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赵红尘
姓名全拼:Zhao Hong Chen
性 别:男
生 卒 年:1968
民 族:中国
籍贯省份:广东省
籍贯城市:茂名市
出生地点:茂名市
赵红尘,男,1968年生于中国广东。
1991年毕业于上海復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1986年8月开始写诗,被誉为“中国新诗百年罕见的少数几个杰出诗人之一” 。先后在《人民文学》、《花城》、《作家》、《诗刊》等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荣获1990年全国新诗大赛一等奖、1991年《作品》文学奖及《诗刊》《星星诗刊》诗歌奖等多次奖项。着有《酒神醉了》《自转》《新娘寓言》等诗集。
2007年10月携诗入画,探索似非而是的绘画之道,自创“绣色画法”。
2009年6月1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情感色彩”赵红尘画展。
赵红尘的诗,庶几近乎中国式的聂鲁达笔调,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相济,是比较难得的。――公刘(着名诗人)
确实,像赵红尘这样的抒情歌手在现时代已是极其罕见。而像他那样能够入世颇深却仍怀有赤子之心的抒情歌手,更是绝无仅有。这说明诗歌伟大的浪漫精神从未真正煺潮。可以说,赵红尘的诗擦亮了现代汉语中正在黯淡下去的抒情部分(在海子那里曾是牺牲式的崇高,在昌耀那里则是泣血的凝重)。――树才(着名诗人、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赵红尘是中国新诗百年罕见的少数几个杰出诗人之一。可能还要等几十年,人们才能认识他。超越时代的人,总是被时代漠视或敌视。这就是天才的命运与遭遇。――黄金明(着名青年诗人、《作品》杂誌编委)
响亮的瑰丽——明确、自信、放弃犹疑:他的色彩意识的获得像个谜,至少这么短的时间就具备了个人风格,说明他内蕴着天赋。响亮的情感色彩并非中国传统的延续,他遵循自己身体里那头野兽的驱策。即便他使用深色的时候,弦上也没有丝毫暗哑。――潘维(着名诗人、影视製作人,现居杭州)
红尘与道学渊源颇深,曾以现代诗语意译《老子》,对老子之“道”(实即是艺术精神)的把握尤甚,其画作所表达的亦是在静虚之中的“胸有丘壑”。我想,这或许是他进入绘画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的契点,相信他的“无法之画”当能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胡山(工笔画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除了情感在赵红尘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诗人身份和对世事洞明的修养也是成就赵红尘绘画的另一重要途径。一般画家画的是画,但赵红尘画的却是诗,绘画仿佛只是一种手段,绝对的主角却是诗歌。这是我们面对赵红尘绘画最不可忽略的另一品质!——吴震寰(画家、策展人、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