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展览护栏谈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2019-01-29 09:50:31来源: 弘博网    作者:于晖

   
护栏是现代博物馆的伴生物,博物馆语境下的“护栏”,是指博物馆展览中起防护、分隔、导向作用的栏杆组。

  作为展品保护的措施之一,护栏是必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在传统视野中,护栏始终是展览设计的边缘和陪衬,行业内对于如何使用护栏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相关论述也寥寥可数。当前,艺术设计在展览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成为衡量一个展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而护栏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观众的情感导向。因此,针对展览环境中护栏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距离,是两个事物本体的空间关系,护栏作为阻隔观众与展品的空间障碍,是博物馆与观众相互关系的具象表现。抽象距离的概念,则是指两个事物本体所表现出的情感是否有关联,比如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对观众的感染力,或是展示环境与观众情感的衔接。


  护栏是现代博物馆的伴生物,博物馆语境下的“护栏”,是指博物馆展览中起防护、分隔、导向作用的栏杆组。美国人常用“barrier”一词表示,其既有护栏、围栏的意思,也有障碍、屏障的一层涵义。


  对于如何在展览中使用护栏,博物馆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共有的认识,相关论述寥寥。如果把护栏探讨的层面延伸至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则有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入的阐述,这些成果为探索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本文从博物馆展厅内的小环境入手,提出护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与观众相处,是对当前博物馆公众服务研究的一种补充。


  统一标准,还是单独设计?


  博物馆作为收藏人类文明的场所,不仅是为当代人收藏,更是为后世子孙收藏。博物馆在向观众展示的过程中,首要条件应是必须保证展品的绝对安全。考虑到观众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馆方通常会把珍贵的展品置于展柜中,利用夹胶玻璃高安全性的特点保护展品避免遭受人为破坏。而对于不适合放在柜内展示的展品来说,使用护栏可以尽可能保证其不受到观众故意或意外的损坏。那么,护栏是需要按相似的标准制作,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独的设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种情况分开讨论。


  一种是应用于自身情感属性突出、表意功能较强、审美感受相对独立的展品,护栏只需要保证简洁实用即可。比如在美术展中,通常会设置高度在40厘米左右的栏杆座,其间用细绳或金属杆相连达到防护目的。这一类的护栏设计规格近似,并不需要特殊的设计,其能够与任何美术展览搭配,既具有心理暗示效果,告诉观众必须保持距离,又不妨碍观众视线,完整的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保证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可以说是如今美术馆和艺术画廊经常使用的标准护栏。


  另一种情况是对于自身情感属性不突出的展品,观众不容易把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此时则可以对护栏进行特殊设计,加强对整体氛围的渲染,使周围环境匹配展览意境,将观众的情感培养起来,让他们更快速的融入到其中去。


image.png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为开放展示的展品特制了精致的护栏。回溯历史,由于中东铁路的兴建,哈尔滨才拉开了近代城市化的序幕,可以说铁轨象征着哈尔滨城市化发展的起点,也代表了俄侨与哈尔滨人民的紧密关系。展览中这些形制简易的金属护栏很容易让人与展览序厅的铁轨联系起来,在起到必要防护作用的同时,也提升了展品的表现力,还隐晦地对展览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了更深一层的阐述和解读。


image.png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左)   序厅的铁轨(右)


  能够给予观众近距离欣赏的机会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在一些开放展示的区域周围设置障碍。除了利用绳子和直杆等具象手段达到目的外,还可以借助意象的设计手段使护栏“有意无形”,这体现出一种重视观众感受的态度,比如“一块用小鹅卵石或者沙砾铺成的区域,一旦想象中的屏障被侵犯,这区域会被碾碎”。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展览即对放置于地面的展柜做了精心的保护。这些展柜类似于19世纪的欧式保险柜,皆为特殊定制,难得一见且价格不菲,其精致的外观是整个展览的亮点之一。为了保护展柜不被观众意外踢到,设计师为地面增设了20厘米左右高度的地台,通过地面高度的变化以不醒目的方式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加强了观众与展品间的障碍感而非距离感,将其对整体展示效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image.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 “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展览


  伸缩隔离带为何被滥用?


  伸缩隔离带,全称为不锈钢带式伸缩围栏,依靠价格低廉、一物多用的特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如果作为防护措施应用于展览,则非常不妥。一是高度问题,伸缩隔离带的栏杆柱通常90厘米左右,这个高度对于一些美术作品是有视线遮挡的;二是颜色问题,隔离带大多以红蓝两色为主,尤以红色居多,很难与展览整体环境相匹配;三是给观众的感觉,隔离带暗含“禁止”和“拒绝”的意味,是一种不信任态度的表现,会让观众产生对博物馆的抵触情绪。


  现在博物馆的展出环境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像敲打展柜玻璃、随意触摸展品甚至故意破坏展厅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发生。必要的时候展览确实需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保证展品安全,那么,如何把辅助工具对展览的干扰降到最低?前文列举的关于护栏的优秀设计并不能代表整体水平,在当下大部分博物馆的展览中,伸缩隔离带仍然大量被使用,这是由博物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造成的。


