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的肖恩·斯库利。
国际抽象艺术家肖恩·斯库利被已故哲学家阿瑟·丹托称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随着近日一场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的展览,肖恩·斯库利的抽象艺术再度引发国内艺坛关注。这是“随心而行:肖恩·斯库利艺术展,1964-2014 伦敦|纽约”首次来到中国展出的第二站,回顾展横跨半个世纪,涵盖了艺术家各阶段的代表作,百余件油画、素描、摄影、雕塑等作品呈现其创作脉络的同时也讲述了其在抽象艺术领域的地位,展览将展至4月23日。对此,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更是指出,此次斯库利展览可与1985年劳申伯格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相提并论。
传奇
两次获特纳奖提名
U2主唱波诺称其“灵魂的瓦工”
尽管西方抽象艺术在国内大众层面普及度不够,但这一点都不影响肖恩·斯库利此次回顾展的话题性,因为围绕在他身上可说的有趣点实在太多。
从艺术角度而言,他是一位很成功的抽象艺术家。他的作品市场反响良好,广受私人藏家和美术馆的喜爱,曾受邀在超过150个世界顶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览并被永久收藏作品,包括大都会美术馆、泰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他于1989年和1993年两次获得特纳奖提名,被许多评论家、策展人盛赞,更被阿瑟·丹托称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
从公共文化角度而言,肖恩·斯库利玩过摇滚开过蓝调俱乐部,他的创作深受音乐和文学影响,他与同为爱尔兰籍的著名戏剧家、《等待戈多》的作者塞缪尔·贝克特和U2乐队主唱波诺的交往都增加了这位艺术家的传奇性。波诺就曾形容斯库利为“灵魂的瓦工”,他说:“我很幸运能与肖恩·斯库利的作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它们毋庸置疑是音乐的、富有诗意的。”
如今在北京的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如五彩斑斓表格般的抽象油画进入斯库利的传奇。这次的回顾展基本上涵盖了斯库利各阶段的代表作,包括油画、素描、摄影、雕塑等百余件作品。为此,观众在这些条纹及表格间穿行中,也能清晰地把握艺术家创作的脉络。
展厅入口的三幅作品《奶油·红·奶油》、《泛灰的之字形》、《温柔的结尾》首先带人进入由条纹构成的抽象世界中,此后斯库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专注创作的《光之壁》系列、八米长的大幅面绘画《夜与日》、20世纪80年代颠覆极简主义陈规的名作《后与前》、名作《多利克》系列以及抒情油画作品《路线》系列都呈现了这位“灵魂的瓦工”的艺术魅力。[NextPage]
1981年作品《后与前》。
抽象
有一种催眠性的魅力
蕴藏着真相一般的爆炸性力量
斯库利的成功被认为是其对抽象主义绘画,有一种浪漫式的坚信。斯库利说,“我想我总是想为近乎宗教式的原因创作艺术,就像马蒂斯的方式。马蒂斯曾说,‘我对生活有种宗教式的感情’。并不是说他信教。我有相同的感觉。我希望用精神的信仰,引导精神性的艺术创作,我想做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为此,斯库利在介绍他自己时说的都是:“我是一个艺术家,也是自己信仰的布道者。”
不过斯库利的艺术之路并非从抽象起步。学生时代,肖恩·斯库利主要创作肖像等具象绘画。斯库利说他当时已经创作了很多美丽的素描和油画作品。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慢慢转向了抽象,“我觉得抽象艺术有一种催眠性的魅力。它让我觉得没有包袱,因为我是一个很有包袱的人。”继而,从网格再到采用条纹、条带和油漆块状颜料,富有韵律的矩形色块成为其创作的一大特色,斯库利成为当前世界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被称为“蕴藏着真相一般的爆炸性力量”。
在该展策展人菲利普·多德看来,斯库利之所以能在抽象艺术领域站稳脚跟在于其发展了马蒂斯、蒙德里安、罗斯科的艺术传统,融合了欧洲油画传统和美国抽象主义的鲜明个性,“肖恩的创作传承了西方的传统,作品受到马蒂斯、蒙德里安、罗斯科的影响,但又注入了新的生命,为此肖恩的创作与蒙德里安他们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菲利普·多德向记者指出。
与此同时亚洲文化对斯库利的影响也很大,“他对禅学、老子《道德经》和理论物理学都很有研究,35年来他一直练习空手道,感受其蕴涵的哲学思维的影响。”为此此次中国行,菲利普·多德和斯库利都特别期待能听到中国观众的反馈。
这种对东方的关注也呈现在此次展览中。斯库利专门为此次中国行创作了一件大型雕塑《中国堆砌》(长15.24米、宽6.1米、高3.66米),这是由几只黑色集装箱似的空钢壳组成。
创作故事
1945年,肖恩·斯库利出生在都柏林。对自己的抽象艺术,斯库利总结说他创作的是一种奇怪的抽象艺术,因为他是一个喜欢隐喻的人,他的抽象性更像是新表现主义的绘画作品。或许通过几个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斯库利的抽象世界。
胶带
让颜料更有条纹感
上世纪70年代,斯库利开始创作网格式的绘画作品,对他而言这仿佛是场“越狱”,摆脱了其早期生活和具象绘画的禁锢。不过这些网格绘画中仍有具象感,还是能透露出城市具象的蛛丝马迹。但在后来的作品中,他放弃了这种肖像感,采用条纹、条带和油漆块状颜料,探索色彩中情感穿透力的潜能。
斯库利透露上世纪70年代末创作这些极简主义的作品中他用了一个秘密武器——胶带,“主要是为了让颜料更有条纹感,时而平坦,时而突起。当我把胶带揭开时,会发出一种黑色的嗡嗡声,就像俳句诗歌和禅学经义一样。”不过此后斯库利在这段胶带机械式创作后,回归到了自由写意绘画。
孩子
色彩隐藏着他的爱
如果仔细地追溯斯库利的绘画,其不同色彩背后隐藏的竟然是他深深的父爱。上世纪80年代,斯库利的画中色彩突然变暗了,而如今绿色等代表美好和希望的色彩更多地出现在画面中,这其中的变化都是生命中孩子的失与得。
斯库利曾有个儿子,但不幸的是于1983年去世。这对斯库利来说是个非常惨痛的打击。为此黑灰色彩多了,画面中也有不少废墟的意象。直到6年前,斯库利再一次成为超级奶爸,孩子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他的艺术创作,“孩子是我最伟大的创作,”为此斯库利非常自豪。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