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三年,每到冬天,我们都会认识一批崭新的年轻人。
1989年出生的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王海龙,在两年前创作了一组以女性臀部、手套、丝袜等为主题的作品,参加学校的展览时险些遇阻,老师们帮着呼吁才让这组小画顺利展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看到时,高兴了,说,“看到没,我们美院还是可以出艺术家的。”
1976年出生的李俊,重庆人,念过中文系,做过摄影老师,同时在家里积攒灰尘。李俊将生活物品放置在它们本该存在的位置,比如刀具置于案板,水杯置于桌面,等灰尘自然落下,为上述种种留下痕迹。成都的空气不如北京脏,“尘埃养成计划”慢慢进行,时日够了,拿起相机,李俊的作品也就出现了。
1978年出生的郑驰,一直在画画,即便前些年发生车祸坐上轮椅,她也说,“躺着也要画画。”画家何多苓说,郑驰曾经性子特别急,火急火燎的,画也张扬,受伤之后,变安静了,画也一样安静。
他们是今年1912新星星艺术节的六位获奖者之中的三位。与其他几位获奖者一样,是尚未进入艺术市场体系的年轻艺术家,是艺术节初审、终审多位评委从800多位参赛者的2400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也是这个只做平台不做交易的奖项最大的收获。
今年的奖项取消了前两届绘画、摄影、雕塑、综合媒体等分类别奖项,只选4个最佳新人奖,1个艺术场大奖。艺术节创始人曾琼说:“当代艺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分类实在有些违背现状。”王海龙和中央美院的伍伟共同分享了艺术场大奖,影像艺术家句晓龙、正在纽约学习和创作的艺术家汪一与李俊、郑驰一起获得了最佳新人奖。
奖项诞生的过程非常有趣。今年的终审评委是何多苓、毛焰、向京、王小慧、顾铮、田霏宇、张晓刚,在南京市三川美术馆的会议室里,他们在黄色的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姓氏,当作票投出属意的作品。
但就如何多苓所说:“今年的作品比往年好了许多,但又好像没有特别突出的”,所以评选过程会陷入僵局。对于僵局的解决方式是灵活的,重新讨论是最常被使用的,有时候刚刚得票最多的下一轮被讨论掉了,再下一轮又被讨论回来了。美国人田霏宇显然对这种松散、直接、虽然高度民主却有些随意的评选方式不太适应,但他说:“结果是公平的。第一次选出来的票数最多的那个大家觉得和其他几位的差距不大,所以还要再犹豫。前一段时间在四川美术学院的罗中立奖学金的评选里看到和今天有重叠的名字和作品,说明年轻人是很需要这些平台的。这个奖比较多元,有人气,评委有两个艺术工作者(顾铮与王小慧),其他都是著名艺术家,我觉得这种组合评出来的结果还是很有力量的。”
张晓刚说:“中国曾经有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这个评奖很主观,变数很大,本来要淘汰的画反而得了大奖也说不定,跟评委的注意力有关,跟评奖的机制有关,也有运气的成分,这有点像是赌博,我们在那儿看只不过是一张图片而已,但是对艺术家会改变命运的。”
张晓刚提醒了我们,这个办到第三年的艺术节,前两届的得奖者现在如何?
也许可以不谈“改变命运”这么宏大的目标,单从发展上来说,首届的艺术场大奖得主曾朴,今年换了更大的工作室,因为签约的画廊鼓励他在绘画的尺幅上再大一些,不管是2012年的上海当代艺术节还是2012年的台北艺术博览会,曾朴的作品都被签约画廊带到现场,且销量不错。
2011年的新人奖得主姚朋,参加艺术节时还在读书,他负担不起将作品从北京寄到上海的运费,提出不参加展览了。曾琼与他沟通了很久,还是希望他的作品能大家看到。姚朋想了个办法,他说自己不来现场了,请主办方把邀请他所需的机票、住宿费用置换成运费,把三件作品运到现场。后来姚朋得奖了,今年他与画廊签约,而在去年的展览上,他的作品被许多人喜欢,亦有了自己的藏家。
新星星艺术节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们还将继续下去。即便在选秀中不乏机缘与时运,但终归是一群人认认真真做的,到底还是值得相信。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