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至爱梵高》这部片子在各个平台得到的评价这么高,很多朋友早在一年前就给我发来《至爱梵高》的介绍,我一开始就是质疑甚至反感的。这是要做什么?一股投机味儿扑面而来。直到铺天盖地的宣传出现,声称上百位画家、艺术家(电影里的画面不能算艺术家画的,而且人越多说明水平越不可靠,艺术圈从来都是金字塔结构),花了多少年,某某获奖,啥啥制作团队……言外之意就是苦劳和好评都齐啦,您快来看吧!请大家明鉴,凡是在电影播出前的标签,大多是“推销”行为,每一个噱头都直戳你的钱包,当然,不能排除戳得令人心甘情愿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吸金之风俗,这也算能体谅的。
原谅我毫不留情地说,这部片子没有功劳只有苦劳,唯一的价值就是那初闪的一道关于梵高的灵感。我亲眼看过朋友做油画动画,那真是苦啊!一秒钟十二幅,虽然大部分是在原来基础上修改调整,但那种量的堆积令人望而生畏,所要求的耐心的确是非常的。
朴实天真变成天花乱坠
梵高的好,在于他那独一无二的生命,憨厚、执著、奋不顾身、朴实又天真,任何想要复制他风格、笔触、样式,甚至造型理论的,都将适得其反或过犹不及。而导演的心思,恰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电影坚定预设好的形式语言严重阻碍了内容顺畅的表达和发展,是一次作茧自缚式的高成本示范,在影视语言的要求下,表达得捉襟见肘,真不如网上流传的动图来得“适可而止”。
梵高的画是静态的,那些笔触只有在静的时候才是“会动的”,一旦开动,像电影中那样旋转变化起来,这对我个人的审美来说是一场灾难。杂乱不堪,花里胡哨,天花乱坠,完全失去了敬意,忽略了梵高画中的平整与安静的制衡,估计提奥看了会尴尬,文森特看了会流泪。
从专业语言分析,一看就知道电影的主导团队是油画门外汉集团,当然,欧洲油画不可逆的式微的大背景已经呈现在本片之中。整部片子的主要语言节选了梵高后期,也就是巴黎受浮世绘影响之后,弱化、压缩了对空间纵深、立体感的追求,转而追求平面化的形色语言,简而言之就是2D化、平面化。想象那些电影引用的经典画面,你甚至找不到光源和阴影,只剩下轮廓和颜色,只是颜色不追求均匀的平涂,而使用了一些当时流行巴黎的光色理论,特点是非固有色化,且运用补色使色彩和谐,用奔放绚烂的笔触填补平面化带来的细节缺失感。
而电影中凡是借鉴原画作的画面,都采用了梵高的原本语言,但只要是电影原创的镜头,尤其是拍摄转化成拙劣的油画风格的那些黑白镜头,非常尴尬地把“油画电影”这个噱头弄得低级不堪。这种平面不平面,纵深不纵深,静不静,动不动的反复纠缠,限制了故事情节,成为视觉的负担,让人在看的时候特别想静一静。平面还是纵深?这是绘画上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导演或者美术指导竟然对此无感吗?
消费梵高这个大IP从未停止
作为梵高的粉丝,我是不同意这么“消费”梵高的。当然,其实消费的不是梵高,只是被偶像的功能放大和曲解而成的梵高的投影罢了。这是一场20世纪以来消费梵高的延续,对占领“艺术”认知高地的“文森特·梵高”这个大IP的消费。
梵高是怎么死的?自杀?他杀?几年前,有传记作家发现新证据认为梵高为他杀的新闻报道,我激动地跑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淋雨排队,看看梵高的死是否“翻案”了?结果等待我的却是发锈铁枪上一行言之凿凿的备注:这是梵高用来自杀的枪……
就目前各种文章和资料来看,梵高他杀的可能性挺大的,正如影片中的几个论证那样。不过,即便是他杀,凶手和罪证也都消失在历史中了,后人再去追踪这一段故事时,首先遇到的是一团后世推测和解读的迷雾,所有有关梵高的讲述,只会使得真相渐行渐远。人心是一个加工厂,喜爱添油加醋,不喜爱原汁原味。很多时候,在人们希望得到的答案和真相二者之间,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毕竟在没有死亡和痛苦的威胁下,人们只需要他们想要的,否则,苏格拉底、耶稣都不会被冤死。所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而现在的新闻推送、商品推介,都遵循这条暗昧的人性铁律。很多时候,我们真不知道缺什么,或者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败在什么原因上。真相是害羞的,它永远躲在将及不及之处。目前,唯一的真相就是“他死了”。电影里说反正他死了,怎么死的不重要了。
言外之意,容我不怀善意地说,重要的是人们怎么消费他,怎么有条理地误解他,怎么借助梵高为自己的命运留下第二滴眼泪。
为什么非得是梵高?
悲惨的命运加上自杀,是“梵高”这座巨型偶像的基座,是施舍怜悯的心灵开关,对于“梵高”这位大神,不容许“祛魅”,只允许“封神”。这是对梵高的不尊重,说严重了,是被一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滋扰,这位“梵高”只是为你进行精神按摩的技师罢了。按摩你不得志的愁闷,按摩你对死亡的暧昧态度,按摩贫穷与财富之间带来的那股张力,按摩某种暴发户般的幻想和举世闻名的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得是梵高?
历史上那么多画风独特、经历奇绝的画家,为什么偏偏只有梵高“受宠”?为什么不是一部伦勃朗风格的油画电影?为什么不是一部毕加索风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梵高在艺术普及中几乎就是五指山一样的存在,占据着社群认知,可以带来财富,流行的词叫“变现”。梵高,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款特殊的“理财产品”。他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且最贵的画家,即便他艺术上的成就不被大众真正理解,甚至网上搜索梵高的作品,会出来很多似是而非的赝品,轻而易举地混淆视听,包括深圳大芬村最卖座的赝品,也是梵高,以悲惨的命运神奇般地象征了某种好运。除了毕加索,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有好几个自己的博物馆,除了达·芬奇,没有像梵高这样驰名天下的。所有出版商以拿到与梵高相关的内容而欣喜,如见畅销书一般;所有顶级博物馆都以收藏他的作品为荣,凡是有关他的周边产品都会成为畅销产品。我不知道如何统计“梵高”这个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家伙,在他死后百年里创造和带动的“生产总值”,想必应该比世界五百强中的一些企业还要惊人,而且经久不衰。
梵高幻化作一座偶像,像阿波罗主管太阳,雅典娜主管智慧与战争,维纳斯主管爱与欲望,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梵高”主管“失意的人生”和“委屈的苦难”、“早亡的怜惜”和些微的“死后留名”。而今生的不得意和命运的悲剧感,不正是大多数人的共鸣吗?这种共鸣塑造了梵高的形象。而梵高怎么看?答案在风中飘动。不管怎样,我的本意并非诋毁这部片子,只是想提供自己的并不全面的感受和视角,给一个参考的角度。总之,我宁愿去九十次梵高博物馆,在梵高的画前看九十次,阅读他书信中流淌的诚挚九十次,也不愿意再花九十分钟看这部肤浅致敬梵高的电影作品。
梵高的命运,会是你的命运吗?梵高,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球级的“人血馒头”吧,专治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不幸的是,你我可能都是一只借此狂欢的蜱虫。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