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海 (1966- )生于上海。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获瑞士中国当代艺术协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艺术奖金。
主要个展:1998年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加拿大温哥华Presentation on House画廊,边界线的那边,瑞士布尔尼Bernhard Schindler画廊;
1999年“不要怕犯错误”,中国上海香格纳画廊;
2000年相遇在上海,德国Schloss Morsbroich;
2003年周铁海新作品展,意大利米兰Marella Arte Comtemporanea;
2004年“补品+”,中国上海香格纳画廊。参加的主要联展有:
1996年“以艺术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交流”,中国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1997-1999年“变动中的城市—艺术巡回展”,奥地利维也纳、法国、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等地;
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第14届亚洲艺术展,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和墨西哥国际摄影双年展,墨西哥影像中心;
2000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
2001年“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成都双年展,中国四川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2年第四届光州双年展,韩国光州,“艺术和经济”,德国汉堡Deichtorhallen美术馆;
2003年,“那么,中国呢?”,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城市艺术”,中国上海,澳大利亚墨尔本,“自制天堂”,法国Ibos Le Parvis当代艺术中心和“走出红色”,意大利Trevi Flash美术馆;
2004年“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中国上海美术馆;
2005年 蒙彼利埃/中国:MC1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法国蒙彼利埃, 第一届布拉格双年展,捷克布拉格;
2006年“绘画无限—当代绘画与全球现实主义”,意大利Codroipo Villa Manin当代艺术中心。
[NextPage]周铁海,1966年生于上海,之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如今亦在上海生活和工作。他的作品在国际知名的多个艺术机构展出,比如美国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德国汉堡堤坝之门美术馆,荷兰鹿特丹美术馆,中国上海美术馆,柏林的汉堡车站当代美术馆等,也参与了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5届上海双年展,和第4届韩国光州双年展。
周铁海的观念计划是他作为艺术家有征兆的报复,以及对热衷于自身利益的艺术市场的一种态度。作为混合了对抗性和真实性的多种策略的结果,他的作品具有让人吃惊的力量并富有煽动性。充用的古典肖像,生成的讽刺影射,声明的简洁衷心的言语,以及积极的降低其艺术工艺上的技术难度——这些都是使周铁海的艺术晦涩却又有趣的主要因素。自从他的很多喷绘作品在他的指导下由他的助手们来完成之后,他就从事于艺术家和赞助人的双重角色。他允许自己用古典艺术的精神包袱来做“游戏”,那就是让绘画在自我认知的同时也自我否定,艺术大师和大众流行都被融在了仅仅是一张油画布里。他怀着自己的目的使用大众最为熟悉的杂志周刊封面,把“艺术中介”的概念结合在了当前艺术界和全球经济的现状里。他制造的自我促进的映像颠覆了固有对艺术家形象及行为的概念,讽刺绝对是周铁海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但以讽刺作为表象的背后是真实的战斗,以及个人的主观意志。
在“安慰药”系列中,周铁海用一个戴着时尚墨镜的骆驼头替换了他作品主体的脸,他选择了一些经典肖像,比如达芬奇,戈雅,安格尔等塑造的形象作为原型并扩大了其含义。同样的,这里也以喷绘技术的名义抵消或是消灭了“神圣的”传统绘画技术——那可是欧洲大师们的标志,有其独特属性的中国水墨画也是如此。确实,周铁海从不和传统有关系。安慰药,就像每一个人知道的那样,是一种代替性药品。它只是一种用于刺激病人进行关于医疗效果的自我信念管理的毫无自动性的物质。虽然持续的展示其不真实性,保持其不合逻辑的想象力及压力,但安慰药作为周铁海的实践可以是被创造的意象。他制造有批判性的艺术,但是并不在常规理解的范围内。当一种描述当代题材及被艺术接纳的机械性的叙事系列出现时,他拒绝作出任何清晰的价值判断,相反,周铁海却以一个观察者高精度的身体力行出现在我们面前。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