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鲍里斯·扎布罗夫

2012-11-20 15:15:2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著名的当代肖像画大师,鲍里斯·扎布罗夫(Boris Zaborov),原籍白俄罗斯。首次看到他作品的观赏者,都会误以为它是拉美画家创作的,因为它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有其强烈的拉美风格,同时还能感觉到其中具有东西方融合的意味。这与他长住在法国和法国重视艺术并为艺术家营造非常有利氛围的国度分不开的。

  扎布罗夫于1935年10月16日生于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受画家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喜爱艺术,1949—1961年先后在前苏联明斯克、列宁格勒及莫斯科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962—1980年为苏联艺术家联合会成员,1980年移居巴黎并确立了自己的学术特点,此后在法国、日本、荷兰、俄国、意大利等多国举办个人画展,2003年被誉为当代著名肖像画大师。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艺术馆及私人广为收藏。

  扎布罗夫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着与当代其他形式艺术不同的独特的古典主义风格,凸出生命的永恒性和历史的深厚感。他在绘画的同时还创作雕塑和插图,但以绘画为主。

  扎布罗夫的作品仿佛是时时刻刻在与观赏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他说:“我感兴趣的是在画中描绘人类存在的心理。心理是用于研究区分真正自我和被疏远的英雄自我的,包括二者可能存在的心灵对话,不是装模作样。”对话是通过画作的转译进行抽象的交流,其形式包括他的呓语,他的短暂缺席,他的记忆,他的高兴与忧伤,他的灵魂,他的一贯性和矛盾性。简言之,是他人生遭遇和思考的一切。

  在画中,扎布罗夫没有诉说自己的命运。他将艺术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证实他的一切。在每幅画中,可以发现他自己的影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书中的插图、设计的图式,博物馆展出的他的作品及其价格,理解他作为画家、雕塑家和绘图者的职业价值与人生意义。

  扎布罗夫到法国后,还释放出另一种才能,展示出一种特殊的真实。这得益于他对老照片的研究。那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典照片,所具有的迷人的灰棕色和沉厚的历史感吸引着他,激发了他的灵感,创作了一系列的“旧照片”风格的画作。粗质感的表面和朦胧的轮廓线使他的作品独具魅力,也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构思。扎布罗夫的画也证明了批评家余伯特·达弥施(Hubert Damisch)所说的:“绘画不仅是展示形象也是表现内在思想”。以及黑格尔的名言“艺术是精神的产物”的理解,充溢于他每件作品之中。

  扎布罗夫通过1994年的一篇文章,解释了他怎样创作艺术品:“直白的”描绘肖像,附属物的连接,静态的构图,唯一的焦点,以及他那静态的人物,传达出内心的紧张。他说:“主题表达出独特的能力:同时朝向画的背景和我们的记忆空间,进入我们内心最深处。”而这种进入,必须是建立在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而且“人物的眼睛一定要与沿着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观者的眼睛相遇,就像展开心灵的交流。”为达到此目的,画布作底要反复修匀,使之平滑。背景的饱和色度和独特的色调颜色使画面产生了时空震动感的效果。

  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扎布罗夫亦不例外。他的作品以一种类似于古典主义的风格来表现其内在精神。受委拉斯贵支影响并紧紧追随委拉斯贵支对于现实的审视,将现实中抽离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事件描绘,融于他那朦胧不清、难于辨认的影象之中。他仿佛是一个摆渡者,以导向性向我们展示永恒的道路。

  艺评家Daniel Arasse说,扎布罗夫的画有两种特征:一种是标志性的,由想象和画中的相关信息组成,以符号化的主题或特征表达一定象征性,例如钥匙、玩偶、雕塑、画中画、题字和印章;另外一种特征是线条的不确切性,充分展示出瞬间动感,以抚摩感和滴淌性等因素制造出一种分裂的效果。他的技巧性就显示在这些效果上。扎布罗夫把原始性的划痕和拼凑性的材料方式制作了许多层次,以增强其效果。

  扎布罗夫的画作,具有捕捉时代声音的特点,充满着生命的本质。他的作品有其吸引各种不同的观者的魅力。如:《夫妇与玩偶》(1993年),表现出消失的希望和破碎的梦;一个年轻妇女的肖像伴随着一个年老的肖像并不是简单地投射出她的过去,而是一种怀旧情绪在这里的凝聚,一个虚幻想象中的记忆浓缩于其中。

  图像依附于形式,这是由每个人的独特境况所决定。扎布罗夫以作品向我们提供过去的诱惑,以常见的事物引领我们跟随他进入对生命根源的迷惘。有些是显而易见的——一件薄纱裙、一种姿势、一种不变的静态、一件玩具,都混合入他的画布,模糊以至于使我们难以辨认,不得不更近地去观看。他把一些淡褪的色彩,刮擦去的痕迹、手迹等诸多因素聚集在一起,通过画作表现出来。他沉湎于人物的古老宿命,构造虚幻的绘图。他抓住、吸收并且控制它们,组成了家庭相册集,建造了家族系谱,并将这些虚构的家族系列肖像,挂在想象城堡中的画廊。

  在扎布罗夫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一种呐喊,他的呐喊与蒙克的呐喊不同。它是内在的,不是对扭曲的表面的明显表现,而是存在于茫然的凝视之中,冲破了外在的躁动,表现出众多听不到的压抑的声音。就如Andre Breton所说:艺术作品价值不仅仅在于反应对未来的思考这个范围。

  扎布罗夫与同时代许多绘画大师都有着深厚的友谊,他曾为巴尔蒂斯绘过画像,并象巴尔蒂斯一样,表现出对东方艺术的浓厚兴趣。其作品《日本女人》(1992年),是直接从日本的浮世绘中截取的形象,《拿着扇子的中国女人》(1996年),则是从老照片中找寻到中国女性的形象。淡化色彩的方式和线的运用,可以看出他糅合了对中国画精神的汲取,并与其他画作相似,有一种迷惘的情绪游动于其中。

  扎布罗夫就是这样,一成不变地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人生、对现实、对社会的理解。他的作品很有启示价值。(陆琦)[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