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最令我激动的一段时光。我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看电影的时候,我对明星不再感兴趣,而是留心摄影机如何安置,看到那些剪切的画面,我在想故事是怎样展开的,不同导演的作品都有哪些特征。”
很多年后,在《我与阿普的岁月》一书中,印度电影大师雷伊回忆道。那段令他激动的时光,是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难忘的经历。学经济的雷伊,当初并未想要投身电影,他的志向是做一名插图画家。他十八岁离开学院,虽满怀雄心,却未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缺乏谋生能力。在母亲的坚持下,雷伊前往诗人泰戈尔的乡村大学学习绘画。正是在那里,生长于城市的雷伊第一次接触到乡村生活,也沉浸于东方艺术的丰厚氛围之中。印度的雕塑,日本的版画,中国的山水画,拓宽了他的眼界。而这之前,他接触得更多的是好莱坞电影与西方古典音乐。
雷伊对电影与音乐的兴趣始于少年时代,他经常阅读好莱坞的电影杂志,也常去跳蚤市场淘碟(挑选留声机唱片)。还在学院念书时,他就订阅了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1982年,雷伊接受美国电影杂志《Cineaste magazine》采访,大谈东西方两种文化对他的影响:“就纯粹技术而言,电影是西方人发展起来的。这种靠时间才能存在的艺术,完全是西方而非印度的观念。”但他又说,印度的文化背景与结构堪称东西方的融合,在印度的都市,受教育者熟悉英国文学经典,他们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对印度的认识,西方的音乐、文学、艺术在印度影响颇大,而一个接受西式教育的人,对电影的理解应该比纯粹本土的艺术家更为容易。
1955年,受过东西文化熏陶的雷伊,借助于电影这一“舶来品”,啼声初试,却拍出了一部纯印度的电影(由于印度是个多语言国家,准确的说,故事发生在孟加拉,讲孟加拉语,也可以说是一部纯孟加拉的电影)。他后来说:"我拍电影时从未想到西方的观众,我想的是孟加拉(笔者注:此处的孟加拉并不等于现在的孟加拉国)的观众们。我努力让他们跟得上我,而且我也做到了。”
其实,不管雷伊拍片时有没有想到西方观众,跟上他的远不只孟加拉或全印度的观众。《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道路之歌》,让世界影坛从此记住了雷伊这个名字,而印度电影也不再只是艳丽歌舞与廉价道德剧的同义词。不过,更让人惊叹的是,雷伊的这部处女作,技巧与风格的成熟,叙事的老练与艺术的高超,丝毫不逊色于世界影坛上已负盛名的电影大师,而当时的雷伊只有30来岁,《道路之歌》仅仅是一个开始!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