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提名艺术家蔡锦 作品《美人蕉》

2016-01-08 10:40:5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蔡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见微知著。“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题材的不足道,恰恰折射了深刻的人性以及任何生命意义的外延。齐物和格物,其实最终仍然是艺术家自我的修行之道。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共有132位艺术家入选,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2014年的年度整体成果。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 的当代艺术,北京文艺网特此选择部分艺术家为您进行详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部分艺术家个人作品并不一定是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 ”之作。

蔡锦.jpg


  1965出生于安徽屯溪;1982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1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同年,被聘在天津美院师范系任教。1994年调入天津美院师范系。作品《小提琴》、《肖像》曾参加1991年北京“首届中国油画年展”(1992),巴黎“’24滨海卡涅国际艺术展”。主要作品还有《美人蕉》系列。蔡锦是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很具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


《美人蕉61》-1995.jpg
《美人蕉61》 1995年

美人蕉.jpg

《美人蕉》 


  偶然在一堆乱草中看到一棵干枯的芭蕉树,大片的叶子包裹着树身,一种似肉红色的肌肤。原来的绿色是完全没有了,可眼前枯萎的形和色紧紧地抓住了我。那根、茎、叶片里仿佛还残存着呼吸,这是一瞬间的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触。过去了一段日子,先前的这种感觉时时包围着我,时时晃动着。有一天,在100×100cm的画布上,我开始触动了那一笔,一种突如其来的快感,似乎是我早已熟悉的东西,粘稠的颜料象一股灵液在画布上侵蚀、蠕动。——蔡锦 1992年

美人蕉3.jpg

《美人蕉》 综合材料 2007年

美人蕉2.jpg

《美人蕉》 

  开始画《美人蕉》的她只有26岁,至今一共画了300多件。这种看上去没有尽头的延绵不绝的创作,她好似一直乐此不疲,偶尔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问她是否心生厌倦,但她却总坚定地摇摇头说没有,她说她觉得自己还有好多内心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她还需要去努力表达和渗透。


  蔡锦以红色“美人蕉”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主题是重复的,却也是变幻无穷的。每一张画都是她的心迹彼时彼刻的自然流露。随着时间阅历的增长,芭蕉枝叶的粘稠感,单体枝叶以及多个枝叶交错在一起的结构,红色调的明暗和深浅,都在蔡锦的画面上不断地微妙变化。1990年代初,蔡锦画面中的红色是一种粘稠的、高调的蔓延和浸染,象征着一种迷离的青春能量,。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画面中的血红色慢慢开始发污,呈干迹斑斑的血渍状,不再有粘稠感。这些颜色主要体现在装置绘画,画在诸如床垫、自行车座、女鞋、沙发、睡垫等现成品上,象征了一种女性成熟后开始慢慢颓败的感觉。而2000年以来,其画面中的芭蕉枝叶大部分则呈现出一种灰黑色,红色只是零星点染,若有若无,一种衰败感在不断蔓延,象征了女性生命力的衰亡。这个阶段的画甚至都没打底色,直接在麻布上作画,使灰黑色的蕉叶具有一种灰烬感。

2.jpg


《梨子》-圆珠笔-54×78cm-2012-(2).jpg
《梨子》 圆珠笔 54×78cm 2012 


  素描给予我最大的魅力,是我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东西在这个细细的笔尖下能够微妙、微妙地传达出来,我所有的感觉好像是有一种神经在牵引着,又很像是在完成一张作业似的。笔尖下的这根“线”,就像吐丝似地带着我理头在这一丝一缕之中。——蔡锦 1999年

  蔡锦的素描风格极其独特,这不是模仿来的,也不是从书本里得来的,而是一种天生的风格被她逐渐意识到并释放出来的。

风景111.jpg

《风景111》 2015年作

《风景116》.jpg
《风景116》 2015年作

  蔡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见微知著。“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题材的不足道,恰恰折射了深刻的人性以及任何生命意义的外延。齐物和格物,其实最终仍然是艺术家自我的修行之道。就像蔡锦所说,她并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像在绣花或者编织一件毛衣。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