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郭芳:批评家个人能力与批评活动的循环机制

2009-04-28 10:21:5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郭芳

    一、直面作品的判断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这种判断必须排除已有的思维定式,暂时不受个人知识背景和现有艺术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避免:二元对立、简单还原、理论优先、暗合风格,从而沦为史学、哲学和各种思想的注脚。如果一个批评家在判断之初就全无方向,触感麻木,是不太可能提出有巨大思维价值的问题的。

    二、探寻关系,解释概念,选择本体立足点的能力。

    不是所有出现的问题都有关系,各种关系之间直接间接,充分必要,孰轻孰重还是暂且可以忽略,都是批评家首先要筛选思考的问题。客观方面,区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是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决定了他们在此次讨论中的角色更倾向于哪个层面;主观方面,每个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或多或少都有知识结构上的不同,如果不加解释盲目进入讨论,可能会导致讨论内容语焉不详,甚至话语本体立足点的漂移。

    三、还原现实和艺术作品关系,潜入艺术创作和艺术家情感的能力。

    艺术作品在现实或将来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它对找寻现实和自身视觉语言关系的程度密切相关。不论是舆论上的影响扩大化,议程设置上的暂时关注度,还是急于找寻历史坐标虚张声势,在批评的方法中都显得过于粗略,讨论始终局限在表皮,对于作品本身和作品呈现的视觉符号没有发生本质意义上的触及,对现实的反应也就无从谈起。忽略艺术家内心情感和创作动机的主观判断,可以提出问题,但未必能真正解释问题。

    四、抽离、假设的能力。

    什么是艺术作品所探讨的本质问题,什么是浮于表象的其他观点,只有抓住了本质才能准确抽离,只有排除了干扰才能做出合理的假设,思考权衡,选择是正面推介还是负面质疑。只有明确命题才有所谓的探讨空间,这也是艺术活动的实验性和前卫性所在。

    五、多元知识储备,旁观者的视角,局外人的观察点。

    批评家如果能够具备一些整体化的思维意识,系统论的分析方式,就能适时移情换位,就能更好的选择出最佳的问题出发点。先远观才利于问题的深入,而非盲目入局后的本体迷失。我可以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处于中西、新旧的哪一方位,但我必须知道我的问题来自哪里,我已有的思考让我在此处发现了什么,它正将问题推向何处。

    同时,“多元知识储备,旁观者的视角“会不断提高批评家“直面作品的判断力”,发现艺术环境中的“新问题”,从而,进入下一轮批评活动的循环机制中去。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