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民办博物馆已达811家,比2012年增加了164家,所占比例由2012年的16.7%上升到19.5%。民办博物馆数量的激增反映出我国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民办博物馆来说,日子并非想象中那么好过。举步维艰、经营惨淡者比比皆是。根据今年4月公布的《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显示,过半民办博物馆审核登记程序不完整,有5.7%的民办博物馆根本没有履行法人登记手续,文物藏品真假不清和来源不明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民办博物馆甚至沦为非法集资的“帮凶”。
对此,多年来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投融资项目对接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文化财富研究院院长马少华建议:民办博物馆不能坐等“扶持”,而应主动出击,在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寻求构建创新型商业模式,充分借鉴实体书店与影院融合发展的转型思维,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走出一条以馆养馆、跨界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要充分肯定民办博物馆的积极作用
由于机制、体制等问题,国内很多民办博物馆只是自己收藏的一个展示馆,不具有完整的博物馆功能,很多民办博物馆重展览、重收藏,轻研究、轻教育,博物馆的所有者对博物馆的公益属性认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民办博物馆设立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忽视。
对此,马少华指出,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博事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与国有博物馆一样,共同承担着保护、利用和管理文化遗产的使命和责任。国家七部委早在2010年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民间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从欧美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博物馆构成来看,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比例为3:3:4,而我国民办博物馆的占比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因此,从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长久发展来看,民办博物馆不仅仅是博物馆构成有益的补充,更是推动整个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要公正看待民办博物馆的乱象
由于准入门槛低,近年来,我国民营博物馆的发展迅速,但随之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藏品权属关系不明确、藏品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保证等等。这种种乱象的出现,让业界对于民办博物馆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颇为担忧。
对此,马少华表示,民办博物馆在中国出现也不过10多年时间,还处于初级阶段。民办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固然存在诸如藏品来源是否合法与真假难辨这类顽疾,但是绝不能因此否定其存在的价值,看衰其发展的前景。而且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民办博物馆恰是有效补充,大部分民办博物馆设立的出发点是好的,所以,对于民办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应当客观看待,通过加强监管和科学引导来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扫清障碍。
不能坐等输血,更应主动造血
开馆容易运转难,相比于民办博物馆数量的高增长,大多数民办博物馆运营情况不容乐观,资金、场地、技术三大问题是制约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瓶颈。也难怪众多民办博物馆的负责人纷纷向政府部门发出“求扶持”的呼声。
对此,马少华指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和运营,不能坐等扶持,更应主动出击。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更多的是从监管和引导的政策角度去为民办博物馆发展创造机遇,不可能一直为他们输血、喂奶,真正要让民办博物馆“站”起来走路,还是要依靠民办博物馆的自身造血功能,通过科技兴馆、跨界融合、多元融资等方式,在保持其公益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在文物衍生品的设计开发、跨界产业引入融合等领域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良性运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民办博物馆可借鉴实体书店的转型思维
在当今“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下,民办博物馆究竟应当如何主动出击,寻求跨界的融合与发展?
马少华指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可以充分借鉴近来备受各方关注的“书店+影院”跨界合作模式。首先,书店和影院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其次,书店和影院的跨界合作有利于互动互补。这样的跨界合作模式探索对于饱受互联网冲击的实体书店来说,可谓是看到了一丝希望。
同样,在夹缝中步履蹒跚的民办博物馆,也应该积极寻求探索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
第一,与科技融合。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博物馆产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变革,更是重生。民办博物馆可与多媒体技术的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带来冲击感极强的文物展示方式,激发参观者兴趣。
第二,与旅游融合。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明,展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和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给民办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天然的合作基础。很多远离旅游景区、旅游点、旅游带的民办博物馆,要主动出击,寻求旅游景区、旅行社的跨界合作,将博物馆开设进景区去,或者借助旅行社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介,从而实现多赢。
第三,与创意融合。依托门票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是无法长久的,因此,民办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就成了摆脱门票经济桎梏的一个有效路径。这里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是简单的旅游纪念品,而是具有高文化、高创意附加值的产品。民办博物馆可以依托自身馆藏文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意融合,运用现代工艺和技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文物的仿制品、衍生品,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与商业地产融合。近年来,以文化综合体形式出现的商业地产越来越多,地产开发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氛围、品味与内涵,吸引大众,从而增加其商业价值。那么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也可以依托商业地产,实现自我跨越和发展,双赢的局面。
第五,与休闲产业融合。大多数民办博物馆的经营,主要依托房屋出租和纪念品销售,至于房屋出租出去干什么则漠不关心。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公益属性,使其很容易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因此,民办博物馆应当借鉴“书店+影院”的合作模式,引入茶座、咖啡馆、休闲书吧、小型影院等休闲设施,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主题展示活动、交流鉴赏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常态化,从而构建一个集参观、旅游、休闲、学习等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以消费所得来维持自身的经营和发展。
总的来说,民办博物馆通过跨界融合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广大民办博物馆的经营者应当跳出传统博物馆发展经营的路径,以创新务实的态度积极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运营模式,从而早日走出生存窘境。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