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对多媒体艺术现状的批评

2009-01-10 13:34:32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

   

 作者:段君

    当前,多媒体艺术已成为世界各大双年展上的主力,包括像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这样的商业展览,收藏难度较大的多媒体艺术同样风光无限。市场极好的一线画家曾浩最近也摆弄起了多媒体,用来参加2008年9月开幕的上海双年展。几乎同时开幕的广州三年展,作品也多是多媒体。但回头一想,能让我们记住的多媒体作品或是多媒体展览有多少?屈指可数。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出之际,艺术界有夸张说法,认为这个展览给中国艺术家洗了脑,全给震傻了。我当时就认为这太言过其实,多媒体艺术现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目前只是处于初级的实验阶段,绝大多数作品局限在技术研发中,对更具有社会性和针对性的学术主题涉足不深,因此很难对当今现实构成强有力的冲击。

  多媒体是由新媒体发展而来。专业界对多媒体和新媒体有严格的划分,新媒体多指数字媒体之前的电视、录像等,而多媒体则严格限定于数字媒体,典型如网络艺术。在我看来,这种划分过度依赖技术指标,不利于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的特征其实更强调混杂,即突破单一媒体的孤军奋战,随时根据作品的表达需要,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取长补短。但混杂不是混沌,不同媒体虽然混合在一起,但效果是清晰的。国内不少画家在电脑上绘画,就自称“多媒体绘画”,无疑是可笑的。因为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的效果实际上是在相互抵消:电脑绘画无法模拟出颜料的物质感,绘画则难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库优势。多媒体的精髓在于,不同的媒体在同一件作品中相互激发潜力,使自己和对方均达到独自存在时所不曾出现过的状态。

  如果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多媒体艺术本来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最能代表时代、最具有未来感的艺术品,因为它最能反映人类在科技领域的进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最直接的影响。不过,当前它对艺术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可能突破过去艺术的方法论。多媒体艺术在方法论方面的可能性,不仅是它可以实现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等人类感官系统在数字技术下的相互转化,也不仅是它引发了声音艺术、网络动画、实时对话、动态游戏、电子雕塑、数码编曲、网络表演等混合媒体的出现,更在于它积极敦促艺术家以开放性、发展型和非线性的网络方式思考和生产艺术作品。

  关键问题是目前的多媒体艺术多停留在前一个层面,即集中在人类感官系统的转换上,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触觉、听觉的可视化技术,比如将人体电磁波转化为计算机绘画,将人体运动轨迹转化为指令交给软件以输出声音等等,仅此而已,它没有指向更多的主题,没有触及到人类思想和社会运行的方式。多媒体艺术局限在内部的原因是不少多媒体艺术家出身于理工科,如机械工程、电子设备等专业,早前研究单原子、分子、量子、光传播、纳米测量、活体细胞等领域,多用专业显微镜观看物质内部的微观图像,很容易沉溺于微观图像的绚丽灿烂,后来涉猎视觉艺术,便直接将微观图像处理成作品,较多纯形式上的美感。

[NextPage]  中国多媒体艺术要增强活力,一是改革艺术制度,二是增强作品质量。多媒体艺术的质量需要艺术的想象力作为支持和保障,但多媒体的想象力又极依赖于技术的革新,技术达不到一定高度,多媒体的想法就不会进入更高的层次。比较而言,西方多媒体艺术家的身份目前处于从工程师或科学家向艺术家的过渡之中,在中国两者关系更为分离,技术人员很少单独创作作品,更多的情况是艺术家雇用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仅提供技术支持,不参与作品构思,这在很多时候会妨碍作品的深入,因为思想与技术之间存在隔阂。

  一个国家的多媒体艺术发展程度,当然与本国的科技力量息息相关。目前多媒体艺术发达的北欧等国,再如日本,都是在无线数据或人工智能研究等方面走在世界先列的国家。加上现今多媒体艺术制作的各项技术标准错综复杂,开放统一的输入和输出格式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各国多媒体艺术家或多媒体艺术机构大都各自为战,尖端技术难以相互分享,多数研发都是从头开始。这使得中国多媒体艺术的创作在技术起点上就处于劣势,在很多展览中,我们会感觉到中国多媒体艺术的技术含量与西方相比,显得落后,尤其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作品,中国多媒体艺术家还是比较擅长做机械类的录像装置。

  但始终停留在录像装置上,是无法适应国际趋势的。因为多媒体艺术基本上是数字艺术,所以最重要的核心系统是电脑。电脑是目前最理想的数字控制系统,只有它可以将不同的媒体数据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据我的观察,尤其是在动力方面,多媒体比早期纯粹的装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装置型的多媒体艺术不再是以前纯机械或纯电力系统的,而开始与电脑和网络连接,装上超声波扫描传感器以软件程序控制,或者是开发新的动力方式,比如用压缩气体带动装置。

  可是新的问题又形成了,很多展览中的多媒体艺术习惯用感应器捕捉观众在特定场域内的身体运动或发声指令,再由计算机转化成图像。这种惯用方法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作品的个人性几乎全部丧失。我们在多媒体的展场里面很容易有一种感觉,就是很多作品都是一个人做的,全部作品表面上无比多样化,但从根本来看,几乎是一个模式,包括互动的方式,都大同小异。结果导致观众只对作品感兴趣,对艺术家则漠不关心,艺术家是怎样的,不是观众所想要进一步了解的。

