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功新:我和影像也不知能走多远

2015-04-21 10:51:33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韩见

   


《谁的画室》借用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代表作《画室》中的情景,用九块屏幕搭建了一个类似画室的现场,对应原画中的模特和各个阶层的观看者,裸体的中年妇女和学生、白领、保安、农民、工人等不同阶层的群体被投影在不同屏幕上,每个群体都围成一圈360度旋转着,因此观众可以看到所有人的样子。

  王功新把很多事情归因于碰巧。成为国内影像艺术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是碰巧;在798还不成气候的本世纪初,开创了国内早期多媒体艺术乃至当代艺术的地标性空间“藏酷”,是碰巧;今年3月在上海OCA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在·现——王功新20年影像艺术”展,距他发表第一件影像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正好20年,也是碰巧。“我没想参与什么艺术运动,没觉得当年国内没人做影像所以得赶紧做,也不觉得艺术必须有改变社会的功能,这是超出艺术家考虑的,我做作品,只和我自己有关。”


王功新是国内影像艺术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在798还不成气候的本世纪初,开创了国内早期多媒体艺术乃至当代艺术的地标性空间“藏酷”


王功新发表的第一件影像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距今正好20年

  被记忆影响的当下再观察

  尽管称此次展览为对20年来自身工作的检讨、梳理和思考,但除了将《布鲁克林的天空》的创作过程和展出现场的图片资料作为文献展出,王功新带来的是三件全新的作品:《谁的画室》、《雷哥的故事》和《上拍的血色》。

  三件作品都使用了移境的手法。《谁的画室》借用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代表作《画室》中的情景,用九块屏幕搭建了一个类似画室的现场,对应原画中的模特和各个阶层的观看者,裸体的中年妇女和学生、白领、保安、农民、工人等不同阶层的群体被投影在不同屏幕上,每个群体都围成一圈360度旋转着,因此观众可以看到所有人的样子。《雷哥的故事》是对一度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照片《读书的雷锋》的联想,王功新用与原作完全相同的角度拍摄不同种族、年龄和身份的人读书的样子,读书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步显露出喜怒哀乐各种表情。王式廓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名作《血衣》表现的是斗地主的情形,王功新觉得画中描绘的场景和如今拍卖会非常相似,于是把其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元素与拍卖场推杯换盏的场面进行了叠加与重组,制造了一场熟悉又陌生的错觉。

  评论家把这三个影像归为“后现实主义”,显然它们都是在现实主义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可是王功新对“主义”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实际上是“主义”在他身上刻下的烙印,和“对记忆中图像的清理”。作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潮流中成长起来的人和80年代在国内接受正统油画教育的艺术家,他对库尔贝和王式廓的作品可以说是烂熟于心,因此当他想表现画室的时候,库尔贝的画就自然出现在脑海里。雷锋的照片则可能在更广泛的层面,“规定”了人们表现正面人物的范式,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拿起手机自拍,多半是45度角向下。“对形象的记忆会影响我们当下的再观察,我想反思它究竟影响了我多少,”王功新说,“扔掉画笔20年,我还以为早期的影响会淡掉,可是清理自己的时候,发现它一直都在,像恋爱一样,最想忘掉的没忘掉,即便家庭生活很幸福,40年后你看着老伴儿,说不定突然发现她身上竟然有当年那个人的影子。”


王式廓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名作《血衣》表现的是斗地主的情形,王功新觉得画中描绘的场景和如今拍卖会非常相似,于是在新作《上拍的血色》中把其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元素与拍卖场推杯换盏的场面进行了叠加与重组,制造了一场熟悉又陌生的错觉

  扔掉画笔,拿起摄影机

  1987年,王功新应邀到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做访问学者。此前,他是首都师范大学1982年油画专业毕业生中唯一留校任教的,写实油画《七九河开》还获得了“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铜奖,可以算是年少成名,艺术道路颇为顺遂。而如今,他家里连画笔和油彩的影子都找不到。

  刚去美国的时候,受到完全不同的艺术氛围的冲击,王功新处于一种“休克状态”,“觉得现有的本事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无聊了,而新鲜的东西还不敢碰、抓不到,毕竟绘画方面的基础是年轻时候积累起来的,拿掉光环也需要勇气。”企图改变但又“没胆量一下子把笔撅了”的阶段持续了两三年,其间他曾尝试转向抽象绘画,然而最终觉得那不是他的体验方式。

  现在回想起来,创作于1993年、2001年在杜克大学展出的类似卷轴的作品《无题》,可能是王功新潜意识里关注影像这一创作方式的起点。当时他偶然发现了玻璃膜这种材料:柔软,某个角度看是透明的,某个角度看又能反光,像镜子。他把50块玻璃膜裱起来,挂在杜克大学美术馆的前厅里。“它实际上是空的,但你一转,内容就有了,你既看到自己,又看到卷轴后面,风一吹还动,已经有影像的元素在里面。”

  1995年,王功新从美国回到中国,正式开始了对影像艺术的探索。他在北京自己家的院子里挖了一个3米深的洞,洞里的电视机放映着他回国之前在纽约家里拍的天空。美国有个谚语“凿一个洞去中国”,那么在中国凿一个洞,也就去美国了,当人们从洞口向下望,果然看到了美国的天空,还听到美国人不太友好地喊着“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从单频到多频,从模糊到高清,20年来,王功新觉得影像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着,对他来说还没有像绘画一样变得无聊:“技术影响表达,在技术达不到的时候,你不可能在影像中关注像头发丝那么小的细节,而现在4K都不稀奇了,据说6K都要有了,3D技术还能让你进入虚拟现实,你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改变了。”不过王功新也不敢保证再一个20年之后他会干什么,他说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了解到生活有很多种,选择这一种是因为喜欢,艺术也是一样,“我和影像也不知道能走多远,可能喜新厌旧,也可能白头到老。”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