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在哈默画廊和藏家交谈 陈逸鸣供图
1980年,陈逸飞在国内有多幅作品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美展,他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作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酝酿已久的大计划落实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行动,他打点行装,动身去美国纽约自费留学。
那时的陈逸飞动机很单纯,想法很朴素,学油画的一定要设法到欧美去看看名画的原作。尽管身上只有38美元,他就大着胆子先到了香港。在香港停留期间他得到了电影制片人朱牧夫妇的帮助。
陈逸飞抵达纽约的时间是9月1日,这一天正好是美国的“劳工节”。陈逸飞想,我马上就是美国纽约的一个“劳工”了,是具体干什么的“劳工”还不清楚,不过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就遇上人家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也应该是一个好兆头吧。
抵达纽约的时刻是夜晚,夜朦胧,鸟朦胧,心也朦胧,他有些惆怅,有些芒然,但他并没有那种从小地方来到大地方的感觉,陈逸飞毕竟来自大上海。当时的上海没有纽约那么繁华,但在整体格局上它还是大上海大都市。
先在纽约大学落脚,开始寻找重新回到课堂当学生的感觉,开始坐在冷板凳上苦读。那个在中国已经是全国有名画家的陈逸飞,现在变成了学生陈逸飞。这一点,陈逸飞与他的老师颜文樑十分相近,1946年出生的陈逸飞到美国34岁,而他的老师颜文樑先生则是36岁时,在徐悲鸿先生的支持下到法国巴黎留学,当时颜文樑在国内已经是著名画家和教育家。《艺术新闻》称陈逸飞是“第一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美国学习的艺术家”。可见美国的媒体已经知道,陈逸飞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是已经在中国成名的艺术家。
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只身一人闯纽约的陈逸飞,全部的家底是38美元。手头拮据,生活清贫,是他面对的第一道人生课题。而纽约那些画廊都很堂皇都很气派,陈逸飞看看自己的朴素衣着,再深吸一口气,轻手轻脚走进画廊。一进画廊,身后的一切都忘记得干干净净,那些名画佳作把他吸引住了。印象最深的,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毕加索回顾展,此时他才算真正认识了毕加索的艺术。
1981年陈逸飞进入纽约享特学院,并且获得美术专业奖学金,攻读艺术硕士学位。虽然获得了美术专业的奖学金,但要维持他在纽约的日常开支,陈逸飞还得找一份工做,得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劳工”。他在罗耶艺术修复与装裱公司打工修画,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仔仔细细地修补那些画作。这份“劳工”的活,让陈逸飞获得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在修补画作的过程中,他有机会欣赏到西方沙俊、毕加索、玛达威路等名家大师的绘画作品,使他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艺术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水准。1982年,陈逸飞在美国开始有起色,他的艺术成就在美国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多幅作品在麻省史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及波士顿市政大厅画廊展出。
(参考《陈逸飞传:视觉人生》,杨长勋著。)
(编辑: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