国。

    这里是一个高僧弘法四海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建筑师力臻民族文化的地方。

    这道从盛唐画出的优美孤线,轻轻地划过蜀岗的天际,把历史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两位相隔了一千多年的大师,在这里不期而遇了。

    从1963年到1973年,历经十年风雨鉴真纪念堂终于建成。这个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座仅有几百平米的小小院落,蕴藏着怎样的文化与智慧呢?

    胡同文化,构建了老北京的城市文脉。然而,历经岁月沧桑的四合院正在渐渐衰老。当北京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建设不可避免时,这些陈旧的四合院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中,菊儿胡同如同一个文化路标,镶嵌在古老的北京城里,它为何今天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这组小小的院落,又为什么会震动了国际建筑界呢?

    这是一座饭店还是一座园林?它为何有如此奢侈的空间和尺度?

    这组建筑建于何时?最初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那是一段怎样的时代旋律呢?为何对这座建筑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友谊宾馆,新中国最早建设的涉外饭店,有人戏称,它是外交部的后花园。

    这座花园一样的建筑,如何奏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之歌的呢?

    一座珍藏了一个伟人一段红色记忆的图书馆,是怎样诞生的?

    文津街分馆和紫竹院新馆,两个不同的建筑时代,共同表达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质,流荡着中华民族千年不绝的书典气韵,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面临着“书满为患”的严重态势,再建新馆,是惟一的选择。那么,新馆会选在哪里呢?新馆的建筑会是怎样的呢?这次建馆之路又要走多远呢?

    纵深约600米的轴线串起一部约600年的建筑文化史。

    从满清到太平天国再到国民政府,南京总统府连缀起这个东方古国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从中国古典,到西洋古典, 到中西合璧,最后一直到现代主义,四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清晰地透出中西建筑的文化脉络。

    中西碰撞,纵横交错,使总统府成为纪录历史的一个重要物证。

    如果说总统府是一本线装的老书,当我们打开它的封面,里面又尘封着一段怎样的历史呢? 

  (编辑:郑天宇 )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