  一方面,伸缩隔离带的滥用反映出馆方对展览的艺术设计仍然不够重视,尤其体现在对展览细节的处理上,手段单一,技术粗糙。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在使用伸缩隔离带时就仅考虑了安全性,而没有结合整体环境为展览单独设计护栏,从展厅中一组伸缩隔离带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红色的隔离带与地中海风格的展厅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突兀;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基本陈列“当代儿童馆”中的一组放置在展厅角落的隔离带,是对观众参观路线的一种提示,有效却不美观,可以看出馆方在展览策划之初对整个展厅的动线设计缺乏总体上的把握和考量,使隔离带成为一种实际情况下的补救手段。


image.png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


  另一方面,隔离带滥用的现状也表现出博物馆过度谨慎的态度。很多时候,如果仿制品和复原场景不存在保存的问题,展览部门希望尽量开放性地展示,避免任何在观众和展品之间的屏障,以增强展示效果。但在展出后也会被管理层认定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并由安保部门布置防护措施。尤其是一些精心设计的大型场景,在隔离带的包围中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伸缩隔离带的深一层含义是博物馆对于观众的轻视和不信任,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诚然,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推进,进入博物馆的人群多了,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确实会发生一些损坏展品的事故。但如果在已有的防护措施前再放置一组隔离带,把观众当贼一样防着,似乎有违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初衷。比如,湖北省博物馆对于曾侯乙编钟的保护可谓尽心尽力,鉴于观众对国宝级文物的极大热情,多一些防护手段也是必要的,但在已然完备的防护措施前面还要再摆放隔离带,则可以看出馆方是怎样看待观众的。


image.png
 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展示现场


  从护栏到“距离”,博物馆如何对待?


  我们讨论展览中的护栏,目的是通过护栏的应用现状来探讨当下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


  传统的“距离”是一种空间关系,具象的,能够被看到的,在博物馆中表现为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真实存在,并且是人为可控的。而透过空间上的距离表现出的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是两个事物本体所表现出的情感是否有关联,比如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对观众的感染力,或是展示环境与观众情感的衔接。这是一种抽象的、难以被感知的关系。博物馆借由展品向观众传递内容,观众通过博物馆的展陈获得知识,同时展品所处的环境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馆方的态度。博物馆与观众并不存在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而展品及环境作为一种介质,使博物馆与观众有了一些深层次的关联,隐藏在这种关联中的距离,是构建博物馆与观众关系的关键。


  我们总说,关注观众的情感,要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但是表现在具体事情上却往往与初衷相悖。说到底,博物馆是一个公开的场所,空间概念上的小环境是展厅,大环境是公共区,这些空间服务观众,观众在空间内的活动也成为空间整体的一部分。空间不只是追求形式感和视觉感,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性情感的体现。比如为观众设计更流畅的空间动线,不在不必需的地方设置障碍物,这个空间的情感就是关怀;又比如,为观众提供休息区和饮水区,这个空间的情感就是体贴。这当然也属于情感化设计的一部分,博物馆需要给空间赋予生命和性格,观众才会有归属感和追随感,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才会得以拉近。


  展览的内容也会体现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存在的距离,鉴于策展人与观展人在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差别,必须寻找一个具有共同理解性的切入点。博物馆不应对展出内容的晦涩难懂漠不关心,或是摆一副“能看懂就看,看不懂就走”的臭脸,而是需要把专业的知识解释给普通观众,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有趣,话题感强。


  当然,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并不是说博物馆要委曲求全地取悦观众。博物馆的文化殿堂的身份是建立在对“物”的收藏和研究之上的,无论观众是否出于猎奇的目的,博物馆仍需要将收藏的珍品展示和解释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性是一个不容违背的原则,要保证观众看到的内容的准确性,不能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过度地随意化和娱乐化。


  除此之外,权威性还体现在博物馆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今,博物馆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博物馆界热议的话题,当代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机构,也是一个吸收知识、创造知识的平台,更是一个具备影响社会价值导向能力的主体。拿护栏这件事来说,博物馆保护展品的目的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帮助观众提升个人素质。就像电影院开场前都会播放的《电影院礼仪》,一群活泼可爱、载歌载舞的Q版卡通将观影须知分享给人们。博物馆除了用死板的图标告诉观众“请勿触摸”“禁止拍照”等,能不能也通过一些生动活泼且有持续效用的手段来向观众传达一种理念?这要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更有意义。


  结语


  展览终归是要观众来看的,观众的体验最重要——往深一层说,了解观众的体验标准和诉求,是博物馆应该做的,更是博物馆必须做的。随着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识也与日俱增。像新闻中报道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非常简单的形式把场景与观众用隔离开,只能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护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虽然完全开放式的展示环境在现在看来仍然遥不可及,但我们还是希望博物馆与观众能在未来达成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继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本文改编自《具象与抽象的距离——关于展览中护栏应用的三个问题》,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8年第5期(总第11期)。作者:于晖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