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林忠燮:单色思维

2009-05-09 13:36:35来源:《Partisan Review》    作者:

   

作者:林忠燮

   代表理性空间的白色立方体往往具有一种特殊倾向:在意识的花园或苦行的梦境中仪式化地虚拟再生。

  林忠燮的作品《无题装置:栖息地的碎片》恰恰具有这种倾向。这是内心世界主观产生的实例,尤其引人注目。与许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超现实装置一样,林忠燮的《碎片》是一件打破“理智的藩篱”,使情感得以存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让人想起盛行于上个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许多超现实装置(当时arte pcvera已经在欧美盛行),但不同的是,这件作品通过将精心制作和布置的材料加以变化,以现代手法真实地表现抽象的幻景。

  如果《栖息地的碎片》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是因为林忠燮小心翼翼做出的正式决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没有过多的绘画内容,以免干扰从感观上实现的几何形体。简单的材料组合灵巧地躲开了我们将一组元素加以分类的能力,林忠燮的作品消除了素描、绘画和雕塑,物体和图像,几何和机制,以及情感、直觉与感觉之间的区别。灯光照射下的全白空间与独立的物品格格不入,但在视觉上又密不可分,营造出特殊的灵动的氛围,使得空间自身获得诗意的改变。

  最终,我们的体验与延缓的无序不期而遇,正如林忠燮所说,每个低调甚至可以忽视的物品,都给“单色思维”带来了虽不具体但却个性化的品质。描述一个组合:挂在墙上的圆形浮雕,用一块褪色的帆布随意包裹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上面刻有黄金分割线的半透明石膏平面,其下是一个歪斜的直角,白色的金属片紧紧包绕木头,与由空间内的墙和地面所构成的角相呼应,右边是一个雪亮的金属小刀片。若想准确地领会所有这些材料的寓意,只能依靠直觉!这三个元素之间的一致稍纵即逝,很难捕捉,因为角状物的主旨有时是物质,有时则是思想。雕塑元素的大致角度所反映的房间内真正的直角,可谓是通过在另一个雕塑元素中表现几何比例得以实现的,而钉在墙上的光亮的金属楔又进一步与之呼应。

  不过,这种间歇性的主题上的一致,不会完全阻止我们清楚理解《栖息地的碎片》的寓意的企图。神性化的家用器皿的隐喻意义并不能抚慰我们。与上世纪70年代许多艺术家相比,林忠燮的视觉诗意更彻底地唤醒了注重民族文化的氛围,并准确地替代了这种氛围,因为它并不拘泥于阐释我们对于“失落的”文明所产生的乡愁。林忠燮的文化装置体现的不是感伤,而是情感的抒发。

  这种情感的抒发超越了空间的灯光,通过一种极为重要的单色调得以实现。林忠燮说:“有三种色彩,一种是Fauves所使用的色彩本身,第二种是印象派所使用的光学色彩,以及地方色彩,或叫单色思维。我使用的是最后一种色彩。”的确,林忠燮所采用的灰色和棕色都是天然材料原有的色调,由于在创作过程中没有经过过多的处理,所以保留了它们的本色。绿草、石头和树皮都将自己的重要本性借给了塑料、纸张和水泥 – 虽然是最基本的材料,但却属于受人类干扰的产物。林忠燮生活在在西方文化环境中,并没有削弱他对东方价值观的敏感性,很显然,他选择将文化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如果在《栖息地的碎片》中,人类的存在是清晰而明确的,那么显然要归功于与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自然进行的创造性的合作。

  林忠燮呼吁:“城市里的一棵树就像一个圣人!”是的,在城市里什么都可以生长,这太奇妙了。城市里的街道充满了汽车尾气,树木居然可以在这里生长,而且居然还有人会注意到。林忠燮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为之庆祝。他还在象征着树木的抽象元素及其阴影附近悬挂了一块棋盘碎片,里面围着一张白纸,与大型纸张形成非模仿式的对应。压扁的折纸使现代几何形体和格式化的本质诗意般地共存在一起。“它是城市的一只鸟,”林忠燮说。

  装置艺术有着与园林忠燮和剧院相结合的悠久传统,林忠燮所创作的梦幻装置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可能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惊奇了。不过,林忠燮的《栖息地的碎片》将感觉到和直觉体会到的视觉创意,奇特地结合在一起,这依然充满了启示性。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