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北京文艺网·2018年度艺术影响人物——沈敬东

2019-02-20 09:20:0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沈敬东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圈,其作品以玩笑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并以旁观者的姿态和艺术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反映这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沈敬东个人风格。

1.jpg


  沈敬东,1965年 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1984年 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美术班,1991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获刘海粟奖学金。1991-2009年于前线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


  沈敬东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圈,其作品以玩笑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并以旁观者的姿态和艺术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反映这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沈敬东个人风格。

image.png

杨澜

image.png

章子怡造访沈敬东工作室并收藏油画作品《工农兵》


image.png

陈坤在沈敬东工作室拍摄写真

image.png
方力申


  在沈敬东的“粉丝群”中,其实还隐藏了一大批“明星粉”,章子怡、陈坤、侯勇、范明、方力申、古巨基等等,都是他的伯乐。特别是方力申的父亲,更是多次邀请沈敬东去香港办展,由此也可见“沈氏幽默”的艺术魅力。


  个展

  2018  一路向南 沈敬东个人作品展(深圳星河国风艺术馆)

  2018  从南到北  沈敬东个人作品邀请展(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


  2018  从南京出发  沈敬东个展(江苏南京金陵美术馆)


  2018  枪炮玫瑰  沈敬东个展(北京芳草地画廊)


  2017年  好兵敬东从艺记一一沈敬东文献展(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展)


  2017年"国际玩笑"沈敬东个展(美国马里兰州罗斯美术馆)


  2017年  沈敬东故事——沈敬东个展(秦皇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


  2016年  国际玩笑 沈敬东个展(韩国清州工艺美术馆,中山博览会特别展区,北京艺术国际美术馆)


  2016年    无心无头 沈敬东+蔡江双人展(美国纽约白盒子艺术中心)


  2016年 中国新具象(美国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


  2015年 小王子 (香港 星会馆)


  2015年 粉墨登场 (香港 Art Future画廊)


  2015年 查禁 (法国赛特 南方码头画廊)


  2014年 我的童话王国(香港会展中心)


  2014年 光鲜(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4年 对画——沈敬东廖明明双个展(北京798晨画廊)


  2011年 继续革命(南京3V画廊)


  2010年 人皆英雄Ⅱ(香港中环交易广场)


  2009年 Hero(美国纽约 Volta博览会)


  2008年 英雄(美国纽约中国广场画廊)


  2008年 最可爱的人(北京今日美术馆+798千年时间画廊)


  2007年 十年造英雄(北京想象画廊)


  2007年 人皆英雄(香港一画廊)


  2006年 英雄的造像 (北京798千年时间画廊)


  2006年 一张画的展览 (北京88艺术文献仓库)



童话世界——沈敬东作品

1.jpg

《英雄系列12》 200x200cm 2006年

1.jpg

《谈心》200x300cm 2007年

1.jpg

《米老鼠和英雄》 120x160cm 2008年

一个知识分子的双重性反思


江 铭


  沈敬东作为当代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艺术家,他所创造的独特的图像风格被我归纳为“后波普浪潮”中的典型。但是我们更多的研究应该还是他作品典型化形成的背景、意义、图式的审美价值以及作品所提出的人文思考。

1.jpg

《企鹅》 160x100cm 2011年

1.jpg

《玫瑰花》 100x80cm 2013年


1.jpg

《十年》200x300cm 2013年


  后波普浪潮作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在打通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屏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在艺术历史的研究上也成为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今天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就是对于中国社会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社会转型、文化演变历史的研究。


  在这个特殊的艺术浪潮中,后波普艺术家的创作呈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而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运用具有中国典型标志性的符号形象来进行创作。沈敬东的作品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样式,他把最可爱的军人形象卡通化,用这种无个性的集体形象木偶化、幽默化的方式概括性地创造出具有鲜明“沈敬东风格”的典型图式。这种图式在视觉上具有明确的指认性,其特征与他同时期其他“后波普”艺术家的作品有着显着的区别,这些作品大多成熟于2000年之后,在这段时期的中国艺术现象中可以作为一种典型来阐述,用以研究中国消费主义时期文化的转型和发展。

