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门前的雄狮 图片: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官网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建于1879年,坐落在芝加哥大公园,是美国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在历史、规模、馆藏和学术研究等综合方面位列美国前三大艺术博物馆,享有盛誉。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拥有保护科学部和五个保护实验室,还有美国最大的艺术史和建筑图书馆——瑞尔森和伯翰图书馆。
2014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被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博物馆,每年接纳访客大约1500万人,并十分注重与市民的互动。它在每周四晚对外免费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来博物馆免费观赏。最近,临近感恩节,博物馆还为市民准备了抽奖活动,并与市民分享博物馆馆藏中那些描绘情侣恩爱的名作,比如《情侣》《巴黎街道,下雨天》《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等。博物馆尤其注重对儿童的艺术教育,定期邀请艺术家为儿童进行艺术创作方面的辅导,同时也会组织儿童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等。众多的公共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城市中的艺术活动中心。
乔治·修拉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1884—1886年 现藏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莎士比亚剧院”中,对《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模仿秀正在上演 图片:.enjoyillinoisblog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本来不是现在的规模,它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扩建,整个扩建计划耗资3亿美金,历时10年。决定扩建的时候,博物馆选择了著名的建筑师容度·皮埃诺(Renzo Piano)来设计博物馆新馆——“摩登新翼”。“摩登新翼”本身被一种轻盈和似空气的感觉所支配:穹顶环绕着建筑,使光线可以直接进入三楼的展厅。它的双层玻璃幕墙有节能的效果,并且可以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高耸的“尼克尔斯桥道”有620英尺,一直延伸到“摩登新翼”的第三楼,连接了芝加哥市民生活的两个枢纽:“摩登新翼”和千禧公园。和谐的光线和空间给博物馆带来了一种宁静感。就像建筑师皮埃诺说的,“只有完美的光线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安静、宁静,即凝视艺术作品时平和的心境。”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亦十分丰富,全部馆藏三十余万件,涵盖千年的人类艺术,馆藏尤其以欧洲印象派、美国现当代艺术和亚洲艺术闻名。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为数众多的珍贵藏品:中国古代玉石、日本印刷、秘鲁陶艺、欧美油画与雕塑、非洲艺术以及美国印第安艺术等。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亚洲馆藏艺术品有近三万件,涵盖中国、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几千年历史的文物。而在现当代艺术的收藏和展览方面,芝加哥博物馆一直走在业界的前沿。在近半个世纪中,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藏当代艺术品,它记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持续至今的全球范围的艺术运动。自2009年“现代馆”建成之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成为仅次于大都会博物馆的第二大艺术博物馆,在全世界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中,它拥有顶尖的当代艺术收藏。“现代馆”开放后,更充分地向公众展示了现代绘画、雕塑、摄影、影像及视频等。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和保护艺术作品,并且对作品有高质量的解读。而对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和展示,芝加哥有严格的收藏制度和标准。其作品的收藏一般需经过前期调查、艺术家工作室考察以及董事会投票决定等层层流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是艺术家本人的创作历史和最新发展。博物馆董事会看重的是,一位艺术家是否有持续的新作品,而且在每一个创作阶段中作品是否在美学、品质和技术方面都脱颖而出。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研究型的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尤其注重藏品对今后学术研究的贡献,即考量藏品是否能作为相关领域中有价值的研究对象。
2016年5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正式永久收藏了第一件中国当代雕塑作品——《平衡的寓言#6》。这是由中国雕塑家鸿韦2015年至2016年创作的新系列作品,并将于2016年年底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面向媒体和公众陈列展出。在《平衡的寓言#6》作品中,鸿韦大胆地将坚硬的不锈钢与易碎的瓷结合,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从艺术材料和形式所隐喻的文化意义,都给读者巨大的解读空间。作品虽然没有东方的形体,但有着东方的气质,这也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方面的一个突破。
鸿韦 平衡的寓言 #6 瓷土、不锈钢 2016年 图片:艺术家
“梵高的卧室”展览中搭建的实物小屋 图片: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官网
在展览方面,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亦一直在世界享有盛誉,其展览也和收藏一样,十分注重学术价值。比如今年的“梵高的卧室”(Van Gogh’s Bedrooms)展览,即是第一个深入研究梵高一生中三幅卧室作品的展览,展览从梵高早期作品中的农舍和鸟巢出发,最后再回到梵高在居所创作的画,探索梵高对家庭主题的创作;再如今年的“大萧条后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绘画”展览,通过展示大萧条前后美国的艺术图景,包括爱德华·霍普、乔治亚·奥基弗、格兰特·伍德等大师的作品,探索美国艺术家如何变革现有的民族艺术,并重构新的民族身份。在未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亦将举办许多优秀的展览,包括“抽象和物体” “莫霍伊-纳吉: 未来的现在”“新的当代”等。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