  题材方面的问题更是目前多媒体艺术发展的瓶颈。由于多媒体超强的虚拟能力,使得它对时间和空间等主题的讨论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尤其是对空间的讨论。多媒体的虚拟空间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空间概念。空间在当代本已成为一个新型的研究课题,比如空间地理、公共领域、都市理论、地缘政治等,但多媒体艺术的创作目前还没有上升到这些层面,对于权力的分布与变迁等社会现实话题的讨论极少涉猎。多媒体讨论的空间仍然在物理层面,这无疑削弱了多媒体艺术的力量。

  另一些永恒性的主题,比如生命、死亡、重力、速度、宇宙等,也是多媒体自然而然就讨论的话题。我不是反对多媒体讨论这样的话题,只不过这些话题应该有一些发展,完全可以将生命、死亡、空间等话题触及到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以更为具体的事件为起点,以小见大,而当前以大见大的情况比较多。纵观国内的多媒体艺术展,展览主题都很大,也过于哲学化,比如“叠化”、“纵横流”、“合成时代”、“闪亮像素”、“虚拟边界”、“漫诱引力”等,无疑是受了多媒体艺术形而上学意味深重的影响,感觉局限或不知所云。

  形而上学的意味过重或观念性过强,导致多媒体在很多时候需要依赖于作品的文字说明,如果没有文字说明,很多细节令人费解,因为作品传达出来的意图并不十分充分,即使用文字加以说明,仍然显得牵强俯会,比如艺术家将电视画面粉碎成电子元或曲线,就将作品阐释为对电视媒体的质疑;虚幻出一个水塘,就宣称要表达水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LED嵌板显示各类图标,就象征信息时代,这些做法似乎过于简单和直白,缺乏艺术的智性因素,太概念化。

  多媒体不应当沦为观念艺术的分支,多媒体的可能性远不止观念,但止于何处?现在也无人知晓。较有益于多媒体发展的方法就是不要限制多媒体,自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向。国内的多媒体艺术现在已大致形成两种主张,一种强调技术更新,一种看重观念表达。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技术更新可获取未知,观念表达则必须进入社会,以此释放多媒体,重申艺术的力度。

  我曾听到这样的论调:欧美多媒体艺术注重强烈的感官冲击,而亚洲多媒体则体现东方的含蓄和瑰丽。这样的划分是危险的,亚洲多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自我规定,并试图与西方多媒体艺术划清势力范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将自己逼入死角。对于中国的多媒体艺术来说,新一轮艺术、科技的国际较量,是一个超越中西对立、重建主体性的绝佳时机,绝不能再失之交臂了。

  技术专业的特性还导致大量的多媒体艺术如同高科技玩具,其展出好似新型智能机器人的发布会。展厅更像是一座游乐园,或是一间科技馆,甚至是昏暗的游戏机厅。展场气氛诡异,突然一声怪音不知从何处袭来,脚边的物体自己开始移动,厨房的器具自动工作,此时的展厅更像公园里人工布置的鬼厅,或是日本惊悚片的拍摄现场,多媒体成为鬼片的道具。观众出门后的评价也多是好玩、神奇、挺有意思,说不出来更多的东西。多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艺术的娱乐化,其后果显而易见:作品过分取悦观众,逐渐丧失先锋立场和批评的冲动,走向浅薄和庸俗,并日益为传统媒体所俘虏,多媒体最初的理想在娱乐的道路上灰飞烟灭。

  互动,的确是多媒体艺术重要的工作方向,但它并不是多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方向。实现真正的互动,也许在技术上难度很大,需要耗费制作团队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观众来说,互动不过是短暂的游戏,它没有更深刻的“民主”之类的意味;对于艺术界来说,艺术家围绕互动思考作品,无异于南辕北辙。观众在多媒体艺术中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多媒体艺术家早已将作品的框架定好,多媒体艺术也先天性地要求作品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平台,以容纳观众进入,否则互动无从谈起。但无论观众的主动性如何,观众自始至终都走不出作品平台的边界,观众不过是多媒体艺术其中被利用的一个部件或一种媒体。学术界甚至提出“后媒体”这样的概念,用以强调互动,反对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这样的提法隔靴搔痒,“后媒体”的内涵不应仅强调互动这样简单,它完全可以指向多媒体的工作方法,即跨学科的可能性,以从根本上摧毁传统媒体的惰性。

  多媒体的活力首先在于各媒体之间的活动状态,即各种媒体之间的平衡与平等,不可能存在某一种媒体凌驾于另一种媒体之上。多媒体理想的艺术机制,也是非中央集权的,即网络发散式的。以多媒体艺术机构的运营模式为例,优秀的多媒体艺术机构注重不断清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僵化的规则,以免内部官僚化,灵活机动的荷兰V2动态媒体协会在这方面就非常成功,它不断地调整内部成员关系,也随时主动更新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模式尤其值得引入中国,国内有很多艺术机构深受传统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喜欢将自己的空间命名为“中心”,但中心正是机体僵死的起点。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