1.jpg

《小丑》150x100cm 2014年

1.jpg

《小王子三》 100x120cm 2014年

  作为一个利用军人典型形象来创作实验作品的艺术家,沈敬东个人的生活经历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生于1965年的沈敬东其实是属于文革的一代,这代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有着复杂的成份,因为在这代人成长的青春时期,社会特殊的环境无疑将他们塑造成为矛盾的一代。文革的记忆、80年代的转型、90年代的变革都使得沈敬东们对生活、社会、精神的价值观不断质疑、即而变换重组,于是对于国家、社会的看法在这代人的本能中变得特别的复杂而矛盾。过去英雄主义的教育告诉他,国家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是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梦幻。正是在这样矛盾的内心斗争、精神的自我挣扎中,沈敬东反思了自我的经历。而对于艺术真实价值的追求,使得他不再满足于正统的思维,1991年沈敬东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了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他负责文工团的话剧舞台美术设计。这个“光荣的团”曾经排演过著名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这样一个团体中他工作了10几年,部队严肃的生活、严密的组织、高度的政治性使得他充满冒险意味的实验创作受到了绝对的束缚。而内心那团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更加被催胀的强烈。直到他毅然离开部队,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来到北京寻找他向往的艺术理想。这段部队生活的经历使得他对军人的形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与理解,这也就是他后来逐渐以军人形象来作为沈敬东个人艺术语言的原始因缘。

1.jpg

《一张新闻照片的联想》 100x200cm 2015年


  在沈敬东的思想中,对军人形象有着特殊的意义与解读。1997年他有一次排话剧的时候拍过一张穿军装的剧照,这张图片成为他后来作品的雏形。在一次采访中,他这样说:“它是一个偶然,我们在拍戏,拍一个话剧。穿着部队军装拍着玩。拍完了以后,一看,哎,我觉得很陌生,都不像自己了。我觉得很有意思,而且感觉到很严肃,很政治化的一种感觉。觉得自己的身份好像就变了。然后就把它放大,在一个展览中间我就把它展出了,让观众来跟我这个作品合影,同时,合影之后的作品我又参加展览,反反复复地这样,带有互动性的。这个作品,可以是我个人自己的一个转变,我开始关注我自己,问题关注小了,而且关注从个人经验,从个人经历出发了。”从服从团体化的生活,到关注自我,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正是一个人自我觉醒的开端,一代人从集体无意识向个人价值追求转化的历程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变局。在一个集体无意识的时代也好、还是在那样的团体中也好,都并不是个人不愿意追求自我的价值,而是,在那样的时代或团体中,关注自我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崇尚无私忘我的牺牲精神的。在那样的时代或集体中,我们热烈相信我们对我们的同志、朋友、家人负有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实际上,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正是我们每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中都面临自我“溺毙”之时一把拽住的漂浮在时代惊涛骇浪中的一根朽木。我们看起来是在助人一臂,实际上却是在拯救自己。正如艾里克·霍弗所说:“毫无疑问,在把自我中心的生活换成无私的生活以后,我们会得到的自尊是庞大的。无私者的虚荣心是无边无际的”。


  抛开沈敬东其他的角色,譬如他策划过几个不错的展览和出过几本好玩的书不谈。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风格成熟在2003年之后,那些具有明显沈敬东特征的作品,借用了民间泥人、木偶以及卡通等的特征,将英雄形象幽默化、木偶化,在视觉感受上,这些作品虽然承袭了90年代之后的流行趋势——暧昧、玩世的色彩创造,但是在构图、形象的研究中,沈敬东找到了自己的特殊的表达方式,从而创造了典型的“沈敬东图式”。这样一种图式具有明确的指认性和不可替代性。那么对这个“沈敬东图式”的解读与阐释,则有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一个时期艺术发展的丰富内容。

1.jpg

《兔子》(40x30cm)x9 2015年

1.jpg

《沈敬东 50x60cm 2016年


  我之所以确定沈敬东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后波普性,在于“沈敬东图式”将军人形象幽默化的表达,又只有在消费主义阶段到来后才有了可能性。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原则使得一切不再完全从意识形态的原则出发,而是更多的从商业法则出发。人们从政治的生活方式走向商业娱乐的生活方式,于是那些正统的、严肃的、简单化的图式不再能够适用新的时代需要,而娱乐的、幽默的、消费化的、波普的具有强烈视觉指认性的图式必然成为人们选择的新形象。沈敬东创造的正是这样一种典型化的图式。这也是和他一样的“后波普”艺术家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能够风行的社会原因。


