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艺术市场新金矿

2011-11-09 09:59:11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雷俊

   


达利逝世20周年作品展的作品均为授权复制作品

  国际艺术授权产业发展至今不到30年,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运营机制,每年艺术授权的衍生商品超过180亿美元营业额,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地更有了专门的艺术授权交易博览会。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围绕着这一领域的诸多细分市场也正得到深入开发,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拥有重要地位的艺术授权产业正是这样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生儿。

  作为艺术授权产业先行者之一,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负责人袁媛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上海艺术授权产业尚处于探索期,如何把国外成功经验引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发展,这条路至今无人真正明白应该如何行走。”

  庞大的艺术授权产业市场

  “艺术品版权登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说穿了无非是方便对艺术品进行深度开发,创造更多的商业利益。也就是说,应该是紧密围绕艺术品授权产业服务。”袁媛表示。用袁媛的话说,艺术品版权登记应该是为艺术品授权产业服务,是艺术品授权产业发展的基石。在国外,艺术版权认证也是艺术授权这一庞大产业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

  那么,艺术授权产业究竟是什么?

  所谓艺术授权,是一种以艺术创作为主体的授权类型,即授权商将所代理的艺术家作品著作权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商使用,进行商业开发,授权商所得收益将按一定比例回馈给提供著作权的艺术家。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国际艺术授权产业至今仅有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运营机制,每年艺术授权的衍生商品超过180亿美元营业额,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地更有了专门的艺术授权交易博览会。有资料显示,美国是全球艺术授权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艺术授权产业的总产值是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三倍以上。

  近年来,让国人印象比较深刻的艺术授权产业展示,莫过于2009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达利逝世20周年作品展”,因为这次展出的艺术品均为依照达利生前签署的授权合约而制作的限量版雕塑复制品和版画。通过这次展览,国人了解到了一个名字:本杰明·列维。

  身兼法国斯特拉基金会会长与达利作品纪念馆馆长的本杰明·列维是达利作品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也是世界上拥有“达利授权合同”最多的人。自1970年代开始,他总共从市面上购买了29个达利雕塑授权复制合约,这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收益。仅仅是缩小版的达利雕塑每种限量复制350件,每件复制品6万至20万美元不等,就给他带来了上亿美元的销售额。

  同样,较早邀请二弦社对其馆藏进行授权复制的台北故宫(微博)博物馆,如今每年古画限量复制品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门票总收入,成为博物馆主要的收入来源。该馆典藏的怀素《自叙帖》,经授权开发,制成价值约人民币5万元的奢华床罩远销海外。而获得梵高作品授权的荷兰银行,更是将梵高的画作为企业形象设计元素,从公司的外部装饰到信笺、礼品,梵高几乎成为了荷兰银行的代言人,成功提升了荷兰银行的品牌形象,一度创出3个月内300%高成长率的惊人业绩。

  据悉,国际通行的艺术授权形式主要有三种:产品授权、数字授权和原作复制授权。其中,产品授权系指将艺术品的形象印制在各种普通产品上,使之成为具有艺术特色的艺术衍生品,从而在销售中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数字授权系指通过拍摄艺术原作获得艺术品的数字化图片或形象数据,然后将这些图片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之上,用于装饰或各种电子媒体的展示使用。而原作复制授权则是指获得对艺术品进行原尺寸仿真复制并销售的权利。

  2011:中国艺术授权市场元年?

  在袁媛看来,经历过世博会的洗礼后,人们正逐渐意识到艺术授权市场的巨大潜力所在,不少机构也开始纷纷在这一行业发力。比如,不久前,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联手,获得浙江博物馆授权,发行了印制着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天翼民泰银行卡”,这也是中国首张“艺术授权”银行卡。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已呈现10倍以上的增幅,未来3个季度有望维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基金秘书长郭羿承表示。郭羿承所属的艺术授权产业公司Artkey艺奇文创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文化与生活用品融合的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开始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当年齐白石的一件原作才20万元新台币,但如今从一件瓷器上面收到的授权费就可以有几百万元新台币。”对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发展,行业内普遍乐观,并早早地将2011年定义为中国“艺术授权元年”。

