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青春的存在与迷失

2011-01-24 09:44:38来源:美术报    作者:陆琦

   


无题,布面丙烯,2001年

    马库斯·蒙特安与埃迪·罗森布拉姆(Markus Muntean and Adi Rosenblum)是两位从1992年就开始合作的当代艺术家。蒙特安196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格拉茨(Graz),罗森布拉姆1962年出生于以色列的海法(Haifa)。他们的创作活动主要在维也纳和伦敦两地,目前在伦敦、纽约、旧金山、柏林等地都有代理画廊展出他们的作品。

  看两位当代合作艺术家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摇滚乐坛上,风靡全球的无疑是美国的涅槃乐队(Nirvana),它是一个时代摇滚音乐的象征,他们的专辑《从不介意》把他们从“垃圾摇滚”的另类音乐推向主流,而这张专辑中的一首曲子《少年心气》更是脍炙人口,歌曲对社会的批判和抨击精神,也许启发了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观念,在他们曾经描绘的一幅青年人的画面下方边缘有这样的语句“她已经无聊透顶了,要从涅槃乐队的《少年心气》的狂热崇拜中确定自己”。可见,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非常关注对青年文化的反映,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形态,在他们看来是艺术创作上一个值得反思的焦点。

  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两人从1992年开始共同合作,他们的作品人物主要挪用自反映青少年时尚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广告杂志,将之改变并重新组合成理想角色,人物或单独或三五成群地被安置在各种各样的现代都市或室内的环境中,凸显的人物服饰被大块的对比色所渲染,减弱了画面空间的透视感,给人以近距离特写的视觉感受。这些时髦、漂亮的年轻人看起来似乎在尽情享受着青春的韶华,然而从这些伪饰面孔的背后,可以看出他们所隐匿的潜在情感:恐惧、渴求、忧伤和绝望等。这些不自然的人物的姿势原型,在当代流行时尚文化和艺术史中是非常熟悉的,有些动作会让人想起在文艺复兴绘画中正在经历神圣的宗教体验的人物。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作品,借鉴了古典绘画,尤其是宗教肖像画和寓意画的主题和程式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一幅2003年创作的没有题目的作品,就利用了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基督的洗礼》,不过恰与弗朗西斯卡的画中基督所处的中心位置不同,在蒙特罗和罗森布拉姆的画面中心只是一条河流——因为对这些年轻人而言,这是一个无神论时代,笔下的这些人物传达出教徒般的哀婉之状,又可以视为仅仅是年轻人的无聊——一种当代性症候。在一些小尺幅的作品中,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还转向了俄国构成主义的艺术语言,从其醒目的色彩和强烈的形式上汲取灵感。

  虽然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作品是以多种媒介的方式:如绘画、素描、照片和装置等来表达的,但以无题 布面丙烯 2009年绘画为其艺术践行的中心。自从他们开始合作以来就创造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签署风格(signature style),即在画面下部边缘增加一些像画面的标题一样的句子和画面组成一个整体,但是视觉图像和语言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这些语言与其用来增强画面的信息,倒不如说是为了提出更深的问题,如2009年的一幅描绘一位站立低头沉思的年轻人,背景是防暴警察正在和抗议青年冲突的场面,下面缀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误以为记忆里的东西是原封不动的,而实际上我们带到未来的,只不过是重新组成的一个完整虚幻过去的碎片。”在看起来戏剧性的场景下面添置奥妙深刻的语言文本不能不令人讶异,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期待着的解释性的话语。这样不连贯的措辞,驻留在画面边缘与画面保持着似乎形而上的意义,更多的语句看起来常常是对当代存在性的深刻解说,譬如“毫无疑问,人类正在朝向一个更好的现存世界发展,地平线之上就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未来。这又类似是现代主义的颂歌”,这些睿智的语言,也是从书籍资料中逐句拼贴而来的。

  《卫报》的艺术评论员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称他们两个的绘画风格是“安迪·沃霍尔遇到了大卫特”,这无疑是对他们古典主义的形式和当代的广告杂志内容相结合的最好诠释。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实践的核心,就是蒙特安所称之为的“精确的含糊(precise ambiguity)”,画面在认真谨慎的描绘下,阐释出更多让人寻味的意义,发掘出年轻人内在身心和当代社会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他们的无聊乏味和精神上的孤独困惑。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当代社会年轻人的精神家园的荒芜和心灵寄托的无所依附,他们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易于沉醉于浪漫的幻想,易于超越文化的禁忌和底线,在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快速之中,迷失了自我。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则记录和诠释了这样的图像。

  在2010年11月到今年1月9日于伦敦默林佩利画廊举办他们俩的作品展上,可以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画面中出现了较多的是年轻人日常瞬间的场面,而背景更加复杂和生活化,构图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色彩减少了之前的强烈反差对比,但对青年精神世界的探索在不断地深入,在这个消费文化的时代里,年轻人显得彷徨又迷惘的情景下,如何抓住已逝的并重构的青春文化,蒙特安和罗森布拉姆的绘画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