  英雄形象被幽默化的改造,在沈敬东的图像隐喻中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面对沈敬东所创造的这个看上去简单的图式,我们却不能够简单的去理解,在那些标准化的幽默形象背后,是他深刻的反思,也是他对个人价值的重新认知。这正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与人文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考与认知的双重性。


image.png

《小王子》 66x36x26cm 2017年

image.png

《敬礼》 174x80x30cm 2017年

1.jpg

《小东售货亭》 260x280x216cm 2017年

1.jpg

《呐喊二》 80x80cm 2017年

image.png

《致敬罗斯科》78×157cm 2017年


  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我们对于国家、生命、社会以及价值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沈敬东的《最可爱的人》、《英雄系列》以及《和谐系列》所引发的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与个人价值重新反思的形而上的思考。这种思考之中折射着当代知识分子对生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人微言轻的异端的尊重。

image.png

《小王子与狐狸》(小王子30x16x12cm   狐狸20x6x39cm)  2018年


  自2009年之后,沈敬东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一些新的探索,譬如《包扎》系列、《小王子》系列等等,这些新的系列作品在图像语言上仍然延续着“沈敬东风格”,但是在内容的表达上拓宽了题材,从军人形象向更宽泛的内容上转变。从这些变化中,我们看到艺术家试图超越自己局限性的大胆尝试。至于今后沈敬东的作品将有怎样的发展,我们仍需要继续观察,更希望他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新的惊喜!


  2009年2月27日写于北京东坝  修改于2017年4月 再修改于2018年8月28日


  注:

  ①“后波普浪潮”,江铭在《后波普浪潮——对中国特殊消费主义的现象学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于中国本土的一个艺术史概念。


  ②出自(美)艾里克·霍弗着《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0页。

image.png

《圣诞小米》100x80cm 布面油画 

image.png
《新闻联播01》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image.png
《福禄寿》150×3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image.png

《国际玩笑二》150×3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英雄梦——沈敬东艺术的启示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多少男儿梦想成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这种品格之人俗称英雄。


  敬东,这个称谓先天持有浓厚的时代基因,与卫东、卫党、卫国、忠诚、建国、建设等称谓交汇成特殊岁月的一片丹心,宣誓着时代的理想和大众的集体诉求。五角星、红领章、绿军装是所有青年人梦想的时装,部队就是时代宠儿的T形台。沈敬东在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实现了儿时梦想,当兵入伍。从此,他一脚踩着英雄梦,一脚踏着艺术梦,开始“海雨天风独往来”,游弋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image.png

花好月圆 200X300cm 2018年

image.png

工人 150x150cm 2018年

  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是高大上的、红光亮的、无私的、不惧艰险的、为他人为理想可以牺牲的。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等人做到了这些,他们为时代而献出生命,时代同时雕刻了他们,并置于高台,雄姿英发,为时代代言。


  然,世界是立体的,它有着不同的断面,且充满矛盾。对于敬东来说,艺术的自由与特立独行,和军营铁一般纪律是天然的一对宿敌;帽徽、领章、军装与色彩、画笔、画布几乎不可谐调;事迹中的英烈的崇高伟岸,难以和眼前的首长、战友相重合。我们难以想象,当年熬夜作画的敬东,早晨慵懒在床上听着部队晨起的号角吹响,他会不会想到相隔不远的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还在梦乡?

image.png

《敬礼》110×46×30cm 铸铁 2018年

image.png

敬礼小兵

image.png

猛虎下山图 200x200cm 2016年


  其实,作息时间以及不同形态生活的落差是可以克服的。更令一位艺术家困惑的是艺术创作中难以调合的矛与盾。且不说部队生活与地方艺术群落的生态差异,单论南京艺术生态,就难以让梦想特立独行者适应。因为这儿是六朝古都,书画一统天下,随便一位写的很业余的书家或画的很行的画家都可以笑走江湖。而稍有前倾姿态的追求者却一定被边缘,猴王、猫王、竹王成精的地方,创新难以为继。