  “今年艺术授权市场的火爆,主要来自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支持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企业转型、追求高附加值的需求提升与中国文化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日益紧密结合,这些都促成了艺术授权市场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

  郭羿承则认为,随着国内文化单位转制进入尾声,以公益为主的美术馆、博物馆也在探索全新的营收模式,开发艺术衍生产品就是一条重要思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支持博物馆、艺术馆开发衍生产品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博物馆、艺术馆艺术授权产品遍地开花的局面可能马上就将来临。

  刚刚结束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村上隆、草间弥生、刘野、周春芽(微博)等艺术家的授权版画,成为博览会上卖得最快的作品。授权版画由于价格不高,但艺术性不逊于原作,而且有艺术家的亲笔签名,成为当代藏家的入门之选。[NextPage]

  上海的产业探索

  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火热,在目前看来,北京是一个重要中心。一方面,是故宫、圆明园等强势单位陆续进入艺术授权市场,提供了大量可供开发的优秀资源。另一方面,一系列艺术授权相关的金融创新也逐渐在北京落地。2010年,国内首个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正式成立,用于资助和扶持文化艺术授权市场的推广项目。而未来几年,很可能在北京出现艺术授权交易中心。

  而与北京相比,同为艺术大都市的上海则仍然在摸索自己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和上海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就是这样两个试点。

  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由上海知识产权园成立,为国内首个艺术品登记中心,其宗旨是“针对艺术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保护艺术品作者的知识产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中心对艺术品真伪进行鉴定,并给艺术家、收藏家、消费者出具客观、公正的艺术品原作证书,提供迅速核查的便利,防止伪品买卖。通过这一平台,希望能保证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使艺术品作者的知识产权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中心登记程序一般是,首先向该中心领取填写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表,并由该中心拍摄所需登记的作品并制作《作品确认书》,再由艺术家本人确认原作真迹并签名,获得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号后,颁发《艺术品原作登记证》。

  然而,抱持着理想的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从2005年运作至今,其影响力并没有得到国内艺术圈的普遍认可。对此,袁媛一针见血指出,原因即在于“没有足够的产业吸引力”。“艺术家来登记产品为的是什么?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但可惜的是,前几年,中心除了提供登记服务外,很难为艺术家提供深度开发的机会,自然对艺术家缺乏吸引力。”袁媛说。

  同样,上海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虽然也设立了艺术版权交易的版块,但由于版权交易不是“强制入场”的交易项目,所以在中心平台上并没有体现出艺术版权成交量的突破。

  产业发展的免费模式

  总的看来,近几年来,上海艺术授权产业发展的亮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产业免费模式的探索。

  近来,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与“多彩汇”、“上海故事”等品牌厂商合作,并在家居用品、丝巾、纸巾包装等领域进行了相关的授权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心借助自有的“五角场800美术馆”的展厅,为艺术家举办展览,也作为艺术授权展示的窗口。袁媛说:“今年的展览主要围绕插画为主题,一方面因为插画的画种本身带着轻松活泼的气质,给大家带来快乐,成为授权市场接受度比较高的艺术品种;另一方面,插画发展也需要从出版的束缚中脱身出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美化生活的元素。”

  五角场800美术馆还引进了“雅昌艺品”、“存珍堂”等版权复制机构的产品进行展示,促进艺术版权衍生行业间的交流与规模化。“雅昌艺品”已经开发出鼠标垫、镇纸等艺术衍生品近百种;“存珍堂”则潜心研究复制技术,其制作的古代书画复制品已经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合作中有相当部分,都采用了免费授权的形式。

  “很多人有误解,认为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因素是艺术家对授权商要价太高,其实目前国内很多艺术家的授权都是免费的。”袁媛说。

  当代艺术家周春芽也曾表示,国内的艺术授权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艺术家的授权都是不收取费用的,一方面是看到复制品对当代艺术的宣传和推广,一方面是国内的相关法规不健全,授权产品一出来,盗版、次品“山寨”就会跟风而起,艺术家和正规的生产商很难在授权复制的生产、销售中获益。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愿意让出自己的一份利益来培育授权复制在国内的新兴市场。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