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抽象艺术的创作与欣赏

2012-03-19 10:25:50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磊

   

  人们对抽象艺术的敬而远之,其原因也许就在于对艺术形式语言的陌生。我记得在一个展览会上,有位母亲看着一件抽象作品说,我儿子也能画出这样的画。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抽象艺术仍存在着很深的误解 。所谓“艺术修养”,就是要“修”要“养”的。任何艺术,都有一个从认识到接触再到理解和欣赏的过程。在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艺术样式时,观众难免会产生误解。

  抽象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了。“抽象艺术”的概念来自于西方,中国近二三十年才有“抽象艺术”这个概念指导下的艺术创作。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远古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等。其发展脉络是从原始的自然方式、宗教式的理想主义逐步向世俗、人文演进,再从世俗、人文,向“绝对”的精神领域演进。到了19世纪中后期,西方很多艺术家和理论家已经开始不满当时的写实艺术方式。所以艺术家开始自发地寻找一些新的思维角度和呈现方式。于是以“写实”为基础的造型艺术方法到19世纪末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抽象艺术,就在19世纪末开始萌芽了,到20世纪初期逐步发展到成为造型艺术的重要一支。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是当时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寻找到了一种新艺术表现方法,它对应于绝对思想、绝对精神。康定斯基常以哲学为出发点,来寻找其对应的图像,所以他画的往往不是单纯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现实形象并不能表达绝对的精神的观点。他认为与“绝对的精神”相对应的应该是一种进行归纳处理后的程式化图像。保罗·克利则是一个“音乐型”的画家。他绘画犹如作曲,每个造型和色彩之间都建立了非常紧密的逻辑,就像作曲时安排乐曲中的各个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样。在他们的探索下,艺术表现开始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的束缚,纯粹的抽象艺术也应运而生了。 但是,像现在很多的当代艺术不能为大多数观众所理解一样,早期的抽象艺术也如洪水猛兽般为当时人们所排斥,备受冷落。德国纳粹就极力反对现代艺术,把它作为一种另类思想、颓废思想的典型加以反对。康定斯基、保罗·克利都曾在德国慕尼黑包豪斯教书,但最终都被迫离开德国。

  蒙德里安也认为纯粹的抽象艺术里包含了绝对的精神。他用数学的概念对图像进行分割。有时,不能用传统写实艺术观念的角度来看抽象艺术,它们不是一个体系,也能用同一个评判标准。例如蒙德里安的绘画,如果我们单纯从绘制技术来说,它没有什么难度可言。任何略微受过一点绘画训练的人,都能画出这样的图像。但是为什么他会创造出这种分割?这种分割基于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包括大家看到的画作中的色彩关系,宽面和窄面的比例等,这些节奏关系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追求?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们欣赏的是它综合的、图像背后的精神诉求。一些人把蒙德里安的图像印到热水瓶上,美其名曰艺术生活化,我不赞同。艺术与生活实际上是存在距离的。艺术是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是一个我们能够感受、敬仰和膜拜的氛围,如果把它浅表化、庸俗化以后,这个精神层面的意义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为何有些艺术一定要放在殿堂里而不是随便放在街头,因为气氛是不同的。

  二战之后,抽象艺术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变化。欧洲的新艺术向美国倾斜,而欧洲的旧艺术衰落了。新的艺术,在欧洲当时的经济氛围和文化氛围里,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它吸纳了欧洲很多新的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家。在美国本土,也出现了一些画派。如在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期间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美国的先锋艺术,一批抽象艺术家出现了,其中包括德·库宁、罗斯科、马瑟威尔等。波洛克把油漆甩在画布上,有人说是他有神经病。他是不是在乱画?勃拉克绝对不是乱画、乱洒的。“洒”就是波洛克的创作方式。波洛克用这种方式创作,其画面结构却是非常严谨的,什么颜色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结束,都不是乱来的。这与他早期受过非常严谨的艺术训练有关。他们那一代人当时受欧洲20世纪初的艺术影响非常深。尤其是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和勃拉克。事物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一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及互相影响,偶然性是讲一个艺术家能否敏锐地把握和融入潮流。罗斯科是俄罗斯人后来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形成了具有极强宗教感的大色域的抽象艺术。他跟波洛克类似,创作之初是有点形象的抽象艺术,后来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单纯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抽象艺术在西方完全被接受并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但是又被许多新的艺术样式如装置、影像、行为等挑战。我觉得这是自然而健康的过程。人类的思想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和质疑中前进的,人类的情感也是在不断实践和磨砺而丰富的。

  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受到政府的推崇,将之作为自己的国家艺术形象来推广。而在欧洲,也有许多的抽象艺术家在西方艺术史上也形成了重要影响。比如西班牙的米罗、塔比亚斯,法国的苏拉吉,英国的亨利·摩尔,意大利的封塔那等。而受尊敬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当数吴大羽先生,他是很多著名艺术家,如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的老师。以前吴大羽先生是画具象表现主义的,他画抽象是在他的晚年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这一段时间。吴大羽先生的国学修养非常之好,现在我们正逐步发掘他的艺术资料。他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非常强烈。画面虽小,但是非常的雅致、非常有力。这个有力,不是指力气,而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力,一种使人的精神趋于平和、宁静的力量。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对抽象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什么叫抽象?第一是对现实图像的简化和抽离。毕加索和勃拉克在立体主义时期创作的许多作品就是这样,许多形象被抽象了但还看得出他们的原形;第二是对形而上精神的图释。刚才我们讲的保罗·克利、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他们的作品都是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指向的,然后为精神寻找一个图释。第三是直觉的无意识表达。当然,这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无意识表达。相对的无意识表达中,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法国的著名画家哈同,他拿涂了颜料扫帚在画布上乱抹。我们通常很难接受他这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仍是一种表现方式。

  于我而言,艺术创作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解放”的过程。

  (作者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