image.png

脸谱 60x80cm 2015年

image.png

左:《小王子》110×100cm 2017年 右:《望远镜》200×200cm 2015年


  然而敬东毕竟怀揣英雄梦想,非要“海雨天风独往来”不可,他一开始就选择了异路。从今天熟悉他的老师、同学谈及他的成功时的表述里,我们不难想象他当时的囧境。彼时,他画油画、连环画、版画,甚至做行为艺术。无论什么形式什么种类,他呈现出来的画面都不美,不好看,不像真的什么物件。1986年他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富春江画报》上的连环画作品,就是夸张、变形、轻松、富有个性的一组优秀素描作品。敬东在异路上越走越远。

image.png

《受伤的英雄》 110x71x46cm 2015年

image.png

《敬礼》 200x92x42cm 2014年

image.png

《地雷》直径150cm 2014年


  人是会长大的,脑袋如同一架机器一般不停止运转,以应对眼睛看到的真相与耳朵听到的真相。英雄梦未变,但英雄的模样在敬东那里愈来愈清晰了。原来,英雄并非金身不败,他(她)也许高大上、红光亮,白富美,也许是矮粗胖、黑丑暗,甚至脆弱而羞涩,还有许多缺点毛病……敬东把画布上的英雄塑成雕像,再把雕像画成油画,有完美的,也有破碎的。英雄梦有可能破碎,英雄也可能破碎,这才是真的生活。九十年代末,敬东以此日常的英雄和英雄的日常系列撕开了当代艺术直抵人心的缺口,进入敏感的人们视野。他被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门画廊邀请驻访,那时他并不知道,这次的亮相只是开端,从此,北京798等艺术区就不间断地出现“英雄”系列作品,在获得市场成功的同时,他逐渐被国内国外艺术机构认可。


image.png

梵高的草图 300x200cm 2014年


  敬东的“英雄”,“新闻联播”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并让人们以此回首那如歌岁月。梳理敬东几十年的艺术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创造独特艺术样式的演变过程。无论英雄的梦怎么变化,无论作品色彩如何隐退,无论造型如何趋于单纯,沈敬东都是在拼命挣脱画坛主流的裹挟,如是,在近二三十年保守与激进艺人狭路相逢的明争明斗进程中,敬东保持着起码的谦和与避让,生生地走出了自己的天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看他的“英雄”系列、“开国大典”系列、“拆迁”系列,便可以豁然开朗。其实伟人、军人、英雄一如普通人,他们同样在凡界日常地活,活的日常:酸甜苦辣、油盐酱醋、生老病死。

image.png

包扎之三 300x200cm 2012年


image.png

八路军 140X180cm 2011年

image.png

和谐四号——世界儿童(合并) 200x200cm 2011年


  无论你看与不看,在北京798、在宋庄艺术区、在时尚杂志中,在各色大小当代艺术展览中,你常常会不经意邂逅敬东标志性的解放军,无论你喜不喜欢,它们都在那里。因沈敬东的存在,崇尚传统趋于保守的南京艺术家生态园中,他的异类丰富了人们对于南京艺术家可能的想象。


  论成败,数英雄,海雨天风独往来多么重要,作为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独行比从众可贵的多的多。


  吴冠中先生一生特立独行,尤其他的言论,影响了无数艺术学子。他获得了国际艺术界广泛认可,同时,也因其先锋的姿态而为多数人不理解。他晚年向上海美术馆捐赠87件作品,向浙江美术馆捐赠72件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46件作品,向香港艺术馆捐赠47件作品,向新加坡美术馆捐赠113件作品。如此之数目的作品捐给新加坡美术馆后引起强烈反应,有人批评吴冠中不爱国。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新加坡美术馆没有愿望,只有信任”。

image.png

女兵 120x160cm 2009年


  家乡人无比失望,因为吴老没有向那里捐赠的举措。究其原因,也是吴老对于家乡无知音的失望,对以往被家乡冷落的怨气。


  作为地方美术机构,如何发现本土艺术家的光彩,如何为他或她雪中送碳?而不是等待结果,一并从众,更不应锦上添花。我们不能把沈敬东与吴冠中同比,但他在当代艺术家群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不可以无视,做他的展览,收藏他的作品,也不仅仅是金陵美术馆完成的一个常规个人画展,同时它表明我们对一位本土艺术家的艺术实践的由衷认同。


  金陵美术馆馆长 / 南京市艺术研究院院长/策展人 刘春杰

  2018.8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