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天价后,作者立即开启了国外办展的旅程。与此同时,其他当代艺术家也陆续“跟进”,徐冰、俸正杰的展览近日分别在英国和韩国举行。除了个展外,各种外国展会也成为中国艺术家的“下一站”。
近日,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天价后,作者立即开启了国外办展的旅程。与此同时,其他当代艺术家也陆续“跟进”,徐冰、俸正杰的展览近日分别在英国和韩国举行。除了个展外,各种外国展会也成为中国艺术家的“下一站”。艺术家纷纷走出国门,有人抚掌称赞“弘扬中国文化”、“站上更高的舞台”,也有人称其不过是出去镀镀金,归来后作品身价涨、卖得快,目的是“墙外开花墙内香”。艺术家海外“镀金”,作品价格又能因此涨多少?这波“展览潮”是不是外资第二度看好中国当代艺术并试图投资的信号?
故事:
小名头画家跻身国际展作品价格翻番
熊斌是广州一个职业画家,几年前他和其他两个画家杨永智、刘念组合成“RSD组合”,“采取三人集体亮相各种展览和艺博会的形式很有商业价值,既能节约宣传费用成本,在销售上又能给藏家不同的选择,传播形式也有特色。”经过几年的运作,他们每个人能年入一两百万。但是,他们对于自己“小名头”的定位心有不甘,正筹划到国外的展会上去露露脸,做做宣传。
“这确实是个好点子。”熊斌告诉记者,自从他们收到佛罗伦萨双年展的邀请函后,老客户们就开始增加购买他们的作品,他自己的作品价格一下子从2~3万元/平方米涨至3~5万元/平方米。而为了参加这个展览,他必须支付大约20万元的费用,包括参展费用、艺术家本人和工作人员全行程费用、相关的推广费用及一系列后期的活动费用。尽管如此,他认为这笔账非常划算:“当代的艺术家想要能有所成就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运作。”
有人质疑熊斌他们自己掏钱办展,商业运作目的太明确,虽然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并称为意大利三大艺术展,但是定位有所不同。威尼斯双年展只允许艺术“大牌”前去参加,而佛罗伦萨双年展完全由艺术家自己投资、自筹经费,组合国际评论委员会来提名推荐艺术家,不受任何形式、主题或艺术画廊背景的限制。据了解,之前参展的艺术家几乎都来自欧美,近几年才陆续有中国艺术家参与其中。
质疑一:
国外办展,作品能卖给谁?
中国艺术家将能否出国办展视为评判自己的艺术和市场的重要标准,难免引来市场的质疑。“到国外办展,展给谁看?画打算卖给谁?”广州美院教师吴杨波抛出了他的问题,“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展览是谁出钱,是国外机构邀请的,还是自己经纪人主动找过去的?前者说明中国当代艺术确实受到西方主流的重视,后者说明庄家准备把货卖给外国买家。”
他发现,那些“艺术大腕儿们”在国外展出的作品内容和国内展览的主题不太一样:“他们在迎合国外市场的喜好。”在他看来,今年苏富比秋拍之后,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出现新希望,而内地当代艺术市场却“寒意更甚”,所以艺术家们纷纷出外办展。他了解到,不少“大腕”在海外办展都是国外机构主动邀请的:“所以从积极角度讲,我会把它看作是外资第二轮看好中国经济、试图投资的信号。”
“墙外开花也是无奈。”一个艺术家直言自己更愿意出去办展,原因是参加国际展览是靠实力,参加国内展览是靠关系,“在外国的展会上,你站出去跟其他艺术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外国买家买不买你的,就看你有没实力。而在中国市场中,你拿不拿奖,获不获得推荐,直接影响了你以后市场走得好不好。”
质疑二:
国外“镀金”只为卖回国内?
“艺术家出国办展不过是为镀金,最终还不是回过头来卖给中国买家。”周先生经营艺术品多年,对这种操作方法见惯不怪,“说好听点,到外国办展可以和国际的艺术家多交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我不能否认有这样积极的一面,但更重要的还是增加艺术家的曝光率,而最直接的目的是给现有的客户信心。”
他透露,只有让已经购买他们作品的客户看到他们的知名度在提升,自己收藏的作品在升值,才有可能将他们介绍给其他人,这样收藏圈子也会不断变大。圈子变大了,拥有他们藏品的人都愿意说他们的好话、做推广了。随着持续的展览、运作,收藏和运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而当有限的作品产量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事实上,这种运作方法跟本土市场上的手法没有什么区别。广州的某职业画家采取的策略是不断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拍卖,他的客户群也集中在这些人群里。“就是这么"小众"的收藏圈,这个画家一年也能赚100多万元。”周先生透露,另外一个画家本来画商品画,后来接不到海外的订单了,就开始画各种土楼,一年参加全国各地近20个博览会,一年至少能卖数十万元的货。后来在某个博览会上,有个藏家看中他,包揽了他的画,一年可以赚得100~200万元。“对于很多职业画家来说,就是希望碰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出资人养活他们,让他们可以靠此维生。”
(实习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